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赏词析句觅佳趣


2022-09-22 19:25:00   来源: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学习的内容是唐诗、宋词和元曲,所选的诗歌均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和诗歌创作的成就,认识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提高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其中,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要求,除了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发展情况和艺术特点,还应让学生学会欣赏古0代诗歌,提高欣赏古典诗歌的水平。
  据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逐步掌握赏析古典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对课内诗词的学习和适量课外诗词的延伸阅读与鉴赏,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体味诗歌的言外之意从而领悟诗境。最后,安排学生进行古典诗词创作并以学生自己的作品为对象进行赏析,以此检验本单元的学习效果。
  《赏词析句觅佳趣——以学生作品为例》语文“电子书包”课是在古典诗词创作活动结束后进行的一节诗词赏析课,主要以主题讨论的方式呈现。

  
  在古典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习惯先以翻译的方式来阅读诗歌,方法虽然没错,但因为学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往往只知字面意思,难以体会言外意,因此容易觉得古诗词枯燥无味。
  在必修3“古典诗歌”单元的学习中,我强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赏析意识,也就是要求学生逐字逐词地分析诗句,并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想感情等,加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并通过对上下文的紧密联系,从而比较准确地理解诗歌,感受古诗词的情物、旨趣之美。
  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我设计了两个拓展练习。一是古诗词改写活动:请从课内已学古诗词中选取最有感悟的一首,将其改写为另一种体裁的作品,例如将词改写为绝句或律诗,反之亦然。要求作品符合体裁的基本要求,注意拟题、押韵、对仗等。二是诗词创作活动:要求作品原创,思想健康,感情真挚,题材不限(山水诗、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等皆可),体裁则限定为律诗、绝句或词牌填词。
  我班学生利用云平台进行了 “古诗词创作”的写作活动,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分享、评价和提升。


  
  1.要求学生掌握格律诗和词的体裁要求。
  2.进一步培养学生赏析古典诗词的习惯,要求能够从某个角度对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
  3.巩固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升学生掌握古诗词学习方法的信心。

  
  以自己或同学作品为例,能够从某个角度对具体的词句进行赏析。

  
  1.学生准备:创作诗词并发表在知好乐平台上的互动讨论区。
  2.教师准备:知好乐平台上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3.资源准备:星海三代平板电脑,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网络室。

  
  1课时

  
  【教学流程】


  【具体过程】
  (一)课前活动
  教师活动
  1.进入“电子书包”教学平台“互动讨论”模块发布论题:古诗词创作活动。
  2.指导学生按主题完成写作,并按时发表。
  3.查看学生评论,整理学生作品。
  学生活动:
  1.进入“电子书包”教学平台“互动讨论”模块上传作品。
  2.认真阅读其他同学的作品,选出自己最欣赏的作品,赠送鲜花。
  3.赏析自己选定的作品,并跟帖发表评论意见。
  【设计意图】
  1.教师及时收集上课所需材料,了解学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加强学生互动,对自己作品与他人作品有初步的比较印象,提高学习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1)概述写作总体情况以及鲜花数排名前十的作品。
  (2)提出学习目标:以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为例,自主赏析,点评要求从某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如意象、意境、手法或内容、情感等。
  【设计意图】对写作活动进行反馈,肯定学生在写作、阅读、评论方面的努力,并明确学习要求。计划用时3分钟。
  2.交流与展示
  学生活动:
  (1)每人推荐一首自己最欣赏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赏析心得。
  (2)小组内推荐一首作品,派代表上台发言。
  (3)学生对有争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品作者对发言者做出总结评价,并说明创作构思。
  教师活动:
  (1)仔细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指导。
  (2)在平台上随机出示交流的学生在“互动讨论”模块中的作品,及时在“讲评模式”中做出点评标记。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课堂上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之一。学生赏析的角度各不相同,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意象、意境、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内容的概括、情感的体会等,通过学生的充分展示,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验整个单元的学习效果。因此,这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发言人数为5——6人。
  3.总结与提炼
  学生活动:总结赏析古诗词的切入角度。
  教师活动:总结赏析古诗的切入方法。以ppt教学课件展示总结要点,在每个知识要点后面都选取学生作品中的例句加以说明。如图: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对于掌握赏析诗词的切入角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总结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把方法明晰化,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步骤,牢固树立赏词析句的意识,也为下面修改自己作品提供一个方向。计划用时7分钟。
  4.修改与展示
  学生活动:
  (1)根据总结要点,以某个句子为对象,修改自己的作品并发表在云平台的“互动讨论”区。
  (2)将修改前后的句子加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3)给别人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讨论修改前后表达效果。可就近讨论,也可利用“互动讨论”中的评论功能针对某个作品给出建议。
  (4)上台展示自己修改后的句子,并说明效果。
  教师活动:
  (1)巡视学生的修改情况,启发思路并适当给出建议。
  (2)点评学生的展示成果,提出意见或建议。
  【设计意图】
  这部分是课堂第二个重要环节,体现为语言技巧的运用。修改是学生在经过写作实践、方法提炼之后进行的再创作,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诗词鉴赏的认识,在再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赏析诗词的能力。计划用时13分钟。
  5.总结与寄语
  (1)总结本课对整个诗词单元的意义,强调赏析习惯的养成:字字推敲,前后联系,由表及里,品情悟境。
  (2)教师寄语:栏外角梅几度春? 莫叹作业锁诗心。 赏词析句觅佳趣, 纵笔华章纸上吟。
  【设计意图】
  一是通过简练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整体印象,再次明确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教师戏作七言绝句的参与,传达对学生“学无止境”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鼓励和希望。计划用时2分钟。
  (三)课后延伸
  学生活动:
  (1)利用“电子书包”上传修改好的作品.
  (2)上传新作品供大家学习交流。
  教师活动:
  (1)继续关注学生的修改情况,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鼓励创作新作品并上传。
  【设计意图】
  课堂学习虽然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目标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云平台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在课堂上没有展示的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个别辅导。同时,对于学有余力和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云平台提供了一个随时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能随时获得大家的支持、建议和老师的关注、指导,自觉自主地进行后续学习。因此,通过云平台,教师的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可以在较高程度上得以实施。

 

 

实录片段

  一、总结创作情况,提出学习目标(视频1)

 
  师生活动:教师概述写作总体情况以及获赠鲜花最多的作品,然后提出本次学习目标:以自己或他人的作品为例,自主赏析,点评要求从某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如意象、意境、手法或内容、情感等。
  设计意图:对云平台上的写作活动进行反馈,肯定学生在写作、阅读、评论方面的努力,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二、推荐小组佳作,进行互动赏析(视频2)


  师生活动:教师打开云平台页面,为学生发言提供展示材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推荐一首自己最欣赏的作品,在小组内交流赏析心得;学生上台发言,对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赏析,底下学生对有争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品作者对发言者做出总结评价,并说明创作构思;教师仔细倾听,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必要指导,并根据学生发言,在云平台页面 讲评模式 中做出点评标记。
  设计意图:学生赏析的角度各不相同,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意象、意境、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内容的概括、情感的体会等,通过学生的充分展示,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赏析古诗词的基本方法,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检验学生对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检验整个单元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切入角度,明确赏析方法(视频3)


  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平时自己赏析古诗词的切入角度;学生发言,总结自己赏析古诗词的习惯和方法;教师总结,从抓关键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叠词等)和联系上下文两个方面强调切入角度,以ppt教学课件展示总结要点,在每个知识要点后面都选取学生作品中的例句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对于掌握赏析诗词的切入角度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总结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把方法明晰化,形成具体可操作的步骤,牢固树立赏词析句的意识,也为下面修改自己作品提供一个方向。

  四、协作修改作品,体会表达效果(视频4)


  师生活动:根据总结要点,学生 在 电子书包 上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要求以某个句子为对象,修改作品并发表在云平台的 互动讨论 区。将修改前后的句子加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然后上台展示自己修改后的句子,并说明效果。教师巡视学生的修改情况,启发思路并适当给出建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着重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技巧的能力。修改是学生在经过写作实践、方法提炼之后进行的再创作,通过修改前后效果的比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诗词鉴赏的认识,在再实践的过程中切实提高赏析诗词的能力。

  五、强调赏析意识,戏作勉励寄语(视频5)


   师生活动:教师总结本课对整个诗词单元学习的意义,强调赏析习惯的养成,并以寄语结束课堂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简练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整体印象,再次明确赏析诗词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教师戏作七言绝句的参与传达鼓励,巩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信心。

相关热词搜索:佳趣

上一篇:同课异构之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下一篇:名著阅读——《水浒传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