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三维教学目标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2013-03-27 14:07:50   来源:高中学部   撰稿:李琪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三维教学目标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李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

三维教学目标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李琪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知识与技能仍然被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放在了突出地位,后面两个目标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征(可称之为过程性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作为构成教学诸要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教学过程中目标的达成度如何,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在数学教学中要落实三维目标我们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深入理解课程目标
1、明确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在结构和表述语言上都有变化。根据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数学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了分解和重组,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细读《标准》可知,这四个方面的目标并非纯粹的并列关系,其中含有相互间的融合与渗透。如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多次出现经历……..过程,即在某一个方面的目标中,蕴含了其他方面的目标。
2、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技能目标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方面的目标(过程性目标)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数学课程标准》中已有明确阐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这就是说,一方面,知识技能目标是实现发展性目标的基础和依托,因为任何过程性目标的实现,都要通过对一定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为载体来进行,如果脱离了具体知识的学习,任何过程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价值;另一方面,过程性目标是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中介,因为任何知识和技能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来获得。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学固然不可取,只重过程而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课堂教学,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意识,并在教学活动中努力促成各个教学目标之间的协调统一和相互促进.

二、备课重准备

备课就是“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备课组应针对教师备课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很抓落实:

1、分析教材

首先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课标的着力点;二是内容的重难点;三是资源的开发点;四是落实的知识点;五是培养的技能点;六是情趣的激发点;七是思维的发散点;八是合作的讨论点;九是育人的渗透点;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2、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3、知识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探究过程等。

五是知识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设计重技术

现在大多数教师还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所有努力方向就是提升所谓的课堂“效率”,仍然追求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教师“包、办、替、代”现象严重,教学重心仍沿袭传统以“双基目标”为中心,突出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没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摆在鲜明的位置,出现了新模式“传统化”的发展趋势,这样根本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教育技术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1、重视知识“呈现”

采用图片、故事或实例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编排上设计探究问题(问题串)诱使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课后加入“研究性学习”等栏目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是新课改背景下面向学生“呈现”知识的重要形式。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特别重视知识 “呈现”形式的革新,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抓好以下两项工作:

1)安排数学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联系实际是更新知识“呈现”形式的一种重要策略,或者是让学生应用已知的数学知识,或者是用简单的类比方法为即将引进的数学概念或方法做准备,或先举生活中的实例,再由这个实例提出一般的概念、理论和法则。但如果只是借一个实例来教给学生一般的概念、理论和法则,可能会让学生形成不完全归纳的错误习惯。只要你是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即便是通过实例来呈现,就仍然是将知识灌输给他,而不是让他自己去发现。所以采取的方式,不能是向学生“呈现”知识,而是向他们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去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所需的概念,建立一套理论和法则。为此,我们应结合实际问题积极安排的数学实验,力求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概念引进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感觉,认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2)开发更多的生活素材,变换学生活动方式

组织任课教师联系社会单位开发实践基地,并设计多个活动方案,丰富校本课程。

2、重视学生“知识再创造”

为了学生发展,新课标教材加入了现代数学元素(概率统计、算法、逻辑推理、线性规划等),还有一些选修选考内容,虽然对原有内容采取删减的办法,但总体容量仍旧很大,教学“步步为营”的做法提高学生水平和实现数学教学效益绝非易事。

事实上,数学知识点间都存在必然联系,课后教师注意通过引导学生透析它们的内在联系挖掘一般规律和方法,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再认识(“知识再造”)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搞好知识点间的“串联”分析是促进学生“知识再造”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应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了以下几个活动:

1)绘制知识框图

模块、章节后的知识网络图,可描绘出知识点间的上下位、隶属等关系;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系统。

2)绘制思维导图

概念认知、定义归纳、原理推演、例题求解等问题解决过程(步骤)的流程图;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主线分析

高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几大块知识,同模块知识联系紧密;譬如“函数主线分析”,通过进行“函数与数列、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等”知识点间的关联分析,有助于学生明确函数的地位和知识点间彼此的依存关系,深化学生的认识。

4)“工具化”分析

例:立体几何求值问题一般都可以转化为空间向量的方法来解决,甚至只要讲清楚“法向量”,让学生认清空间向量的工具作用,就可以打遍天下。

还有像导数是求函数性质和证明不等式问题的重要工具;平面向量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等等。它们替代了对一大堆“知识点” 和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大大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技术重和谐

有些教师片面认识“三维目标”教学理念,造成“隐性目标”被夸大,滥用教育技术普遍。它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人为编制素材,毫无章法生搬硬套教育技术,组织活动流于形式脑体倒挂,有些设计毫无价值甚至脱离数学,仅仅体现它的存在,这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张奠宙教授在2005年第6期《数学教学》的一篇文章《当心“去数学化”》中曾说“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说,教育手段必须为数学内容服务。可惜的是,这样的常识,近来似乎不再正确了。君不见,评论一堂课的优劣,只问教师是否创设了现实情境?学生是否自主探究,气氛是否活跃?是否分小组活动?用了多媒体没有?至于数学内容,反倒可有可无起来。”

 现在的数学课堂,倡导使用“教辅手段”并不意味着适用于所有的数学知识,更不意味着每一节数学课都要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实验,不是在课堂上都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供虚拟现实达到完成真实性任务的目的,它们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数学课堂教学要恰当使用教育技术和教辅工具,摆正教育技术和教辅工具的“辅助”地位,促使三维目标交融互进、和谐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浅显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指出,以供磋商。

相关热词搜索:三维 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

上一篇:中学数学“双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西安市第89中学数学学科新学期首次教研活动报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