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学科园地 > 正文

历史课程改革呈现的新原理和新方向
2015-12-30 10:32: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历史课程改革呈现的新原理和新方向李树全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历史教学承载过多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强调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唯独忽视了其人文教育功能。在此重压下,历史教学乃至被异化为一种工具,失去了其最基

历史课程改革呈现的新原理和新方向

李树全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历史教学承载过多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强调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唯独忽视了其人文教育功能。在此重压下,历史教学乃至被异化为一种工具,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价值。开始于本世纪初的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很大意义上就是要使中学历史教育回归其原来属性和目的,回归历史教育的“育人”本质,真正体现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公民教育功能。

 

一、历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由此可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个性潜能得到发挥,主动发展意识增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生教育奠定基础。从中学历史教育实际出发,其内容包括:

(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力结构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构成。中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个性。但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总是要求和希望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要么是对学生提出千篇一律的要求,用一个“模子”“塑造”学生;要么就是对学生提出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什么就是让学生做到最好。两种方法的实质都在于漠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尽相同的体验,都能感受到程度不同的成功体验和喜悦,这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有重要意义。

(二)关注学生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学教育所培养的人,不光要有各方面的知识积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创造,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中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反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还应该关注学生认识历史、思考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的人。

(三)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校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学得知识,获得能力,更重要的,还应该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关注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让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成为学生的一种人生追求。只有这样,才算做真正实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

基于以上三点,中学历史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关心学生知识与能力发展,重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可以这样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对孩子们世界的保护。

 

二、历史课程改革的新原理: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历史教育要遵循规律,尤其是学生生理和心理成长的规律,任何拔苗式的教育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的影响。中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富于幻想,情绪起伏。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在这种情形下开展历史教育,就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成年人,按照成年人的思维去要求他们,一定要尊重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承认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潜力的。作为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他们的身上都孕育着巨大的潜能,绝对不能因为学生今天在学业上的暂时落后而低估他们。发现学生的潜能,积极地开发每一学生的最大潜能,是新课程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承认学生的兴趣存在差异

当今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飞速发达的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再加上生活环境、方式和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学生的智慧、兴趣和爱好有很大差异。面对这种情形,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强求一致,更要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

(三)合适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

学生的潜力不会自动地得到发展,学生潜力的开发需要合适的教育。良好而合适的教育,是开发学生的潜力的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目中有人,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五期刊登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实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学生对其基本上没有了解。在学习之前,学生心理上就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也可能带着一种“情绪”——这是一节政治课学习。如果是这样的话,历史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就没有体现出来,也没有实现。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拉近和学生的记录,让学生愿意去学习该课内容。

我们看老师处理该课的一个片段:

教师:我再做一个调查,如果你面前放着两本书让你选择,一本是《共产党宣言》,另外一本是《拿破仑传》或《亮剑》。选择《共产党宣言》的请举手?

(没有人举手)

教师:很遗憾,没人愿意去读。这里我想到了一则材料:在1996年,英国伦敦出版界传出一则爆炸性新闻: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销售突破一万,进入畅销书的行列。当这一伟大著作在我们这里遭到冷遇的时候,在西方社会,它却进入畅销书的行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和在座的同学们都曾经唱过“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曲,但共产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说实话,恐怕在你们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恐怕还有人会认为马克思所主张的共产主义离我们太遥远了!我看到很多同学在默默点头。那么,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有所收获。1

教师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习学习愿望,有利于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要想通过一节课教学,让学生全面掌握,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在教学中,重点突出其中的某一个点,而且是最有教育意义、最有现实意义的一个点,恐怕对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或许更有帮助,也更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重点突出《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共产主义原则”的阐述和巴黎公社关于“民主”措施,围绕这个中心组织材料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倡导“自由”与“民主”,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宝贵的思想财富。这个主题和中心与教材和单元的主题是一致的,对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有重要意义。

由于确立了明确的教学中心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了合适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意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敢思考,会思考,甚至敢于质疑教科书,塑造了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品质。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对于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来讲,尊重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历史课程改革呈现新特点:课程意识的全面觉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专业自主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具备课程生成能力,是新型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更是衡量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

课程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它包括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特定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以及在课程实施中的指导思想。与教学意识更多关注教学的技术问题相比,课程意识则更多地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注人本身,关注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

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首先就表现在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上,表现为从历史知识的传播转变为关注“三维”目标,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从重过程转变为中结果,从根本上实现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下面就以历史必修II“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课为例,说明课程意识觉醒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教条式的讲授,简单概念的解释,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弥合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有老师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前进,再前进……”

让学生阅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使学生真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征,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的问题。

)“再退再后退……”

展现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效果,思考这一政策的特点,讨论这一政策为什么会引发俄国社会的激烈争论。

加速、再加速……

对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下面三组材料,激发学生思考斯大林模式。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

丘吉尔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一个让人深思的现象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苏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材料一:

 

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材料二: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2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照搬马克思理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二个教学环节主要让学生思考:没有照搬马克思理论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取得效果?说明了什么?第三个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创造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本课教学设计上,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在教学中,采用的大量的材料都是课本以外的,尤其是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和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在教科书上都看不到。这些材料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开发课程资源。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建立在史实充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必然会克服教条式教学,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生机盎然。

怎样才能算作一节好的历史课?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照本宣科的教学可能就是最好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教学上应该有课程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第5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5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近代历史漫画
下一篇:历史教育研究对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新贡献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