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
2016-01-05 14:15:4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 ——我与《中史参》的故事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在陕西,中学历史老师基本上都要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也许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吧,很多老师更是把这个杂志看成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

                                                    ——我与《中史参》的故事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在陕西,中学历史老师基本上都要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也许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吧,很多老师更是把这个杂志看成是“自己家”的杂志。

我也是如此。二十年前开始读《中史参》,依稀还记得当年《中史参》的一些栏目内容,对我早年教学成长帮助很大。但很遗憾,一直没有机会“走近”《中史参》,更没有给《中史参》投过稿子,只是《中史参》的一个忠实阅读者。

2004年前后,在西安市历史教研员闫璟老师的引荐下,与《中史参》的任鹏杰、张艳云老师开始有密切的接触,我们一起“沙龙”,一起听课、评课,一起开会、座谈。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史参》的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读《中史参》也更用心了,自己对历史教学的认识也日渐深刻起来。

可以用“四个一”讲述《中史参》对我的影响。

 

●一篇思想犀利的文章

    在《中史参》上,经常读一些大家的文章,其中既有赵亚夫、齐健等知名学者的大作,也有吴磊、徐赐成等中学教师的文章。读不同的文章,会有不同感受和收获。如齐健老师《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关于历史课堂生活重建问题的思考》(原载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期)一文,齐老师指出历史教学存在的三个问题——“缺失了人”、“缺失了情”、“缺失了魂”。齐健老师因而提出,必须要把课堂定位为是人的‘发展场’”。因此,“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情感场’,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历史课堂本身就应当是一个‘生活场’,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使生命得到不断的成长”。齐老师的论述掷地有声,细细思量,何尝不也反映了我以前历史教学的状况,也反映了我的思想和专业状况。齐老师提出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思维场”、“情感场”、“生活场”,对我后来的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中史参》近几年刊发的文章中,对我影响最深是《中史参》主编任鹏杰老师的服务人生:历史教育的终极取向——从根本上追问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一文(刊载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3)。在这篇文章中,任老师指出:“历史教学不扎根于人性沃壤、紧密关切学生人生,欲走出教而无育(学而不悟)、不受欢迎的窘境,岂有他途?惟其如此,我们才需要课改,才需要创新。创新绝非阿世媚俗、立异标新,创新的真谛乃是把未做好的事,做得恰到好处。历史教学恰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最初读到这几句话,还不甚理解,觉得有点言过其词。但是,随着陕西省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和对新课程的学习,越来越感觉到任老师这样的定位,完全符合新课程对历史教学的定位,更符合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所以,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主动的、有意识的去贯彻、落实这一思想。200712月,西安市举行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全市范围的新课程观摩课,我承担了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准备教学的时候,我就想,我是应该让学生记住《共产党宣言》中几个干条条呢?还是让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我已经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服务人生”。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抓住“自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努力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导学生站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使学生认识到,无论何种社会制度,都把“自由”和“民主”作为自己的诉求,“自由”和“民主”是人类普遍的政治诉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是本课教学的目标。理解了这一点,对学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对学生思想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当时是异校上课,但教学引发了激烈的课堂讨论,甚至有学生主动站起来提出“质问”。一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深切的关怀,足以说明教学促进了学生思想的成长,这难道不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吗?

本课教学实录后来刊发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5期上,还引起了一些老师对本课教学的讨论。本课教学,坚定了我对历史教育要“服务人生”这一思想的理解,对我后来教学思想和实践有重要影响。

●一篇大气磅礴的课例

每一期《中史参》都会登载一些教学实录和课例,这些教学实录和课例对一线老师了解中学教学动态、推动教学研究有很大帮助。

近几年来,我在《中史参》上也发过一些教学实录和课例,其中有一篇,是我参加陕西省新课程优质课评比的获奖课,名字叫《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5)。在这一课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化解教学难点,我力求以一些细节化史实为铺垫,创设教学情景,提出针对性问题,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为此,我设计了这四个教学环节: (一)前进,再前进……,凸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特点和目的;(二)再退再后退……”,激发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深入思考;(三)加速、再加速……,讨论苏联工业化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利弊;(四)思考、再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方向实现教学目标的升华

这节课在当时被很多老师认为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新课程示范课认为这节课回答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目的,具有借鉴性。我对这节课也比较满意,认为它较好的体现了我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201010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第10期刊载了著名特级教师郭富斌老师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的教学实录,我从头到尾仔仔细细阅读了两遍,完全被震撼了。在这节课教学中,郭老师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放置于俄罗斯的历史长河中,从一个长时段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思考俄罗斯(苏联)的历史,思考和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教学中,郭老师展现的历史材料之丰富、观察问题角度之多元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看罢这节课教学实录,我真正理解大师级教师的教学功力,也深感自己在教学上还需要不断探索,在专业上要更加精进。

郭老师这节课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力求放大历史视野,拓展课程资源,从多元的角度看历史。如后来我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完全突破教材的束缚,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丰富、多维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这些年来,《中史参》上刊载的每一篇教学实录和课例,我都会认真读,细心思量和揣度。在不断的学习中,教学技能在积累,教学智慧在增长,教学素养在提升,逐渐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

●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2007年暑假,在陕西师范大学参加国家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有机会与《中史参》的任老师、张老师,还有西安的几个历史教师坐到一起交流历史教学问题。因为陕西省新课程刚开始实施,所以当时谈论的主要话题就是新课程历史教学。主要围绕两个问题:一是新课程究竟新在哪里?二是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在谈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任老师指出,不论新课程,还是旧课程,其本质是一致的。即使在所谓的旧课程时期,历史教学也是“现在式”,要服务于现实,服务于人,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然还应该是思想史。所以,新课程绝对不能简单是花样的翻新、形式的花哨,新课程的核心是“人”——教师思想要有新的革命,学生发展是教学的核心目标。

任老师确有先见之明。从后来陕西省新课程实施后的情况看,确实出现过一股躁动,很多老师把课堂教学形式的翻新、教学活动的简单开展看作是新课程和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和评判依据。一时间,课堂活动“火”了,到处可见所谓的教学“互动”,根本不考虑教学的本质目的。也许是提前受任老师思想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坚持走思想引领教学的道路,没有紧跟教学“互动”的大潮。几年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看来盲目跟风未必是最佳选择。

在谈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时,任老师对何谓“有效”进行来精辟的论述。任老师说,有效的历史教学需要价值引领,如果缺失了价值,单单强调知识、强调学习成绩,这并不是历史教学的目的。知识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所用。如果知识是为恶所用,还不如不要知识。任老师后来还专门撰文指出:“倘没有价值引领,没有把知识和效益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智慧,那还能叫做教育?殊不知,知识和效益能够助人,亦可致人死地!”

知识如果为恶所用,这样的教学有效吗?我陷入深深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我是应该把知识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看来都不是最佳选择。

这次交流给我的另一个震动,就是深刻意识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已经落伍于新课程了。在交流中,东西方学者的论述不经意间从任老师嘴中流出,一些重要的教学论著、史学论著、史学观点任凭大家点评。而我,对这些几乎闻所未闻。我开始质疑自己前些年的教学,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不安。我还能在这个卓越的团队中站稳脚跟吗?

就是从这次交流以后,买书、读书成为我生活的一个必备环节,我也为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几年下来,居然也存下了一些书籍,而最大的收获是教学更加游刃有余。

以这次讨论为契机,我经常参加《中史参》组织的一些座谈会、学术沙龙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如《中史参》经常安排我到各地开展一些教学讲座或示范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为我提供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

●一次忐忑不安的教学

201112月,经任鹏杰社长推荐,赴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进行教学交流。应华师附中要求,讲人教版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去广州上课之前,有些顾虑和忐忑,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广东是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先行区,其课程改革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而我长期在西安,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不了解广东地区新课程教学的发展状况,对自己的教学能否为广东学生接受,能否被广东同仁所认可,有些担心。

第二、广东地区名师如云,我上课的华师附中又是广州地区最好的中学之一。我一个人前往广州,面对完全陌生的学生,又执教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人教版教材(西安用岳麓版),有些忐忑。

心中虽有些许不安,但我很镇定。因为我始终认为:教师需要不断挑战自己,鞭策自己,激发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不断超越,实现自我发展。广州之行将是我学习的一次机会。

我的镇定还来自于我的信念和任老师的鼓励:历史教育要坚持“育人”目标,历史教育要有思想。只要坚持这个目标,就能讲好这一课。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思想引领为目标,从细节入手,精选历史材料,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如下三个教学环节:以“一本新书”(《海国图志》)为抓手,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思想特点及影响;联系“一条马路”(“唐胥铁路”)的修建,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之艰难,理解“中体西用”之必要,体察洋务派的苦衷和智慧,认识“中体西用”的特点;结合“一场辩论”(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辩论),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思想的特点,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思想历程中的地位。

本课教学得到广东老师的高度评价,有一位教师这样说:“非常感谢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西北地区的一股风,这是一股暖风,让我们领略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风采”。一位年轻教师这样说到:“谢谢来自西北的大叔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一节历史课”。

这次教学活动的成功使我想到20094月去宁夏的一次示范课教学,课题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那次教学活动中,我也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从历史细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宁夏的教学活动也获得当地老师的肯定。我在想,这些教学能够得到认可,我的教学能走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常阅读和学习《中史参》每一篇文章、课例,得益于对历史教育要“服务人生”的深刻理解,并能坚定的走这样一条路。

 

与《中史参》接触越深,对历史教学的理解越深刻,越觉得历史教育责任重大,而自己羸弱的身躯尚不足以扛起历史教育的重担,但我必须勉力为之。因为这是责任,更是义务。记得《中史参》在2010年办刊设想中提出:“面对世道人生难题,《中史参》坚定地与千千万万师者同舟共济,建构莘莘学子与历史价值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将一腔热血倾注于寻求有效历史教育并不平坦的理路,以助我学子与国民,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晓历史智慧、悟人生真谛。”我也应该如此。

“读中史参,干大教育”——这是《中史参》2010年办刊设想,也应是我的想法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