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学科园地 > 正文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思考
2015-12-14 22:08:0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 ——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思考 李树全 前两天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先生的博客,有一句话很受启发。张鸣先生说:“吸取历史教训的前提,是历史要大体上是真的,如果面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

              ——关于鸦片战争的教学思考

                李树全       

前两天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先生的博客,有一句话很受启发。张鸣先生说:“吸取历史教训的前提,是历史要大体上是真的,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假历史,就只能被坑害。

张鸣先生这句话表达了两个明确的观点:一是要讲真历史,只有从真历史中才能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二是指出了讲假历史的后果——“坑害”和“被坑害”。

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坑害”和“被坑害”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些老师常常被所谓的历史结论左右,被定势思维束缚,人云亦云,不去深入探寻历史的本源,根据所谓的历史结论解读历史,以论带史。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视教材为“圣经”,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讲述历史,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可能自觉或不自觉的充当“坑害者”的角色,那么学生也只有“被坑害”了。

拒绝做“坑害者”,这应当是历史教师最起码的底线。如果我们能“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坑害”就会少些,当然也能更好的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

下面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不去“坑害”。

一、触摸历史——透过细节看鸦片战争

受学时和教材篇幅的限制,中学历史教材对历史的叙述大多比较概括、简练。这虽然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保证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容量,但这样做也抽取了历史中最丰富、最鲜活的东西——历史的“血”与“肉”,只剩下一堆干枯的历史“骨架”,嚼之无味。

受教材这种“特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成了“骨架”,一节课充斥着大量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惟独缺少了丰富的史实、丰满的人物。

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史实说话。一切重大的历史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具体史实构成的,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关注历史的细节,才能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更好的理解历史。

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从历史的细节入手,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前中外差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鸦片战争,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1.从“两份国书”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1793年,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受命出使中国,向乾隆皇帝递交了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一封信;乾隆皇帝也给英王乔治三世回了信。阅读和分析这两封信函,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2从“两张礼单”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带来了英国国王送给乾隆皇帝的礼品;乾隆皇帝也给英国国王回赠了大量的礼品。观察“两张礼单”的内容,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不同。

3.从“两个现象”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电视剧《鹿鼎记》兵部侍郎明珠一段精彩的道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状况。1760年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三世力图扩大王权的失败,反映了英国政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4.从“两种认识”看中英两国的不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对世界一无所知,也不愿意去了解世界。反倒是英国人,对中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一个个细节,让学生感受到一个可触摸的历史,一点一点的推动和深化学生对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理解了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二、思考历史——摘下眼镜看鸦片战争

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师总是习惯戴一副有色眼镜看历史,总是从一个角度看历史。这样看历史,总也看不到历史的另一面。

对鸦片战争这样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如果我们摘下有色眼镜,转变一下观念、转化一下角度,或许也会有新的发现。

1.对于“侵略”的思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要求都不加区分的归结为“侵略”。

鸦片战争前,英国希望发展、扩大和中国的贸易,这是工业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则不需要这种贸易。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两种文明的冲突,不能把英国的一切贸易要求都斥之为侵略要求。

对于《南京条约》,也不能将其所有内容都视之为英国的侵略要求。割地、赔款、协定关税等这些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而条约中要求中国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反映了工业国扩大贸易的经济要求,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侵略。如果把这也视为侵略,就等于肯定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锁国”的正确性,肯定中国与世隔绝的合理性。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如果只盯住“侵略”二字,对一切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都从这两个字出发,这是一种思想的偏执,这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这样教历史,学生可能就只记住了两个字:“仇恨”,这恐怕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2.关于落后的思考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军事技术、社会制度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思想观念的落后。这种思想观念的落后,反映在中国对世界的无知,反映为中国人的愚昧。

从包括林则徐在内的一些官员的言论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人的愚昧无知;从鸦片战争中发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式的愚昧。一场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以这样一种愚昧的方式、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值得思考。

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讲,观念是最难改变的。要改变一个人、改变一个民族,改变观念也是最重要的。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如果没有关注到中国人观念的落后,只是一味的强调制度、经济落后,不利于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这似乎已经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结论。仔细探究中国近代史,拷问中国究竟为什么挨打?仅仅是因为落后吗?

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挨打并非完全都是因为落后。当英国要与我们谈判发展贸易问题的时候,我们以天朝自居,拒绝与英国人进行任何接触;当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敢于扣押英国政府的谈判代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候,我们敢杀外国公使,攻打外国领事馆。我们这个民族封闭太久了,不了解这个世界、更不懂得世界规则,干很多啼笑皆非、荒谬之极的“违规”之事。这些是否也需要反思呢?从一定意义上讲,“违规”同样也要挨打!自我封闭也会挨打!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上民族振兴的道路,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完全准备好了吗?我们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了解吗?如果能从鸦片战争的学习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链接历史——放大视野看鸦片战争

历史课是一节课一节课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课只能按照教材所述内容去讲授。放宽历史的视界,也许更能看清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果看“鸦片战争”能向前看到到康乾盛世,或许我们能看的更真、看的更准、看的更清,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的会更到位。

把看“鸦片战争”能向后看到到甲午战争,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又回到“太平盛世”的梦幻中,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普遍没有意识到世界的变化,仍然沉醉于美轮美奂的天朝盛世中。我们这个民族对伤痛忘却的太快了。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是,中国真的觉醒了吗?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圆明园的冲天火光,才将国人惊醒,中国真正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中国再败于东洋“撮尔小国”,天朝梦醒,一场变法运动由此揭开。

建立起历史的链条,从长时段看历史,会看得更清。

多讲一些史实,少说一些结论,学生对历史的体会就会更深刻一些、更理性一些,也就不会被“坑害”了。

为了历史的尊严,为了历史教育的目的,一定要“多讲一些史实”。

 

 

 

参考文献:

1)《鸦片奏案》,《鸦片战后》(二)97

2)《软尘私议》,《鸦片战争》第5册,第353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感悟试题变化 完善教学策略——对2013年新课程全国文综卷Ⅰ第41题的思考
下一篇:新高中历史课标思路(叶小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