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在延安精神滋养下:秦声嘹亮


2023-06-21 15:41:00   来源:   撰稿:胡 杏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在延安精神滋养下:秦声嘹亮

要: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本文通过对延安精神进行分析,提炼出延安精神的本质与核心:为人民服务。结合国家、陕西围绕人民在脱贫与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从信念、担当、情怀三个层面坚定初心与使命,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人民谋幸福,书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

关键词:延安精神 陕西发展  西安教育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这一重大观点实现了对延安精神时代价值又一次与时俱进的认识创新。在延安精神滋养下,陕西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陕重要讲话精神,在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永葆人民至上情怀。

一、深刻领悟:“核心密码”是人民

延安精神是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的13年里,党中央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反摩擦斗争、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形成的带有体系性的观念和作风。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近百年历史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与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

延安时期,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立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系统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工作方法,从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极大支持,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这句话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下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事实是最好的老师,胜过一切豪言壮语。从抗疫到抗洪,从脱贫攻坚到复工复产,一个个“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艰辛故事,如同一场场超大规模“现场情景教学”,让人们更真切、更深刻地读懂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西安市深入领悟延安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民需求,不断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打造人民满意幸福城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二、坚定信念:为人民谋幸福

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与核心。百年不平凡的历史进程中,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检验党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以心交心,自会心心相印。井冈山的红米饭,滋养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人民的手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小岗村的手印,见证了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深圳从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是人民干出来的;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靠的是坚固的人民防线……“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而他们拥护这些改变”。一直以来,很多人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美国记者白修德和贾安娜在1946年得出的结论,今天依然能给人深刻启示。

西安市以人民为中心,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十项重点工作”率先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西安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球城市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球百强,跻身国际二线城市,第9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实在在通过一系列的作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勇于担当:脱贫路上一个不少

“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吹响了全国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号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说到,“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延安精神的引领下,西安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决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新农合参保、村级卫生室、“一院帮一村”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村全覆盖。持续深化“十百千万”工程效益,全力打造“五种产业脱贫模式”,西安市持续推广“电商+产业+贫困户”模式,将市场消费转化为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动力。此外,西安扶贫超市做法入选“一带一路”国际减贫论坛案例汇编。我们通过各项措施勇担历史使命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永葆情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事业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时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引发全社会的热烈反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时提到,“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只有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为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推进教育公平,要以点带面,搭好区域教育与资源的“平衡木”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薄弱地区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通过政策上的扶持,集中更多社会资源,为贫困、弱势群体打开“学习之窗”,保障他们“有学上”“上得起学”。

“十三五”以来,西安市累计投入40.35亿元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20年,全市投入15.2亿元对20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重点提升。同时深入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作为西安教育的创新品牌,“名校+”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奋斗目标和使命担当,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和动力源泉,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定,“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相信在延安精神的滋养下,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陕西也必将取得追赶超越新成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2020年4月23日

[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4页

[3]《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25日

[4]《人民日报》2021年2月9日

[5]《陕西省2021政府工作报告》202112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下一篇:《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