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由2015年历史新课标全国1卷的特点说开去
2015-12-16 11:08: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由2015年历史新课标全国1卷的特点说开去 王国栋看了2015年新课标的历史高考题,我不禁要给今年的试题点个赞。高考结束之后,我询问了很多学生,学生整体反映今年的高考历史题没有那么偏怪难了,比较全面、综合、

2015年历史新课标全国1卷的特点说开去

                            王国栋

看了2015年新课标的历史高考题,我不禁要给今年的试题点个赞。高考结束之后,我询问了很多学生,学生整体反映今年的高考历史题没有那么偏怪难了,比较全面、综合、踏实,试题整体也比往年平和,感觉自己在答题的时候有话可说,平时复习的东西能够用得上,至少花费的心血没有白费。说实在的,这也是我在做完今年的新课标1历史试卷后,最大的感受。

高考试题,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正因为这样,才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考察。什么叫历史的综合能力?我以为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其一,基本史实的知道、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基本功——记忆。其二,历史发展宏观线索的认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没有变化的发展,就没有历史。其三,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历史价值观。其四,不仅仅是做题、解题的需要,也是文科生需要具备的基本应用能力:比如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史实应用的能力等等。今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在综合能力上的考察与试题分布,相对是比较均衡的。

一,关于今年试题的分析。

1,考察学生基本史实的知道、理解的试题。较典型的如选择题32题,34题。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最大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专家。32.题。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称体现的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C32题虽然是一道配图的材料解析题,但实际上,所设选项考察的恰恰是学生对罗马法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本题的AB选项学生很容易排除,因为脱离了材料。最主要的干扰项就是D。我们知道,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制,在高三复习中一般是作为一个大专题复习。雅典民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直接民主,学生复习完雅典民主之后,应该理解雅典直接民主的一系列弊端: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公民过度自由,公民权力滥用,导致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公民暴政;同时,也不能保证执政阶层的整体素质。罗马文明继承了雅典文明,但在制度的设计上,是特别注意避免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的。罗马法秉承自然法的原则,终极正义、公正贯穿罗马法的发展,同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原则也在罗马法中得以体现。学生只要能对雅典民主的弊端与罗马法的特点有基本的理解和认识,就会很容易的发现,D选项不仅不是罗马法的特点,恰恰是雅典民主的主要弊端——审判仅仅只是“遵从民众意愿”,事实上,苏格拉底就是被这样的民众控制的法庭处死的。

 

34题。1935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是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B。本题的主要干扰项是D。其实这道题特别凸显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在岳麓版必修二教材的P70,明确说道了选项D,属于罗斯福新政的调整工业生产一项:“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在P71,也明确说到了与材料类似的内容以及选项B,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不管是选择B还是排除D,考察的都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最基本的知道以及理解。

 

2,考察学生历史发展的宏观线索的认识。较典型的如材材料阅读题40题,选择题33题。

40题考察的是儒家发展的一条线索,根据材料,题目设问如下: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本题考察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儒学发展的掌握情况。既有对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的考察,也有对学生基本史实和理解的考察,但我认为,这道试题最核心的地方,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国古代直至近代,儒学发展基本线索的认识,和儒学发展在不同阶段评价。40题的三问,考察了学生对儒学发展不同阶段知识层面的理解,由又通过韩愈、康有为,考察了学生对儒学发展认识层面的高度,最后一问,结合儒学的发展谈谈学生自己的认识。有史料、有史实、有史论。但归根到底,考察的依旧是学生对儒学发展的线索、脉络的掌握情况。

必修三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有三条主线,其一,中国古代思想由多元走向一统;其二,中国古代思想诸家之间、乃至与外来文化的相互学习、吸收和不断融合;其三,也是最核心的一条线索,中国儒家的发展史。中国儒家在古代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西汉、宋、明清。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儒家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要宏观掌握儒家在这主要的四个阶段发展史,理清从先秦直至明清儒家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点。具体来说就是以下的几个问题:儒家在某一阶段提出了什么思想?这种儒学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此思想和之前的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产生这种不同?学生只有把这些问题吃透,儒家的发展历程才算是掌握了。

先秦儒学:内容侧重于伦理学,以血缘为基础的仁爱学说作为理论支撑,虽然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但仅仅是为“显学”,并未被统治者重用;西汉儒学,引入了天人感应、谶纬之说,内容开始神秘化,改造后的董仲舒新儒学更加适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遂经过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成为正统学说。但由于其本身以神秘的谶纬为主要特点,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传统儒学仁爱为核心的根本,故后世儒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也并不高;面对南北朝佛道的挑战,唐宋儒学者在吸收佛道基础上,事实上弥补了儒学的一个先天缺陷——缺乏哲学论证。理学以研究宇宙万物的本源为学说起点,在学术上将儒学哲学化、思辨化,在注重重新诠释儒学经典的基础上,将儒学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将宇宙万物社会秩序人性伦理统统纳入到了以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中,儒学成为了囊括万物的“本源性”学说,至此获得了至尊、至圣、不容挑战的地位;明清的儒学大师们,则在明清现实社会更加复杂的挑战面前,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希望儒学能够在解决社会矛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儒学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33题。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D。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英国走向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发展线索的认识。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常常会仅仅只对一些“点”有清晰的印象。比如英国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独裁,“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等,却往往忽略了历史发展的一条清晰的线索。这一问题在英国的复习中尤为明显。虽然1689年《权利法案》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国王主权走向了议会主权,但事实上,英国国王最终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成熟,是在19世纪中,前后几乎有150年。在这一个半世纪里面,英国政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是伴随着国王、议会、内阁、首相、政党等多方力量相互博弈的一个过程。如果说从13世纪英国《大宪章》到1689《权利法案》属于英国走向民主政治“限制王权”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从1689年《权利法案》直到19世纪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熟,就是英国走向民主政治中“取代王权”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英国人意识到了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迈向民主制的重要性,更多的选择用温和的手段,“温水煮青蛙”般的将王权逐渐从权力中心一点点的“挤”出去,而不是再次选用暴风骤雨般暴力革命的方式来解决。

本题考察的,就是在这“温水煮青蛙”的一个半世纪里,国王、内阁、议会实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相互权力与博弈又是怎样的。虽然国王仍有很大权力,可更多的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此处还有很多类似的高考题,考察的都是学生对英国走向民主政治这渐进的150年的认识。

如(2012 北京卷)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综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3,考察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历史观、价值观。如选择题30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属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 试图消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B。这道题,笔者尤为要多说两句。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一道普通的材料型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可是我以为,这道题材料阅读、分析能力都是次要的,重点实际放在了学生对抗日战争学习之后形成的基本认识和价值观判断。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毫无争议的重点内容,但是对抗日战争史的考察,以往的各省试题基本都侧重于史实方面的考察,日本侵华的背景,出一段材料让学生判断这是抗日战争的哪一场战役,抗日战争的影响等等。而在学生学习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认识、或者价值观方面的考察却非常少。不得不说,以往的抗日战争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前的高考试题,在抗日战争地方的命题缺点非常明显。我们教材中,一面不断的向学生讲述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无论课改前还是课改后的教材,都没有争议的承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地位。可是另一面呢,这样基本、清楚的史实,一旦上升到了认识层面、价值观层面,特别是在课改前的高考试题中,片面的大量考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史,对国民政府的抗战功绩淡化或者回避,甚至很多试题在价值观判断方面,学生对国民党抗战仅仅留下了“溃败”“黑暗统治”“贪污腐败”等等脸谱化的印象。在做题中,对于国民党抗战正面取向的选项,不是不选,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价值观的认识,不愿意选、甚至不敢选。这绝不仅仅是高考试题的缺陷,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反思抗日战争这段重要历史的缺陷。

新课标的教材和高考试题,在抗日战争方面,更加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涵,对于国民党在抗战中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予以更多的重新认识。

2014年历史新课标1卷的41题,就在这样的变革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该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建国后60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进行修改,并提出修改意见。虽说这道题表面上看,是一道史论结合的题,可是实际上,这道题更多的建立在学生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涵,如何客观认识国民党在抗战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回想起当时我带高三下来,问到学生这道题作答情况时,其实学生都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知道国民政府正面抗战的主流地位,也都背过了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等,可是作答的并不理想。究其根本,与其说学生们对60年代历史教科书目录中的问题“不会改”,不如说在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层面、价值观层面,部分学生“不敢改”。

让人欣慰的是,经过了这么多年,无论是教材的编订,还是高考试题的引领作用,学生对抗日战争国共双方第二次合作,在民族最为难的关头,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基本史实不仅仅了解的更加透彻,同时也在认识层面、价值观层面,对伟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判断,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最为难得关头没有亡国灭种,恰恰是国共两党在最关键的时刻暂时抛开了曾经的恩怨,暂时搁置了彼此的分歧,共同携手抗日。那么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两党抗战的功绩,都不应被淡忘,都应被中华民族牢记、被我们的下一代牢记。

考完之后调查学生本题的作答情况,基本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对。这绝不仅仅是学生材料阅读能力的胜利,更是在价值观培养方面,教材的编订、老师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学习,都对抗日战争史有了更加全面的、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史观的认识。

4,考察学生基本历史素养、也是文科生的基本能力: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史实应用能力等。如选择题26题,综合论述题41题。

26题。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题目的正确答案选C。经过调查学生作答情况,这道题相对学生错误率较高,主要干扰项有BD。这道题考察的侧重点不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层面,而是学生的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史实应用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中的一些信息非常关键,“东南……民间崇拜”,得到了官方“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一个区域的的崇拜,而且是民间崇拜,得到了朝廷的官方认可,且后世影响在扩大。通过材料阅读,就很容易排除掉选项A;通过对材料的逻辑推理,学生相对是容易判断出正确选项C的;同时,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常识,将这些史实予以分析和应用,也容易帮助学生排除掉干扰项,比如干扰项B,学生通过学习理学的发展就应该知道,宋朝妇女地位跟唐朝相比是一落千丈的;而选项D中,统治者与民众观念趋于一致,这里的“一致”,学生通过基本分析能力也是比较容易排出的。这道选择题就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能力层面。

 

41题。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本题是历史试题中非常典型的史学应用题。考察了学生对材料观点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解读材料观点的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的史论结合能力。高考历史新课标1卷的41题,一直以来都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就是因为41题特别能够考察和体现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之后,在已有的史实基础上的实际应用能力,一定程度上说,我认为这样的能力,才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基本标准,才最能体现学生的历史感、历史素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背诵而背诵,是要通过所学的知识,对于新的材料、新的观点有自己的认识能力、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史实,有基本的论证能力。

本题的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x(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考生在解读公式信息之后,不仅可以从必修二、必修三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角度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对公式予以论证,比如劳动工具方面,蒸汽机、内燃机等;比如生产管理的方面,工业革命后的工厂制,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公司制等知识,都是学生特别熟悉的知识点,史论结合的难度不大。而且题目允许学生修改或者补充公式,学生只要发散思维,将经济文明与政治文明相结合,联系必修一的相关知识,从政治文明对经济文明的反作用入手论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成熟,从政治制度方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是相对容易作答的角度。

 

二,关于以往一些高考试题的质疑和反思。

1,部分高考题过度侧重于学生阅读、分析、逻辑推理等能力的考察,失去了历史感,这样的命题,是否合适。

1(2010年广东文综)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这道题正确答案是A。本题当然可以解读为考察学生掌握法国走向共和政体相关史实的认识。可是事实上,学生哪怕不学习法国,只要他能将材料读懂,(我的部分学生通过材料画了一个结构简图)这道题根本就没有任何争议,选项A是非常明显的。那么这道题能否做对,与学生平时学习法国的历史,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认识层面,有什么直接联系?

 

2,(2012 新课标)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这道题正确答案是B。本题同样可以解读为,通过材料,考察学生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可是和上一题同样,这道题只要学生把材料读透了,材料没有体现“内阁职权”问题,选项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内阁“机要事务”,选项C排除;材料没有直接或间接体现“皇帝个人”的问题,选项D排除。说心里话,那么笔者非常质疑,学生对于必修一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道题真的能够考察出来吗?某个语文只要学的特别好的学生,哪怕对于明清历史没有一点儿认识,通过简单的阅读材料、解析材料信息就能把题目做对。那么笔者想问,这样的历史题到底是考历史呢还是考语文呢?这样过分的侧重于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历史高考题,居然已经用不着历史的史实或者认识或者价值观来作答了,这样的命题是否合适?

 

2,部分高考试题事实上已经超越了学生已有的、可能的知识储备,甚至超越了高三学生刚刚成年(很多学生还未成年)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判断水平,这样的命题,是否合适。

12013年新课标1卷,34题。

6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本题的正确答案选C。本道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的解体,奥地利与匈牙利的分立,捷克斯洛伐克的建国,二战前夕的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等等内容,这些知识点无论在人教版还是在岳麓版中都完全没有涉及,而且老教材也只是涉及了一部分。这道题对学生的考察,完全超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甚至学习无论多努力的学生,他可能的知识延伸也延伸不到这些教材完全不涉及的内容,那这样的命题,还有区分度吗?对学习努力的学生,公平吗?

 

2,(2014 新课标)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本题的正确答案选C。这道题的干扰项,学生主要错选了B。这道试题虽有争议,但是很多文章或者评论也给出了无数的理由来论证答案C的合理性,笔者对此并没有疑问。这道题我思考的,恰恰不是这道题答案C多么的合理,或者选项B如何的没有体现材料,而是这样一个问题:命题者有没有考虑过,这道试题是给刚刚成年的孩子们做的,其中很多孩子还是未成年?选择C答案的理由再多,一句概括那就是“我想死都不能死”,这当然是对我自由的限制。可是,命题人有没有考虑过,学生为什么更加倾向B选项呢?绝不是、绝不是他们对雅典民主制度基础掌握的不扎实,认识的不到位,也不是他们没有看出来“想死也不能死”的确是限制自由,恰恰是按照他们这个年龄,对世界甚至对人类历史善意、单纯的认识,他们会主观的更愿意接受,雅典人制定这个法律,体现的不是“想死都不能死”,而是雅典尽量用很多手段“不让你死”。无论我们从多少角度去论证选项B脱离了题意,但我们却不能否认从孩子的角度,他们更愿意接受选项B这样现实。那么,命题人在命制这道试题的时候,而且还是高考试题,有没有考虑过这道试题并不是区分了学生对雅典民主在知识层面的理解,而是已经超越了刚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高三孩子的认知水平和价值倾向。笔者私下这样认为:对于刚刚18岁左右的高三学生而言,选择B的学生比选择C的学生,更应该值得我给他们点个赞。

 

三,关于对高三复习备考的一些建议。

鉴于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考察方向,笔者针对高三复习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不足之处还请同行前辈们批评指正。

1,重视教材,重视宏观线索的梳理,开展主题式复习。

历史的本质就是发展与变化,没有发展与变化,就没有历史。岳麓版新课标教材的内容,本来就是按照不同的主题编写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需要,整合或者拆分成便于学生复习掌握的若干主题。主题复习最大的好处不是将相近的只是点简单联系起来,而是通过理解和认识若干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脉络,将历史的发展,一条线一条线的梳理清楚,可以很好的认识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不同变化,通过对比其差异和相同点,帮助我们将繁琐的史实有机联系起来。

比如: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一条线索,就应该以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和解放作为主线,将早期希腊时代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精神,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近代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有机的联系起来,对比这些阶段人文精神的不同阶段特征和相同点只是第一步,重点是通过这样的对比,将整个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理出了一条明确的线索,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进程。

 

比如今年的40题,儒家用这样的方式复习,效果就会比较好。

当然,在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索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阅读教材。无论新课标多么重视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考察,我都认为,历史学科最本质的核心特点,就是记忆。所谓的理解、认识,或者是史论结合能力,最终都落实到了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上。今年试题中罗斯福新政的考察,就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回归课本,回归教材。

 

2,综合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历程,做到史实之间的广泛联系。

笔者在这方面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爱用三句话:“就地展开、前后联系、左右对比。”

1)“就地展开”,指的是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将经济、阶级、政治、文化联系起来。比如百家争鸣,“就地展开”就要求学生能够将战国时期的经济:铁器使用牛耕推广;阶级:地主阶级兴起;政治:诸侯变法、兼并战争;文化:百家争鸣结合在一起认识和理解。

2)“前后联系”,指的是认识一个史实,应该考虑它的历史因素和对未来的影响,及史实间的纵向联系。比如学习文艺复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文艺复兴本身,要考虑之前希腊罗马文化中孕育的人文主义因素,还要考虑文艺复兴对后来启蒙运动人文主义的影响。这样的复习,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是有很强烈的“历史感”的,有因才有果,学习了一个果,又会成为后面历史事件新的因。

3)“左右对比”,指的是认识一个史实,应该考虑在同一时间,它对其他区域、民族、国家的影响,或者其他区域、民族、国家对它的影响。比如学习新中国建国后的一五计划,从“左右对比”的角度考虑,学生就应该将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对我国的影响考虑进去。

比如今年的41题,需要的就是学生有这样将史实广泛联系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学生阅读理解力、逻辑分析力等基本历史综合素养、也是文科生的基础能力。

1)关于阅读理解力,其实平时我们上课时使用的史料教学法,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怕读长材料、怕读文言文,应该在高三复习中着重加以训练。笔者认为关于阅读理解力,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快。速度要快,不然考试时间是不允许的;二是准。材料信息提取要准确,要在训练中特别注意防止学生主观歪曲材料本意;三是表达清楚。学生的文字答案是要求条理化的,简明扼要、思路清晰,尽量使用术语作答,这些都是材料阅读的基本功。

2)关于逻辑推理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根本上要改变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无论是讨论史实,还是讨论一段材料的理解,或者是讨论一道试题的解读,老师都应尽量鼓励学生参与,提出不同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和训练学生给予已有史实,合理的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知识可以“教”给学生,而能力只能是“培养”出来的。

综上,高考试题的认识永远是见仁见智,对高考试题的探讨也不会停止,联系笔者文章篇头所言,要给今年的试题点个赞。因为无论试题体现了多少特点,整体的结果是,今年的考试下来,笔者所在的学校,平时努力学习的同学相对成绩整体是比较高的。而往年的历史试题,常常出现很多平时学习优异的学生,在历史试题中考不出来,而且成了普遍现象,加剧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困惑,也加重了学生对历史老师教学的不信任。今年的试题,对学生的考察更加全面、综合、科学,有很好的区分度,说句心里话,作为历史老师,我对教学又有了信心。针对今年试题的特点,对高三复习提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还望各位同行前辈们批评指正。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浅议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些尝试
下一篇:职业执着与职业幸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