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群策群力 备战高考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历史组教研活动(三)


2018-11-01 09:48:09   来源:   撰稿:张宏民   摄影摄像:张莉    ;  评论:0 点击:

2019年10月31日,我校高中历史教研组在组长马莉的组织下,认真探讨高三复习备考有关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很多有益可行的备考方案。马莉老师对2018年3套全国卷进行了分析,分析试卷的一些新

         20191031日,我校高中历史教研组在组长马莉的组织下,认真探讨高三复习备考有关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很多有益可行的备考方案。

马莉老师对20183套全国卷进行了分析,分析试卷的一些新特点以及高三一轮复习的备考策略,强调立足学情,注重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重视学生的书写、术语的规范使用,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及时带领学生进行总结,通过考试讲评促提升,学会审题,揣测命题意图。李树全老师强调要认真研究去年的考试大纲,围绕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关注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培养什么样的人,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构建通史宏观体系,注重人类文明的共性和差异,形成对比思维,关注热点等。与会其他老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2019高考复习具有很好的指导,现将部分对教学实践和复习具有普遍共识的观点进行整理。

一、继续关注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改革开放史

改革开放70年,我们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者得益于伟大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相较于往年,有关此方面的内容,在今年表现的更加突出、更加明显。2018年全国Ⅰ卷的293031题分别涉及到了中共成立的思想基础、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五计划。全国Ⅱ卷的3031题分别涉及到了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政策、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建设。而全国Ⅲ卷293031题分别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共成立前夕的传播、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0世纪80年代乡镇经济体制的改革。相反,2015年、2016年涉及到了国民党的抗战、日本对华的经济侵略、国民党一党专政及抗战后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政策。由此可知,事关国民党及抗日战争等相关试题在近两年全国卷中已没有直接出现。2017年和2018年更加突出的是党史,具体包括中共的成立、抗战时期的中共民主建设、经济政策以及对外政策。随着中共十九大的召开,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该部分内容在往后复习中还需值得我们去继续关注。

二、有效处理选修教材的知识

如何处理选修教材,做到事半功倍,往往是从每本选修教材中抽出一两个主题较典型、较重要的单元进行讲述,重在教授学生如何解答选修试题的技巧及相关答题要点。当然,这种处理方式很为实用。毕竟,三道选修试题所选材料及问题答案绝大多数并非来自于教材。然而,在今年的高考中,全国Ⅰ卷的41题涉及到了清末新政,46题涉及到了英法的绥靖政策、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全国Ⅲ卷的47题涉及到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而上述内容在选修教材里都能一一找到。考生若对此掌握不牢,欲得高分颇有难度。因此,在高三复习后期,我们还是需要根据每一年的考试大纲将所涉及到的单元进行重新整理,最好能将其与必修内容重新整合,构建知识体系,树立起学生的时空观念。例如,但凡谈到20世纪初期晚清的相关改革,就能想到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三、夯实基础,重视历史概念

在今年的全国卷中,有多道试题为基础题,如全国Ⅰ卷考查墨家学派的24题,全国Ⅱ卷考查唐朝皇权加强的26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29题,考查罗马公民法的32题,考查黑奴贸易的33题,包括全国Ⅲ卷的2832333435题都为基础题。就以全国Ⅲ卷的333435题为例,考生若具有良好的时空观念,上述三题便很容易解答。因此,我们需重视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学生的基础。此外,全国卷还重视历史概念的考查。考生若能有效掌握相关历史概念,便可轻易做出选择。例如,全国Ⅰ卷的25题涉及到了藩镇,考生若了解安史之乱后唐政府增设更多藩镇这一史实,再结合题中表格,便可选出正确答案。全国Ⅰ卷的32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而全国Ⅱ卷的25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自耕农经济这一概念的把握。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还需重视对一些专有历史名词的概念辨析。

四、基于历史现象,透析事物本质

全国卷的小论文题(41题或42题)可谓是年年变换形式。今年亦是如此。20183套全国卷的第42题都涉及到了历史现象,重在让学生能够跳出表象,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全国Ⅰ卷的42题呈现了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部分情节内容,让学生从所节选内容中选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全国Ⅱ卷的42题同样是呈现了一则有关汉阳铁厂发展的文字材料,让学生能够从汉阳铁厂艰难经营这一现象中,提取出中国近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而全国Ⅲ卷的42题给学生提供了根据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绘制而成的表格,让学生对表格中相关人物及相应等级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三道题分别给出了三种历史现象,但学生都需要立足于现象,并能够结合所学,看到现象的背后及实质。它重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在今后的备考中,我们可加强此类型试题的训练。当然,试题形式年年在变,我们更重要的是在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五、关注时政热点,研读相关学术专著

高考从不回避热点。今年恰逢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故二者在全国卷中都有涉及。此外,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近代化、中英近现代化的比较、中国国家基层管理、国家统一(唐朝时期)、第三世界的崛起(长效热点)等热点话题在三套卷中都有体现。高考前,笔者给考生曾做过一道材料题,也是关于中国由古至今的基层管理,部分问题及答案与全国卷颇为相似。因此,我们要关注时政,并能够围绕该热点进行系统复习,并进行相关的试题训练,既可进行相关试题的原创,亦可多做一些高质量的模拟试题。

此外,李老师强调郭德宏等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在今年的3套卷中多次出现,包括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已无数次被引入高考试题。因此,我们教师可对近年全国卷所常用的史学专著进行归类总结,并在一轮复习中有计划地将一些内容请入课堂或者试题中来。如此,考生的相关能力得到了培养,在高考中或许还能遇到相熟悉的部分材料。

六、加强对图表类试题、比较类试题的练习

图表能让人一目了然,既减少了文字的阅读量,又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透过数字来感受到某些事物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全国卷中,图表题占有了很大比重。2018年全国Ⅰ卷选择题有2道图表题(1道为表格,一道为扇形图),全国Ⅱ卷有1道,而全国Ⅲ卷有3道。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相关的解题技巧。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具体数字发现不同阶段事物发生的变化,并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然后结合所学来说明此种变化。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针对性的训练,以培养学生此种能力。

另外,就主观题而言,比较类试题在今年多次出现,大体表现为:概括变化、比较区别、指出相同特征。具体表现有:2018年全国Ⅰ卷41题的第1问,45题、46题、47题的第1问。全国Ⅲ卷41题的第1问、第2问,第42题,第45题的第2问,47题的第2问。而回首往年真题,虽有比较类试题,但似乎绝无那么密集。因此,教师在高三复习中需有意识地对此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总之,翻阅近五年的全国卷历史试题,不论是文字的阅读量和阅读障碍还是试题本身的难度都有所下降,考生信心大有增强。在新一轮复习中我们教师要能够结合近年高考特征及近年的时政热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格外重视某一阶段的历史,并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除去上文所述的几点外,又如主观题的原因类、特点类、影响类试题,我们都可进行系统归纳,让学生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总之,一轮复习决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因循守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学名师 促发展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与核心素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