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谈谈双课堂


2013-01-07 10:40:42   来源:信息管理中心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顾名思义,“双课堂”显然包括两个课堂,这就是一个“虚拟教室”加上一个“现实课堂”。在这个意义上,“双课堂”可理解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环境。它既是专门用于教学的特定环境,那么以此为依托...

  顾名思义,“双课堂”显然包括两个课堂,这就是一个“虚拟教室”加上一个“现实课堂”。在这个意义上,“双课堂”可理解为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教学环境。它既是专门用于教学的特定环境,那么以此为依托所开展的教学,便理所当然地可称之为“双课堂教学”。因此,“双课堂”也可理解为一种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简称。

   “双课堂”是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出现的。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把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要解决这个问题有相当多的困难。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把一个较长时段(比如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加以切分,把切分开的各段纳入若干“课时”,然后由教师一课时、一课时地“上课”。这样一课时、一课时地上课,就形成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是由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规定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宜于完成对学生有整齐划一要求的教学任务,而不大适宜组织多元、多层、个性化很强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充分准备,上一节体现差异性要求并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并不是没有可能,但若使这种局面持续地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开发并取得优异成果,实在难乎其难!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转变教学方式,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完全正确。但据了解,在多数课时里,教师仍然是按自己预设的思路进行讲授,其间若能穿插一些学生的学习活动——尽管离学生真正自主学习还很远,已相当不易。其症结在哪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天不足,难辞其咎!
   纵观今后的发展,校园班级制下的课堂教学,在一个很长的阶段不仅不容动摇,而且必须搞得更好。因此必须设法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自身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得到克服,才利于深化课程改革。
   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规定教学任务,这里使教师最感为难的是:教师很难对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及时准确地把握。即使对部分学生的情况有所掌握,也很难分别及时反馈,更不要说反馈后的进一步有效引导了。当然,课下是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对各种问题充分进行探究的。但教师用什么办法去组织、去追踪、去引导,又是一系列难题。这可以说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困局。而这种困局,利用信息化优势是完全可以突破的。这便是“双课堂”产生的背景。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巨大优势,可构建完全突破传统课堂“时空域”的虚拟课堂。“同方知好乐教育云平台”下的“虚拟教室”,便是一个这样的虚拟课堂。
   用这样的“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所形成的互为补充、互为延伸的“双课堂”做依托,可充分开展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各种学习活动。
   这样的“双课堂”,不仅可把传统习惯中的“课上”“课下”整合成一个有机体,而且极大拓展了“教学互动”的时空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时空限制,可多向度地充分开展,可持续推进并深化。这是一种便于开展多元、多层、多线索教学活动,并可对它实施有序管理的新型教学环境。在这种新型教学环境的支持下,传统课堂的弊端不复存在了。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虚拟教室”,并不等于网络教室。它指的是给班里每个学生在网上实名制注册——一个学生建一个网页,任课教师也建一个网页——所形成的与现实课堂人员构成完全一致的一个虚拟环境。在这个虚拟教室里,有师生的公共平台,教师可在这里发布信息,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可把问题、作业随时发布到平台上。教师可用设置栏目的方式对平台进行无限分割,使学生提交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在平台上呈现。凡是发到平台上的东西,全班都可看到。学生可自由参与每一个栏目之下的学习。学生可就栏目里的问题自由参与讨论,也可在每个同学提交的作业下直接发表意见。如果不愿意公开讨论,也可根据需要只与教师或只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讨论。这个虚拟教室与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相链接,学生可自由查找相关资源。学生在虚拟教室发布的信息,可永久保存。在虚拟教室,教师可根据需要便利地查到每一个学生所发布信息的全部记录与相关统计结果。学生可利用自己的网页,保存自己愿意保存的一切信息。教师不必通过专业人员即可在平台上设置各种栏目,也可视需要锁定或关闭栏目。
   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不同。现实课堂是师生必须按时上课、下课的教学场所;虚拟教室则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学习活动的自由空间,学生未必非来不可。但在这个自由空间里,却可对所有参与者的学习活动实现全程管理,进行持续引导。“虚拟教室”的使用,不需要教师掌握专业技术人员那样的技术,教师只要会上网,会发电子邮件,经技术人员稍做讲解,就可掌握它。教学实验表明,教师掌握这样的工具,一节课的培训即可。

   尽管虚拟教室的教学功能为传统课堂所不具备,但虚拟教室并不能取代现实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化”,在于教学行为的整体优化,而不是以数字化行为取代非数字化行为。把“信息化”理解为一切行为全部数字化,是不恰当的。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不是相互代替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现实课堂,口耳相传,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的暗示,眼神语气中的魅力,氛围场合的效应,都不是数字化所能取代的(纸介质书本的载体作用也不是网络全都代替得了的)。一般来说,现实课堂便于解决共性的、需明确统一要求的问题,便于使某些重要资源的共享取得更大效果;虚拟教室则便于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虚拟课堂超越时空限制以及实时、多向互动等特点,便于各类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便于开展针对性很强的个别化教学,便于学生个人潜力的深度开发,便于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完成充分表述,因而学生在虚拟教室提交“作业”的水平之高,常出乎老师意外,而及时的“生生互动”,又会对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奇效。
   这种“双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总起来说,就是教师用双课堂(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所构成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围绕某项学习任务,完成一个自主性、主动性较强的学习过程。即把过去那种单向传输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变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程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不同学科的操作方法不会是一样的。即使同一个学科,学习内容不同,做法也会不同。以语文学科为例,大体是围绕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一篇课文的研读、或一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或一门选修课的学习、或一次作文、或一次专题写作活动等等——对组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加以精心组织。这种过程,大体可分为准备,引导,推进,学生优质资源分享,再引导,再推进,学生优质资源共享等若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可由老师把需要学生学习的资源推荐给学生,或者告诉学生怎样去查找,或者让学生自行查找,同时老师把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完成的作业、讨论的题目等学习要求发布在虚拟教室的公共平台上,可征求学生意见加以调整,并引导学生去完成,或者有选择地完成,然后视情况继续引导,推进。这里,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围绕规定的任务“学”起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可在现实课堂解决。在现实课堂,教师可进行针对性很强的讲授,可进一步提出某些值得讨论的问题,可推荐某些学生优异的学习成果,全体同学“共享”,从而使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如果说,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是一完整的链条,那么现实课堂教学,就是链条上的一环或几环。

   如果仅以传统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做参照,那么对“双课堂”模式可能不容易全搞明白。“双课堂”模式,为转变教学方式而创造,为教师把讲授为主转变为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而创造。这种模式的应用,必会与传统教学中的许多观念冲突,因此单凭抽象描述,可能描述越多越不容易明白。北京师大实验中学的汪文龙老师,在一次谈他是怎么来搞这种“整合”教学时说:“只要做起来,就明白了”。这句话实在说得好。教学本来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要深入了解怎么做最好,必须“做”起来。否则,说得越多越不明白。已有的培训经验表明,由在“整合”教学实验中取得成功经验的老师来“现身说法”,讲一两个他们的教学案例,是使初次尝试者迅速掌握这种基本模式的有效办法。
   一旦掌握了“双课堂”的基本操作模式,只要坚持更新教学观念,就可能而且必然会不断有所创造。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的方式一定有别。有些教学内容,可能不必用虚拟课堂或少用虚拟课堂;有些教学内容,可能在虚拟课堂里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多些,时间要长点;有些教学内容,可能主要用虚拟课堂搞(比如预习、提交作业、开展选择性的拓展学习等);有些教学内容可能在虚拟课堂开展活动的时间很长,甚至一个月,而现实课堂只需要用一两节,那么在这一个月当中当然还会进行其他内容的教学,这就形成多元教学并进的状况。总之,“双课堂”模式的具体应用是灵活度很大的。只要能使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充分开展起来,教师有着十分宽广的创造余地。

     

相关热词搜索:双课堂

上一篇:双课堂教学最早的探索者,成功的实践者
下一篇:数学建模使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学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