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访历史双课堂的探路者张斌平


2013-11-14 14:54:00   来源:   撰稿:杨帆(转载)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访历史双课堂的探路者张斌平   以思想者的眼光审视教学改革,以管理者身份参与教改实验,即使面对多重困难和挑战,但仍能看到他内心期盼胜利的那份执着和坚韧。我想,新课程改革正...


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
——访历史双课堂的探路者张斌平

 

  以思想者的眼光审视教学改革,以管理者身份参与教改实验,即使面对多重困难和挑战,但仍能看到他内心期盼胜利的那份执着和坚韧。我想,新课程改革正是有了这样的排头兵,才奠定了成功的根基和榜样。
                                  ——笔者题记


                                               前言
  他,作为北京五中的一名管理者,基于对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关注,最早以校长身份比较深入地介入到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高中新课程选修模块网络资源开发与实施”项目中,亲自参与并负责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他,作为一直坚持战斗在历史教学一线的老师,始终在思考如何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理念,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双课堂为此打开了一扇门,让他惊喜地看到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心灵获得自由,学生的思想行为得以完善之后带来的改变——课标精神、课程目标真正落实了。他,就是北京五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全国知名的历史特级教师张斌平。本期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历史双课堂探究之旅,聆听他的研究心得。

  记者:张校长,您好!您第一次尝试应用“双课堂教学”是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进行尝试的呢?
  张斌平:2008年初参与“北京市十一五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一项目开始接触“双课堂”,发现语文学科教学中大量引用了历史材料,很多学生的发帖内容涉及到历史知识,当时我就感觉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历史课堂的阵地将被占据,历史老师饭碗都不保,通过观察和了解语文学科的实验,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非常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有助于历史学科教学的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因此,在2008年下半年,我就着手准备历史学科“双课堂”教学的尝试,践行新课程改革,落实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


  双课堂”是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您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张斌平:“双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了原来以40分钟或者45分钟为核心的课堂系统,打破了原来的课堂生态,带来了学生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的转变。从教师层面来说:
  首先,它改变了过去教师为一节课备课、从而往复循环的教学过程。从我们进行的历史教学实验来看,真正让教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行为,5个区县6个学校组成的教师团队,从一开始,我们进行的不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而是整个模块的教学设计,是按照一个学段、或者一个模块来思考的。这是备课上的改变。
  其次,打破了过去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它是由老师将自己的学习设计、学习想法、提供的学习资源呈现在虚拟班级,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择、思考,这就改变了教学现状。在这当中,老师主要是依靠学生对自己提供的这样一个小的“学习场”的认同、理解、参与来推进学习过程,使得教学得以延续。这种学习模式没有被动和强迫,完全是学生自主、自愿。
  第三,它改变了过去教师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状态。学生在“双课堂”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表现,我们从中总结出一条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学生是动态的”。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由打“歼灭战”改为打“运动战”,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一张卷子一道题给学生打分数,只有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来看待学生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成效。
  这三方面对于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如何应对?首先,关键一点是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是教师要从主观上愿意通过新课改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做出一些努力和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多强,“双课堂”教学实验的成效就有多大。这种挑战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痛苦的,如果老师没有较强的责任感,那么他就很难坚持下去。比如,在教师备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整个模块的教学思想、内容都要有深刻的理解,这无意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这也是过去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师往往只看到树木,缺乏掌控森林的意识的挑战。第二,教师失去了过去课堂上师道尊严来约束学生的教学方法,他/她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智慧,对学科的理解把握来设计学生主动自愿参与、而且是不同层次学生乐意参与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设计,教师需要不断地去补充、调整、完善。
  

  记者:作为学校的一名管理者,您怎样帮助教师去克服挑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张斌平:从目前的教育环境来说,对老师参与实验还没有能够提供非常充分的保障。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挑战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会激发一些有志于改变的老师进行尝试,他们会有更多的思考、想法,从而形成教育智慧,他们的教育潜能得到挖掘。他们的生命价值也会得以提升。换言之,他们在这种看似痛苦的蜕变中,会逐渐明白一些最基本的、最深刻的教育道理。
  举个例子,老师可能会明白“学生的成长是需要等待的”,过去老师通常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回答,回答不上来请学生坐下,下次课再接着上别的内容,这个内容就这样到此结束了。而通过双课堂教学,问题一直挂在网上,学生3天、5天甚至更长时间都可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的思考一直在持续着,我们给予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探究发现,这样学生才真正成长了。过去我们常说学生缺乏悟性,现在我们明白了,是我们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悟的时间和空间,自然他们的悟性成长不了。
  再比如,通过“双课堂”教学实验,我们还明白:“教师”这个职业角色单靠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信息来支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老师不是靠比学生占有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来扮演和保持其角色。在这个实验当中,单向的知识信息传递的师生关系已经消失了,我们的教师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生命陪伴生命、心灵激发心灵”的理念,也就是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知识仓库,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老师是对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伙伴。本质上来说,老师相比学生最大的优势是他/她的人生体验,尤其对于人文学科而言,青年学生之所以能够受教育,得以成才,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直接获得了上一代人的人生体验,收获智慧,这才是老师价值的真正体现。


  

  记者:您教的学生在接触这种教学模式后是什么状态?有没有不适应的情况,您是如何解决的?
  张斌平:通过这次双课堂实验,学生的变化足以让老师惊喜。“双课堂”教学模式,让老师重新发现了学生。传统教学中,老师并不知道学生的能量有多大、学生真正的兴趣是什么。这也不完全是老师的责任,因为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尤其到了高中,每个班级都是40、50多个学生,甚至更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靠传授学科知识这条途径,而“双课堂”让老师看到的不是单向的师生交流,而是学生丰富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的表现带给老师的震撼是很大的。


  

  记者:准备一节历史双课堂教学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这种双课堂是否堂堂课都能实现?它与日常的教学进度如何配合?
  张斌平:“双课堂”的教学设计不是以“一节课”为单位,历史学科是从整个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来进行设计,目前呈现的都是教学案例。比如我在设计一个教学单元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需要安排4节课时,而采用双课堂教学模式后,我尝试先将学习设计及要求放到网络平台上,通知给了虚拟班级的学生,后来整个学习过程中,只穿插了2次现实课堂来总结、再推进,主要的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在虚拟课堂完成。学生在现实课堂之外用了多少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个很难说,因为不同的学生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兴趣高的学生可能花的时间会比较多,上网时间更长,也有可能学生上网时间长但学习效率并不高,所以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用传统课堂的方法去量化。此外,教师备课的时间要选选超过传统课堂,因为他的工作量、工作负担增加了。
  

  记者:到目前为止,都在哪些课程内容上进行了这种形式的教学?
  张斌平:我们选择的授课内容有的是教材中一个整的教学模块或者单元,也有的是老师依据自己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开发的一些教学内容,历史学科一共是6个选修模块,进入高考实验的是3个模块。我们最初选择新课程教材中《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模块作为试验的对象,因为当今社会也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恰好迎合了时代的主题,学生有必要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改革事件,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改革这个话题本身也是很宽泛的,古今中外,包含丰富的人的活动情节,就像戏剧总有矛盾冲突高潮的时候,改革的时代往往是人的活动冲突最激烈最丰富的阶段,最容易展现人的精神世界,对学生吸取历史经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记者:学生课前与课后还要花时间进行网上学习,会不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
  张斌平:负担这个话题一直都是我们实验以来非常关注的。新课程从实施以来至今,在减轻学生负担问题上所达到的效果不明显。负担首先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是中国社会当前的就业竞争、生存竞争所产生的一个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在大环境下短期内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就双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它并不存在加重负担的问题,因为学生在虚拟课堂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完全自愿主动的状态,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当学生的心灵被释放的时候,心灵获得了自由,那么取得学习成果就变得容易了。目前,学生负担重,最主要的是家庭作业多,学生回家后还要进行2-3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当前的学习模式没有给学生自主探究领悟的时间。
 

 

  

 

记者:有家长质疑,双课堂教学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却又不面对高考,对学生的成绩能够提高吗?您怎么看待家长的此种质疑?
  张斌平:这几年关注双课堂这个实验的人非常多,我校语文学科2008年整个高一年级全部学生参与,2010年北京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这一届学生当中出现了文科总分第一名,以及东城区语文单科前三名的好成绩。当然这几个学生并不能代表全体水平,但是让我看到了,双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带动了整个年级人文学科的学习氛围,让很多学生对人文学科的学习探索产生了兴趣,而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所以,双课堂与高考在目标上是没有分歧的,现在的负担重并不来自于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而是来自原有的教育教学体制。
  我认为,双课堂教学实验是为整个课程改革以及人才培养完成了一次渡江侦察记,这次探索让我们切实感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什么”,如果我们的学校都能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那么课程改革的目标就达成了。
  总之,双课堂的普及任重而道远,它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自主探究后所产生的成效。目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怎么样在常态教学下解放学生的脑、心、手,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探索。


 

 

  后记
  在采访之前,我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张斌平校长的相关资料。今年刚进入不惑之年的他,早已是功成名就——“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五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等等。但是在采访过程中,当我看到他额头上依稀可见的皱纹以及隐约可见的白发,让我感觉到荣誉光环和成功背后是多么艰辛的付出,不禁使我充满崇敬。
  一个小时简短的采访结束了,我的脑海中依然回荡着采访时的画面,张校长的言语思想深深启发了我对于一些教育问题的思考。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如何有效落实?”“当前如何真正落实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睿智、深邃、富于哲理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位奋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岗位16年的老师肩上沉重的责任和内心强烈的使命感,而这些正是促使他不断探索、尝试、耕耘的动力源泉。
  张校长的双课堂探究之路仍在继续,衷心祝愿他在未来取得更多的成果,同时非常感谢他接受本刊的采访,与我们分享他的感想和收获。

网络讨论贴之一——“近代不平等条约”  教师点评:
  这是两位小版主的首贴。他们在老师的动员指导下,在最初的尝试阶段就表现出积极负责的态度。丁蔚然同学发表的“板块策划贴”表明她对教师指导要求的理解很到位,并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准备地表达对这个实验的目的、价值、方式的认识,实属不易;其思维又显示出非常具有管理者的意识和缜密,作为一个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更属可贵。金一文同学与老师之间几个回合的交流,给这个版块的讨论开了一个好头,学生初步体会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对历史资料的准确理解,在历史的细节中寻求学习的意义。两位的发帖为这个论题的成功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双课堂 电子书包

上一篇:浅谈应用“电子书包”提高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信息技术领跑教育改革,双课堂引领特色发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