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十三单元 化学实验(5)


2015-12-01 08:36:15   来源:   撰稿:董啸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第十三单元    化学实验(5

 

 

授课人:董 啸

 

了解一般事故处理方法,能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教学目标:

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用法,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

教学难点:

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第五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五、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分析

1、定性实验

1)无机化学实验:氯气的制取及性质;卤素的性质及卤离子的检验;钠的性质;碱金属的性质及焰色反应;元素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的比较;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浓硫酸的性质;氨气的制法及性质;硝酸的性质;白磷和红磷的性质;铝及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铁及化合物的性质;盐的水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实验、酸性强弱比较、金属及非金属强弱比较。

2)有机化学实验: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备、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通入KMnO4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和苯的同系物通入KMnO4酸性溶液;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与NaOH反应;苯酚钠溶液与CO2的作用;苯酚与Br2的反应;苯酚的显色反应;乙醛的银镜反应;乙醛与Cu(OH)2的反应;乙酸与Na2CO3的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水解;葡萄糖的银镜反应;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

2、定量实验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3)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使之完全失水,测定生成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即可。

实验关键:硫酸铜晶体完全失水。

①控制加热的温度及时间;

②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实验步骤:

①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细。

②称量:称量坩埚质量(W1),装入适量研细的硫酸 铜晶体,再称量坩埚和硫酸铜晶体的总质量(W2)。

③加热:充分加热直到晶体完全变为白色粉末。

④称量: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再称量无水硫酸铜 及坩埚的总质量(W3)。

⑤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重复操作,直到最后两次称量的W3的差值不超过0.1为止。

⑥计算: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晶体中结晶水的数目或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注意:

①硫酸铜晶体一定要研细,以利于失去全部结晶水,防止晶体内 部结晶水受热汽化时导致晶粒飞溅。

②为保证晶体完全失水且防止晶体溅失,加热时不用蒸发皿或试 管而采用坩埚。

③晶体加热后一定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以保证无水硫酸铜不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引起测得值偏低。

④晶体要在坩埚底上摊开加热,有利于失去全部结晶水,以免引起测得值偏低。

⑤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硫酸铜少量分解,使测得值偏高。

⑥加热过程中,应慢慢加热(可改垫石棉网)以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晶体溅失及无水硫酸铜分解,引起测量值偏高。

⑦加热时间不充分、加热温度过低(未全变白)会使测得值偏低。

误差分析:

凡导致测得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偏小、结晶水的质量偏大的因素均会使实验结果偏高;反之偏低。

4)酸碱中和滴定

①实验原理:用抑制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②实验步骤:准备、移液、调零、滴定、观察、读数、计算。

③误差分析:以待测液加入锥形瓶为准分析

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引起cVV的变化,但在计算时,cV是已知量,只有滴定管中所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V随不同操作而变化,即V是一个变量。分析时只要看操作对V的影响如何,如果V增大的所测的待测液的浓度偏大,反之则偏小。

在滴定过程中c为标准液的浓度,其数值在理论上是不变的,若稀释了虽c实际值变小,但体现的却是V的增大,导致c偏高;V同样也是一个定值,它是用标准的量器量好后注入锥形瓶中的,当在实际操作中碱液外溅,其实际值减小,但引起变化的却是标准液用量的减少,即V减小,则c降低了;对于观察中出现的误差亦同样如此。综上所述,当用标准酸来测定碱的浓度时,c的误差与V的变化成正比,即当V的实测值大于理论值时,c偏高,反之偏低。

④误差的分类:

Ⅰ、偏高

a.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直接装标准液;

b.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进行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内有气泡,没有排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内气泡消失;

d.滴定时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

e.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标准液体积数;

f.滴定开始时俯视读标准液体积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标准液体积数;

g.滴定终点时,溶液发生变色后,再加少量标准液直至颜色充分变化才读数(标准液有少量剩余)。

Ⅱ、偏低

a.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直接使用;

b.向锥形瓶中加待测液时有少量损失;

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标准液体积数;

d.滴定开始时仰视读标准液体积数,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标准液体积数;

e.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刚刚出现变化就停止滴定,立即读数(待测液还有少量剩余)。

Ⅲ、无影响

a.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也未用待测液润洗;

b.滴定管调零时,液面低于零刻度(读数是准确的);

c.滴定前,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5)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原理:使一定量的酸与碱溶液混合,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便可计算出中和热。

实验步骤:①在大烧杯底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

②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表格。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表格。

④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⑤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六、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推断题是指一类需根据已知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及其他题设条件,联系有关的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或讨论筛选作出推断,得出结论的实验题。

(1)验证型

即根据实验程序、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等推断确定未知物质的组成、成分或发生的反应。

解题的基本思路是:①以熟悉的特征反应或实验现象为突破口,用逆推法求解。②根据已知,顺藤摸瓜,不断剔除不合题意的假设与判断,最后推出结论。

常见角度有:①用实验证明物质具有某种性质;②用实验证明某些物质中含有的某些杂质,或某些药品已变质;③用实验证明一些物质的性质强弱顺序;④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⑤验证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

(2)装置型

①推断已知实验装置的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中学化学里的常见实验装置,并能异中求同,掌握同类实验其装置的基本要素。   

②推断指定实验所需的装置。这类题通常是根据实验内容及目的,联系有关的实验操作原理分析题求解。   

③推断实验装置各部分的连接顺序与方式,以及在实验中的作用。明确实验装置的构成方式。一般来说,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制备所需物质)、净化装置、实验(性质或组成的实验)或收集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四部分。掌握除杂质的原则(如气体净化应先除杂后干燥,通过除杂试剂的顺序是先液后固)、仪器装置原理,常见气体的净化与尾气处理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3)顺序型

包括实验操作顺序,试剂添加顺序,实验结果的出现顺序等的推断。解题的基本策略是分析题干,明确题意,从被实验物质的组成、性质特点或物质间的差异人手,联系有关的化学原理,“顺水推舟”推得结论。

【教后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十三单元 化学实验(4)
下一篇:第十三单元 化学实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