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浅议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些尝试
2015-12-16 11:07:53   来源:   评论:0 点击:

浅议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些尝试——由《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说开去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王国栋教学难点,就是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不易感受、思考的历史智慧和价值观。突破教学难点,不仅是完成教学

浅议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些尝试

——由《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说开去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王国栋

 

教学难点,就是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不易感受、思考的历史智慧和价值观。突破教学难点,不仅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难点不同于重点,一个难点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艺术性,更能体现一名教师教学中散发出的一种美感和魅力。老师们在解决教学重点时,知识点的选择、讲述的方式基本差距不大;但是在突破教学难点时,往往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2013年教育部西安“国培班”历史观摩课上,我讲了岳麓版第三单元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这节课相对难度比较高,课程中难点也比较集中,以这节课为引,谈谈我在教学中关于难点突破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请同行前辈不吝批评帮助。

 

一,从学生的角度看难点

——“对牛弹琴”,损的并非不听琴的牛,损的是给牛弹琴的人

无论难点和重点,教师一般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托的。例如,人教版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中,本课建议的难点是:“认识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岳麓版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有类似的建议:“在讲授新课时,应注意指出贯穿宗教改革思想中的人文主义色彩”。以贯穿人文主义作为本课的难点,就是以课程标准为基本方向的——本课的课标是“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通过这种方式选择重点、难点,当然有很强的科学性,也保证了我们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向。围绕此难点展开教学,我们一般的教学步骤可能是:

第一步:讲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中的人文主义,引出“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这一认识。

第二步:讲解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先定论”,引出“加尔文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辩护这一认识。

第三步:部分老师可能还要通过讲解,将“因信称义”“先定论”上升到反封建的高度。

我们终于精心的把琴谱写好了,撸胳膊挽袖子准备给学生们好好地弹上一曲,我第一次给学生们这样教学时,且不说课堂效果差强人意,我在讲台上口干舌燥,精心设计的难点突破,就是为了给他们讲清楚宗教改革中体现的人文主义,满以为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孩子们下来问的最多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和人文主义相关的,反而是一些在我看来并不起眼的“小问题”,虽不起眼,但却被孩子们问的心惊肉跳——因为我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答案。难点,难点,不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吗?为什么一些连我这个老师都答不出来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中忽略掉了呢?静心想想,就是因为在选择难点的过程中,仅仅从“教”的目标出发,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不仅这些“小问题”没有让学生明白,而且,孰知这些“小问题”里面,没有隐藏着一些闪光之处?

这里,以学生的两个问题为例:

1

学生问题:

教材表述马丁路德思想时,用了“因信称义”,加尔文用了“信仰得救”,可是我觉着这两个词都表述了依靠信仰就可以得救(成为得救的“义人”)的含义,为什么描述加尔文思想的时候不能使用“因信称义”这个词语呢?

设计思路: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林教授在他讲述的《宗教改革》专题中,谈到了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思想中,其共同点都包含了反对罗马天主教廷的绝对权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更加突出信仰在得救中的重要作用,而加尔文则不仅仅突出信仰的作用,也要求信徒们做“善功”。(加尔文倡导的“善功”,是努力奋斗,不同于罗马天主教廷宣扬的“善功”)。我在教学中发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如果讲清楚,设计的巧妙,不仅仅可以区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而且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教学环节过渡的更加流畅自然。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和他们比较擅长的思维方式,这一难点我的设计如下:

难点突破:

“同学们,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用你们学习数学的一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信仰是得救的充要条件——只要有信仰,就能得救。可是,如果有的信徒钻了空子,在信仰上,自我判定为信仰虔诚,可是行为上奢侈堕落,花天酒地,难道也能成为“义人”而得救吗?另一位宗教改革家,法国人加尔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完善。不仅仅强调信徒们需要虔诚的信仰,同时也指出了信徒们要想得救,做善功的重要性。在加尔文这里,信仰是得救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要想得救,必须信仰虔诚;可信仰虔诚,只是得救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做善功。那么,加尔文的善功与罗马天主教廷宣扬的善功,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加尔文的重要思想——先定论”。(引出下面先定论的讲解)

 

2

学生问题:

按照加尔文先定论的解释,我们是上帝的选民还是弃民,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由上帝“先定”(预定)过了,既然已经“先定”好了,我干嘛还要奋斗呢?

设计思路:

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中,关于先定论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形成这一认识:加尔文的先定论与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类似,都批判了罗马天主教廷的绝对权威。既然信徒们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已经“预定”过了,那么罗马天主教廷宣扬的类似于赎罪卷就是没有功效的。这样的解释当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思想上的共性,可是学生产生的这一问题,看似是“小问题”,如果解释不清楚,直接影响了学生是否理解教材对先定论的意义最重要的解读——“为资产阶级个人奋斗、发财致富做辩护”。这一难点我的设计如下:

难点突破:

“同学们,虽然在你们出生之前,谁是选民谁是弃民上帝就已经预定过了,可是大家想一想,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是选民还是弃民呢?(学生思考后笑了,除了我们见上帝那一刻,我们不可能知道)既然我们无法知道自己是选民还是弃民,那我们就要确证(确认证明)。确证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内在的信仰虔诚与否,另一个是外在的世俗奋斗是否努力。如果我觉得自己信仰特别虔诚,我很可能就是选民;如果我的世俗奋斗特别努力,没有荒废人生,那么我很可能就是选民。反之就是弃民。所以,为了确证我们是上帝预定的选民,大家都会通过虔诚的信仰和努力的奋斗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二,历史发展是一个整体,对教材要做适当的扩充和简化

——美女的手砍下来了,荆轲会喜欢吗

《东周列国志》记载,荆轲在宴中看到美人“双手如玉”,便啧啧赞道“美哉手也”!不料太子丹竟然命人断美女的双手赠与荆轲。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一个整体,不能粗暴的割裂开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心理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的整体性,而整体性也是我们直觉思维最显著的特征,直觉思维从认识过程一开始就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关照”(高玉祥《个性心理学概论》)我常对学生们说:“历史非常好学,因为人不能创造自己也不理解的历史”。历史的发展是全方位的,每一个历史事实实际上都是有因有果的。但是,教材的编订也罢,课程标准也罢,突出的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识记的、理解的最核心的史实或是因此能感悟到的历史智慧或情感价值观。具体授课中,我们也不可能把历史的发展讲的面面俱到,我们只能突出最核心的部分。这固然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但是这也使得本来一棵完整的大树,学生好理解也好记忆,教材编写和我们授课为了突出重点,把这棵大树砍得七零八散,只剩下光秃秃的部分树干和枝叶,看似减少了学生学习的“量”,殊不知,这个被砍得七零八散的怪树,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觉得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有些在我们看来就不是问题的问题,反而成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荆轲喜欢美女的手,可我们为了突出重点,好心的把美女的手砍下来给荆轲,荆轲真的能够接受吗?

比如本课讲述的是宗教改革,我设计使用3课时完成。第2课讲述马丁路德的思想,第3课讲述加尔文的思想和宗教改革的意义,而我的第1课,全部用来讲述基督教的产生、发展的概况,基督教的核心教义,罗马天主教会教权的发展。如果不在这方面对学生的知识点做适当扩充,问题显而易见:学生连宗教(基督教)都没有搞明白,怎么可能去理解和学习宗教改革?他们会在学习宗教改革时产生无数的“教材外难点”,比如:“基督教为什么一定要赎罪呢?”,“罗马天主教廷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力量,能把人们牢牢的控制住,甚至连君权面对教权都畏惧三分?”,“基督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教义出了问题,还是教会出了问题?后来的马丁路德到底改革了基督教的哪些领域?”只有在第1课时里面把这些相应的史实给学生补充好了,一些在讲述宗教改革中的常见难点才会迎刃而解。

对教材适当扩充的对立面,就是适当的简化。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欣赏自己雕成的巴尔扎克像,指着雕像的手询问他们是否满意。他的学生,雕塑家布尔德尔看到雕像后说:“老师,我满意,但它们太引人注意了。”后来罗丹的修订稿里,就不再有这双手了。罗丹解释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扩充与简化,一张一合,相辅相成。化繁为简,把知识的珍珠串成项链,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繁琐的知识点,天然就是学生的难点,很多老师通过勾勒线索,搭建知识体系,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好的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各位同行、前辈都是个中高手,所以关于知识点的简化,这里不再连篇累牍的赘述。

 

三,举例要有针对性,生动而易于理解

——通俗不庸俗,更不能脱离史实

毋庸置疑,突破教学难点,适当的举例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恰当、精准、生动的事例,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认为给学生举例无外乎突出两点:第一是要准,要恰当,说明性要强。牛头不对马嘴的例子,举了也是浪费时间,干扰教学;第二是生动,这就要求例子本身要结合学生实际,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例子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我们举例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如果例子本身太过复杂,学生理解有难度,那么岂不是画蛇添足,反而增加了学生负担。这里举一个本课的例子,抛砖引玉。

教学目的

给学生们讲解信仰虔诚的信徒们,为什么对赎罪卷如此气愤?我希望学生不仅仅在知识内容方面认识到赎罪卷的罪恶,更希望引导学生尽量在情感上去感受,为什么像马丁路德这样虔诚的信徒们会对赎罪卷有如此仇恨的情绪。

教师讲解:

“同学们,你设想一个场景,我们很多同学头悬梁锥刺股的拼命,辛辛苦苦的学习了十多年,疯一样的做题,就是为了掌握题目中的规律,提高能力,最终在高考中有个理想的好成绩。可是现在,你正把头发往房梁上绑呢,或者正拿锥子戳大腿呢,忽然听见教室门口有人公开叫卖高考试题的答案。5块钱一份、10块钱三份,再一看这是谁卖的,居然是教育部公开出售!你能想象那种愤恨的心情吗?——哪些同学会最气愤?不就是平时学习最努力的同学吗?虔诚的教徒们通过禁欲、把家产都捐给教会做善功,甚至不惜自我鞭挞来苦修,就是为了能够赎罪,死后永生进入天堂。这都是你罗马天主教廷宣扬的啊。可是现在呢,你居然卖赎罪卷,只要掏钱,罪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天堂,那我那么多的苦修、虔诚的信仰,不都是白费了吗?赎罪卷!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啊;赎罪卷!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上面谈到举例准确、生动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辅助我们很好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难点。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举例不仅要生动活波,同时也应该是严谨的、科学的。历史的本质是发生过的事情,本身就是求真的。虽然我们为了讲述一些学生不易理解的西方知识、或是古代的知识,难免要拿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做对比,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但绝不意味着为了生动、为了烘托课堂活跃的气氛,或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就可以随意的举例,甚至不惜歪曲史实。我认为举例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通俗不庸俗,更不能脱离史实。通俗是为了降低难度,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最终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庸俗是为了迎合学生的趣味,哗众取宠,目的仅仅是为了达到某种课堂效果。至于不惜脱离史实、歪曲事实来讲解,更是与历史课程的求实精神背道而驰,实不可取。记得有次听课,一位老师在讲解南京大屠杀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展示了许多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其中近半数的照片,都是使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的,并不是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照片。虽然这些P过的照片比真实的照片,看起来更让人很震撼,配着悲情的音乐,有些学生甚至潸然泪下。但我认为,使用这些假照片来举例,不论达到了什么教学效果,其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历史的严谨性、科学性,对我们的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百害而无一利。

 

四,多读书,多积累,方能对难点举重若轻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在我们的教学交流中,很多教师常常因为某个难点产生一种共鸣,但是一些特别有经验的老教师,往往三两句话,如庖丁解牛一般,轻描淡写的就能把难点解决了,让我们这些年轻老师羡慕崇拜不已。例如在讲述近代中日关系时,既要引导学生对日本侵华的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又要避免学生产生的盲目而冲动的仇恨情绪。这个难点,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次听课,西安铁一中的林东利老师讲述这个问题时,这个我长期纠结的难点,林老师在给学生讲述时只用了一句话:“日本人在南京,屠杀了30万,是什么?——禽兽不如;可是你呢?整天想着去东京报仇,杀他300万,这是什么?——不如禽兽”。——多言无益,就这么一句话,说透了。

为什么有经验的老教师们面对教学难点能够游刃有余?归根到底就是他们教学的经验丰富,教学的积淀很厚重。所谓“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而我们年轻老师要像这些老教师们一样面对难点时,能够做到像他们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多听课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还要多读书、多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视野才更加宽阔,同时,我们对史实的认识也更加有深度。“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我们的高度和视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高度和视野。这里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一下多读书、多学习对我们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性。

1在讲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都涉及到了一个难点,人文主义者或者宗教改革家们,一方面在揭露教会的黑暗,另一方面却又在宣扬着基督教的教义,如何理解这个关系?

 

在陈乐民老师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有一段文字:

“伊拉斯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但是他对于教会的揭露不遗余力。这不矛盾。特别是在欧洲基督教会,特别是在后期,基督教会是非常腐化的。所以有一些基督教的作家,揭露基督教里面的那些腐化堕落,同时也宣传基督教教义。因为他们认为教会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基督教教义。‘宗教革命’一个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看了这段话,不仅让我对这个难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句,更让我在讲述宗教改革这一课时,多了一句画龙点睛的总结语。

 

2一方面,在《挑战教皇的权威》一课中,我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联系起来,从人性的解放角度,讲述了两个历史事件爆发的背景,更好的贯穿了这一单元的主题: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设计得到了同行、前辈们的认可。另一方面,我讲述加尔文教与路德教的区别时,没有仅仅局限于区分两者教义上的差别,更从宏观的角度,讲述了两个教派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加尔文教的影响。先讲述加尔文教的发展:由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到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到法国的胡格诺派——宗教战争,到英国的清教徒——资产阶级革命,到“五月花号”漂洋过海——美国的宗教精神,处处都有加尔文教的影子;再讲述加尔文教对美国文化的影响:重视奋斗,重视竞争和优胜劣汰。这一教学环节从整体上升华了学生对于宗教改革的认识,同时拉近了六百多年前的宗教改革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宗教情结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类似于“为什么美国人特别能竞争,特别能奋斗?”“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可是80%都是基督教徒?”等等一系列与宗教相关的现实难点都可以迎刃而解。这个教学设计放在了本课讲述加尔文教结尾的部分,也得到了同行、前辈们的认可。

以上两个方面,无论是从人性的角度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爆发的背景联系起来,还是对宗教改革有这样的高度和深度的认识,并不是我自己就能达到的,而是有很多资料、图书的支持。以下节选部分资料和图书,这些都对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①“中古之时,欧洲的人民,饱受了死亡流离的惨痛。政府与社会,均不能庇护人民,于是基督教会和他的出世观念,便成为人们的唯一宝筏了。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当风狂雨骤之时,墙壁屋宇,固然是很好的;但如今却是风停雨止,又到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时候了,他们还能甘心伏居在黑暗的屋子里吗?所以上古希腊罗马的入世观念,此时又重新受到群众的欢迎,做了他们折窗毁壁的好工具了。”

——陈衡哲《西洋史》

 

②“基督教作为一种精神理想和普遍的道德标准在潜移默化中对美国的国民性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至今,总统就职、法庭宣誓都的手抚圣经宣誓……一方面借助彼岸的力量,一派肃穆神圣;一方面,祈祷的内容高度实用,都与现实相联系,归结于永恒的主题:‘上帝赐福美国’”。

“加尔文教和圣公会教徒都不排斥理性。他们维护信仰自由,认为上帝既然赐给人以理性,就应用来追求真理,每一个凡人都有权对圣经作理性的诠释,也都有能力理解其中的真谛,宇宙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被人认识的。这就使美国的宗教一开始就与自然科学没有矛盾”。

 “私有财产和不平等是文明的基础,穷人之所以穷,不是太笨就是太懒,上帝是公平的,只要通过个人奋斗人人都能成为资本家”。

              ——以上材料均引自资中筠陈乐民《冷眼向洋》

 

③“从殖民时代起,勤劳致富的价值观就植入了美国人的生活。早起移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之后,凭自己的一双手搭房子、开荒、种地、打猎获得生活资料。许多清教徒(加尔文教徒)为了成为上帝的选民崇尚劳动,认为劳动直接关系着能否得到上帝的拯救。……上帝安排了一切,包括职业。由于是上帝的安排,这份职业就有了神圣的意义劳动是一种天职,是‘获得恩宠确实性的唯一手段’。于是,在这种‘神召’下,一种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便出现了”。

                               ——肖德普《美国崛起》

 

综上,教学中难点问题,固然是我们教学中的“拦路虎”,但是处理好这些难点,何尝不是我们提高教学能力的“磨刀石”?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我们年轻老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想,一个问题,只要我们想着去解决,最终就总有解决的一天。以上关于教学中难点突破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请同行、前辈们不吝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和文献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上海三联书店

陈衡哲《西洋史》 东方出版社

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资中筠 陈乐民《冷眼向洋》 三联书店

肖德普《美国崛起》 中国华侨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89中历史节讲座
下一篇:由2015年历史新课标全国1卷的特点说开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