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学科资源 > 正文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王敏)
2015-12-24 20:58:11   来源:   评论:0 点击:

学习西方 救亡图存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王敏【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向

学习西方  救亡图存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  王敏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之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历程。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倡行“中体西用”、呼吁维新变法。先进的中国人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但每一步努力都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更新。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必修Ⅰ和必修Ⅱ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以及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相关史实。学生通过接触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媒介也基本认识了林则徐、魏源、李鸿章、维新人士等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高中阶段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了解西学东渐出现的背景、内容,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发展,自我意识增强,富有朝气,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可以初步养成开放的、兼容并包的学习态度。

本次上课班级为高陵一中文科班学生,借班上课,教师需要平等民主交流并能和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氛围,教师设置问题要新颖,教态自然,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召力。

【设计理念】

以人物为核心进行教学,通过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等历史人物的重点讲解引导学生感悟历史人物在不同历史阶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引导学生能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以民族危机——学习西方——救亡图存为线索,引导学生感悟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一步步努力。

通过颁奖词引导学生对维新人物及思想的理解,旨在培养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享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及其主要思想观点;认识洋务派及其思想主张;掌握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过程与方法:

1、以人物为中心,运用多元史观,采用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思潮的萌发和中体西用。

2、通过编写颁奖词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先进的思想家的救国思想和救国方案,引导学生与时俱进,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和世界意识。

学习主要代表人物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敢于“开眼看世界”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维新思想及实践

突破方法:设置颁奖词,学生合作探究了解维新人物的思想和主张;设置多元材料了解康有为,感悟维新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西学东渐和中国救亡图存的关系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分析和理解。

【教学方法】

讲述法、资料分析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20    西学东渐

一、鸦片战争——迷梦惊醒 看世界——林则徐、魏源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体西用 图自强——李鸿章---洋务运动

三、甲午中日战争——托古改制 行宪政——康有为---维新变法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展示:19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对比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

生:19世纪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都出现了很多的差异,中国从各方面落后于西方。

师:很好!面对鸦片战争之后亡国灭种的危局,许多志士仁人提出了各种变法救国的主张,今天我们就要进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的学习。

展示第五单元不同阶级进行的不同探索,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掀起了向西方的潮流,此后,李鸿章、郑观应、康有为等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学习西方,救亡图存,发出来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一起感悟那个时代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

【设计意图】

    运用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增强学生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和感悟,引出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凸显人物教学特色。

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西学东渐?

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意为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1、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开端——耶稣会传教士,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古代史上简单提及,利玛窦等人将西方的科技传入中国,但在当时没有更多的推广。

  2、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后:深入——列强侵华加剧,这时的西学东渐是和民族危机紧密相连,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救亡图存的呐喊中逐渐深入发展的。

【设计意图】

教师讲解概念,关注学生全面认识整体把握西学东渐的历程和本节课所要强调和关注的问题。

一、迷梦惊醒 看世界

师:鸦片战争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上国”梦,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林则徐是我们所熟悉的民族英雄,这是林则徐在广州禁烟的写照,据材料分析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为。

生: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近代向国内介绍西方情况的第一人。

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设译馆翻译外文资料,摘译了《各国律例》,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当时对西方了解到什么程度呢?师:请同学们看下面材料分析林则徐是如何认识西方的先进的?

他虽然不以英国为蛮夷之邦,却仍不免认为英国人离不开中国的茶叶、大黄等等,隐隐有以闭关绝市来威胁英国女王的意思,他虽然意识到中国的大炮在威力和操作方便上都颇不如对手,却仍自信英国人的战船太大,不能驶入中国江河,并且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

                 ——刘大椿、吴向红《新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

生:他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但局限于枪炮的厉害,同时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只是开眼看世界,没有具体的行动。

师:很好!当时最开明的士大夫认识尚且如此,多数中国人还是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在那个时代林则徐的思想还是先进的。

生:提到魏源,我们就会想到《海国图志》,书中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师夷长技以制夷”,那他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请你依据材料回答: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主要是军事技术

那么他的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如何?

《海国图志》问世后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朝川济世 《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对中国、日本的不同影响 》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末志士的必读书。 ……《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从《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境遇,你意识到什么问题?

 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但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沉浸在 “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林魏等人学习西方的活动仅限于著书立说,基本没有实践,对西方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

【设计意图】

通过林则徐历史人物的多元突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读《海国图志》学会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培养放眼世界、探索进取的精神。

二、体用之争  图自强

师:19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中国思想界里再次掀起了新的风波,出现了顽固派、洋务派和早期的维新派,他们就要不要学习西方?学习什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顽固派主张中体中用,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主张“西体中用”。

师:在这里提及最多的是体和用,那么什么是体?什么是用?

体即治国之“本”,即治国的手段。

什么是中学?

生: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其核心是纲常名教。

什么是西学?

生: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师:什么是中体西用?

生:中体西用:就是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达到自强、求富。

师:其实质: 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的腐朽的封建统治。

我们回头再看洋务派和顽固派二者观点的区别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派雄心勃勃地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设立新式学堂。结果如何?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展示材料:

材料一:顽固派骂道:“李鸿章、丁汝昌直欲不用夷变夏不止。”丁日昌还被送了一个“丁鬼奴”的绰号。面临声势浩大的保守势力,李鸿章慨叹:“天下事无一不误于互相牵掣,遂致一事办不成。 

                  ——刘大椿:《新学苦旅——科学、社会、文化》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

生:传统势力的强大与阻挠。

师:很好,传统势力的阻挠使洋务运动成为少部分人而为之的事业,在传统势力面前李鸿章也彷徨了,他只能把自己比作清王朝的“裱糊匠”,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已失败告终,问题出在哪里了?也许我们可以从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的关系变化中得出结论。那么,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生:洋务派失败的原因是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要学习先进的制度。

【设计意图】

凸显李鸿章的洋务思想,突出学生对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师: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中法战争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深刻反思,他们进而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

【设计意图】

运用教师串讲的办法引出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承上启下。

四、托古改制 行宪政

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汇聚成一股思潮。

1898年爱国人士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评选活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入选,假如你们是组委会成员,请大家结合课本依据他们的思想和贡献为他们们写一份颁奖词。

(用第三人称,100字以内)

生:写颁奖词(5分钟),展示评价(5分钟)

师:展示自己的颁奖词和同学们相互分享

古老的中国沉睡得太久,人们在危难中看不到黎明。变革求进的呐喊,抨击着顽固势力。从《新学伪经考》到《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字字都是惊雷,这是万木草堂刮来的“思想飓风”。(康有为)

他是知识分子,又是维新派的代言人。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为了救亡图存,他创办报刊、引进进化论抨击旧制度、倡导兴民权、设议院、变法改制。他是“维新思潮”的宣传者,也是与时俱进的贤人。(梁启超)

他是冲破纲常礼教的维新勇士,他是批判专制君权的抗诉者,他倡导男女平等,他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谭嗣同)

他开眼世界,放眼未来;他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主张顺应天演,变法维新;他壮我国人,扬我国威。(严复)

【设计意图】

通过颁奖词的编写,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维新人士的思想主张,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师:通过同学们精彩的颁奖词,我们对维新人物的基本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家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呢?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中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

生: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师:他们如何实施的呢?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

                                  ——马克思

师: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特点: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相结合。

主观: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儒家思想处于正统地位。

实施的结果如何呢?

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八国联军破城入侵,居然有人传言亲见是康有为带领洋兵进来的!

                        ---王龙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

师:变法者为了国家愿意去死,老百姓却把他们当奸臣,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

生:没有发动群众,没有群众基础。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裁汏绿营,精练新军;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八股。

师:这些变法的措施,与维新思想家宣传的主张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兴民权、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这些内容都没有了。这一方面体现了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顽固势力的强大。康有为充满了无奈,从谭嗣同的诗来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不管如何无奈,毕竟中国从学技术向学制度迈进,而且这场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设计意图】

在学生理解维新人物的基础上,突出讲解康有为的思想和主张,加深学生对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的深层理解。

【课堂小结】

采用图标方式进行,师生共同完成。

这节课我们围绕救亡图存,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主题,经历了由器物制度的渐进历程,不但促进了中国人民思想的空前解放,而且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虽然由于阶级的局限,这些先进思想没有引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方向是明确的,历程是艰难的,过程是渐进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依然可以清晰的看到近代向西方学习中的先进仁人志士所做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设计意图】

采用图标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线索,教师语言回顾点明历史人物在西学东渐中的作用,点明西学东渐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升华本课主题。

 

【布置作业】

鲁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为了实现“中国梦”请同学们思考今天怎么对待西方文化?

 

推荐书目:

      《西学东渐与晚晴社会》熊月之

      《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西学东渐记》容闳

推荐视频:

      《燃烧的黄龙旗》纪录片

      《凤凰大视野·回望梁启超》纪录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李树全)
下一篇:历史必修一试题(1)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