用户名:  密码:    

电子书包应用中的收获、思考、建议


2012-12-03 15:49:00   来源:信息管理中心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调查:“智能课堂(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一个班41个同学提交了答案。46.3%的同学认为两种学习各有优势,难以取舍;31.7%的同学认为“智能课堂(电子书包)”好;21.95%的同学认...
调查:“智能课堂(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一个班41个同学提交了答案。46.3%的同学认为两种学习各有优势,难以取舍;31.7%的同学认为“智能课堂(电子书包)”好;21.95%的同学认为传统教学课堂好。其中一部分学生认为采用哪种模式,应由内容而定,难的内容适合用“智能课堂(电子书包)”,容易的就没必要耗那么长的时间了。

  认为“智能课堂(电子书包)”这种学习模式好的理由:能及时补充知识,拓宽知识面;喜欢“智能课堂(电子书包)”的讨论形式,可以质疑解疑,尤其是胆小的同学也可以大胆地提问、答疑,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见解和感受,可以用它来提出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更好地进行交流;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依赖老师讲答案的毛病会改掉,且能够比较深入学习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认为传统教学课堂更好的理由:我们从小到大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我们早已习惯,“智能课堂(电子书包)”有点麻烦,无法集中注意力于电子屏幕学习,很容易分散注意力;老师的讲解更生动更易明白效率更高,不像“智能课堂(电子书包)”那样耗时。

  我的收获
  1.促使我变“教”为“导”,突破教学瓶颈,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像我这样的中年教师,正处于教学和人生的瓶颈期:经验似乎都有了,教学也就这么有规律地循环地运行着,没有什么变化;人生的前景也一览无余,没有太多的冲劲和拼搏精神。有时也想着突破一下自己,但也不知从何入手。“智能课堂(电子书包)”这个实验让我重拾教学热情,突破自己的教学瓶颈,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十多年的教学习惯,尽管有了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但我仍习惯于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热情洋溢地讲解,即使有学生探究讨论的环节,那个问题也是我设计的问题,未必是学生想解决的问题。但是“智能课堂(电子书包)”实验课促使我去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得不变教为导。

  “智能课堂(电子书包)”课前、课中、课后学案的设计对老师的备课提出了相比常规教学更高的要求。我必须在课前更深入地研究教材、海量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如:我设计《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学案时,不只研读课文本身,还阅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尤其研读了与《荷塘月色》同时期的文章,还阅读了古代文人面对人生困境又追求心灵自由、安宁而写的文章,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海量的搜集与阅读,我已明白应该如何设计《荷塘月色》的学案了。这样的备课才能既加深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也明确应该给学生补充什么资料才能让他们深入领会、触类旁通。补充资料如何获得与筛选?资料是补充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这些问题也得深入思考。我还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学生:学生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不同的文体,学生如何学才能够学有所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阅读与理解障碍?如何帮助其解决?等等。我要尽力设计出真正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学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有这些,都需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又都非常有利于我的专业成长:我在拓展、深入、思考、研究、设计、实施的同时,无形中会少许多敷衍与匠气,多出许多研究的气息。

  2.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们乘上了自主成长的快车
  在七个月多来的实验实践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本实验教学第一次完全自由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的互动,既为老师大展拳脚提供了一个无限可能的舞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而丰富的人文平台,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信心,学生的学习状态完全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秀品质和质疑求知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实验教学还打破了传统课堂中优等生唱主角、把持问题话语权的局面,真正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验中的网络虚拟课堂中,学生们的自由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动态生成,合作共享,都是以网络跟帖的方式完成,每一个同学都能同时参与、同时“发言”。这样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更激励了优生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将答案写得更加完美(不仅是答案本身,而且还追求语言简练、优美)。虚拟课堂中,不管是绩优生还是绩差生都踊跃上进,奋力表现,都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从而很好地达到了分层教学、自主学习的目标。

  在这一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下,我的学生已经逐渐养成了潜心预习、走进文本、广泛涉猎的习惯,养成了边阅读边圈点边思考的习惯、边读边写的习惯、读后再思考再写的习惯。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鼓励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我教的两个理科班语文平均分名列年级(9个理科班,7个文科班)的第一名和第三名,比理科班的第三名高5分;高分层站年级第一。其实,我布置的练习类作业,学生基本按我发布的学案自主学习。

  实验课堂一扫往日课堂的枯燥沉闷,学生们快乐地吮吸着、成长着。

  举一个例子吧。
  以《祝福》的教学为例。学生通过阅读补充资料“有关纲常礼教的介绍”和《我之节烈观》,学生充分地了解了我国古代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特征。课前根据学案的要求,反复阅读课文,层层深入思考,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问都写在书上,发在贴里,在网络里提出疑问,互相答疑、讨论。课后,我还推荐学生阅读了体现中国封建礼教的巴金的《家》,反映西班牙封建社会的《堂.吉诃德》、反映英国等级制度的《儿子的否决权》,反映俄皇思想专制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并写了相应的读书笔记:学生通过大量类比阅读不同国家的类似作品,明白了文化对一个人思想的禁锢有多么可怕,也进一步深刻地理解了现实中的我们对历史与文化需要批判地继承的重要性。
  这就是“扯出萝卜带出泥”式的学习,由一个点带出一个学习网。

  我的思考:
  1.“智能课堂(电子书包)”要做到“不讲”与“讲”的辩证统一
  学生跟我说:“我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比老师讲解的印象深得多。”而喜欢传统教学的学生觉得老师的讲解更生动更易明白效率更高。因此,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或互相能解决的内容就不讲。

  课堂上解决学生不能解决或解决不透彻的问题,老师一定要讲,且要讲个够,要进一步深化、拓展。例如:学习《宝玉挨打》这篇课文时,讨论“贾环为什么要诬陷宝玉”的问题。在分析贾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王夫人,让学生读懂封建社会嫡庶之争之阴险和恶毒,读懂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丑陋,从而达到读懂小说的主题。再如:讨论“贾政为什么害怕贾母”时,学生能回答到“孝”,但不明白那个时代“孝”的真正内涵,我补充了“孝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的核心”“事亲为大”“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是孝的基本要求”,再结合刚刚看过的《家》来分析。学生能完全理解封建礼教思想中“孝”的内涵。这样的讲是必须的。当然,我们充分地备教材、备学生,设计好学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做到“不讲”与“讲”的辩证统一的前提。

  2.学案的设计要据内容而定,给学生预留广阔的自学空间,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升,课前、课中的学案不能简单重复
  自课改以来,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风靡全国的方式是“学案”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确实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我也仔细研读过这些学案,学案以问题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思考,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教学——老师精讲效果确实不错。不过,我觉得学案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选题的宽度和广度不够,练习题都是高考题,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完全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我觉得学案的设计要据内容而定,给学生预留广阔的自学空间,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和提升。

  以语文学科为例。我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很难读懂的文章,学生阅读时摸不到门道的文章,特别适合采用问题式的学案引导学生阅读、找到信息点;而其他文章应该设计一些更为宽广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而不是在老师设计的既定的框架下思考。

  我设计课前学案分成几个学时,而不是一个笼统的课前学案。一个个学案逐步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前学案为课中讲课服务(课前学案可以是对课文的感知、可以引导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分析,既可以是学生基本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待课堂解决),而课中学案是对课前学案中的知识运用,不是简单重复。

  我的建议:
  1.保证良好的实验硬件:别让学生觉得实验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2.建立良好的实验团队:共同磋商、共享资源。

相关热词搜索:双课堂 电子书包

上一篇:双课堂的探索者与践行者
下一篇:A Formal Letter to the Local Newspaper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