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撰写教学后记 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2015-06-16 11:20:44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王 彬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谈如何写好教学后记,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文章先结合时代要求,引用古今中外专家名人言论谈教师写教学后记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接着,从两个方面——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何写教学后记。最后,谈了几点撰写教学后记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后记。

关键词:  教学后记   课堂情况后记    学习情况后记  

课程改革注定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英国教育学者强调课程改革实际上是教师的改革。日本教育学者左藤学提出了当课程由传递中心变为对话中心时,教师的角色由技术熟练者的教师变为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这种现代意义的教育发展前景,深刻揭示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身份变化——做反思性的实践者。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实践证明,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反思中既有成功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写教学后记就是总结、分析、研究、提高的具体方法。

正如朱熹所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事物。”这句话是说:孔子平时教弟子之言,似乎非常细碎,各不相干,但积久之后,就会感到这些零星的东西交织编串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学会归纳总结。我们在教学之后,编写教学后记,每一节课的教学后记都是零散的体会和经验教训,久而久之,这些点滴的经验教训和体会,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学规律,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都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学记》中也有:学后知不足,教后然知困。可见,写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作为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就必须坚持每天写点教学后记。

那么,什么是教学后记呢?教学后记是下课后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自我评析和反省。用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教学后记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凡是有利于改进教学工作,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容均可写入后记。下面,我就如何写好课堂教学情况后记及学生学习情况后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 课堂教学情况
  (一)记成功之举

例如,在教授传统篇目《孔已己》后,我感觉有些做法很成功,即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先自己理解感悟,并将疑惑之处提出来,我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法。我足足从学生的提问中归纳出有关内容、主旨、写作特点等方面32个问题,并一一做了记录。虽然这种做法很辛苦,但因为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所以教学效果较好。虽然这种“提前让学生自读课文并针对文本提出问题,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疑问设计教学过程”的教法可能对有些老师来说已经不新鲜,但我是初次用到,便及时地将这一经验总结到教学后记中。

有了学习《孔乙己》的经验,而我却不满足,我还在找突破,怎样做到既精简了问题,还能使课堂容量饱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个想法始终盘旋在我脑海,直到我们学到这个单元的最后一篇小说《热爱生命》时,终于有了较满意的结果。除了继续沿用《孔乙己》这一课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这节课我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就又总结在教学后记中:1、整体感知  培养能力;2、品味赏析  发现探究;3、体验反思  运用提升;4、拓展延伸  开发思维;5、课堂小结  提出希望;6、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从中能看出教学环节的设计虽然头绪不多,却能以点带面,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读出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并说说理由。”这个问题的设计,涵盖面广,容量很大。

我觉得,如果没有前面的反思与总结,如果没有反思后的再思索与琢磨,就不可能出现今天的这节课。

由此看来,每一节课总有成功之处,如有趣的对话、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传神的体态、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启示、以及精彩的教学设计和授课片断,等等。教学中,这些闪光的现象俯拾皆是,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长期积累,积腋成裘,积细流以成江河,教学经验自然会日益丰富。

(二)记失败之处

在学习初中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决定让学生当老师来上,但以失败而告终。下课后,我进行反思,在后记中总结了这么几个方面:1、对教材的特点考虑不周全。这节课虽是诗歌,但有很强的时代特点,而这个时代又是学生所陌生的,学生的理解有困难,更别说让他们去领着别人学了。2、对学情估计不足。当换一种方式上课时,学生很高兴,但未必就此认真去准备,很多同学都可能认为这时别人的事。而在这之前也并没有在这方面着重训练过学生。就这样把讲课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是有失考虑的。”

俗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进行公开课教学,同行、专家的意见尤显珍贵。只有时常听取他人的意见,并记录下来,才能对教学有帮助,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次,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名著《我的叔叔于勒》。虽是教过的课,但仍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设计了不同的教法。无论哪种教法,都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所设计的问题也重在引导学生属于自己的感悟及体会,并且是多角度多方位的理解,不想让学生给人物贴标签。因此,我尽量减少幻灯片的张数,不让课件牵着我们师生的鼻子走。

令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是,专家提出的一条建议竟是根本不需要课件。必要的时候让学生上黑板写,不仅气氛活跃,板书停留的时间还长,而不像用课件一闪而过,起不到作用。这是多大胆的设想啊,有那么多的人听课,竟可以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上去写,不怕乱吗?观摩课连课件都不用,说得过去吗?可仔细一想,我们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投入到课堂上来吗?原来,上公开课也大可不必有那么多的条框,样子是做给别人看的,束缚住我们的是自己。我及时地将这些意见及自己的感受写入教后记中,提醒自己让这种情况不再上演。

由此,我感觉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最成功的教学过程,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表达含混、处理欠当、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以及教案与实际的脱节、甚至是解答不出学生的问题等,把这些败笔记录下来,认真反思,仔细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教学必然日臻完善。

(三)记偶发事件

一次,领着学生做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当做到成语《南辕北辙》阅读训练的最后一题,“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时,有同学说:“一直往北也能到,因为地球是圆的。”我马上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而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圆地方,所以,那个时候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其次,就算知道,做事还讲究优化,怎样做得更快、更好,才是人们最终的选择。

这样的事例要不要记呢,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对这种课堂中的突发、偶发事件,我们老师可以“镇压”过去,但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没事,其实是暗流汹涌,学生们的心里并不平静,因此,用恰当的方式解决掉同学们思想上的包袱,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巧妙地把它变成课下的任务,总之不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随便放过出现的问题。

及时地将这些事件做以记录、反思,对我们积累经验,提高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很有帮助。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有效地控制课堂,不会让突发事件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了。

记好课堂教学情况后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与备课、上课一样,一丝不苟。如能长期坚持,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二、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如何,是教师时刻要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一)记作业练习

作业是反映学生学习及思想情况的窗口。近几年,我一直注意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如学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我让同学们仿写,批改作业时发现优秀的,立即让学生抄下来,我把它们都收到我的教学后记中。再如,学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让学生结合现实写感受,有写得精彩的,我还是让学生抄给我,我将它们编写到后记中。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地鼓励学生写好作业,也为自己积累了很多教学资料。

所以,无论是我,还是我以后的学生,还会读到学生的习作:

“森林里,乡愁是一棵夭折的树,拉远着树梢与树根的距离;

大海里,乡愁是一排浓密的海藻,搁浅着鱼儿与母亲的团聚;

天空中,乡愁是一朵缥缈的云,模糊着小鸟与妈妈的视线;

而在人间,乡愁是一段悠远的铁路,隔离了我与故乡共同的心。”

听到这样的句子,有谁不觉得自己的心在诗中和作者一起惆怅。这样的句子,难道不会引起同学们更多的思绪更丰富的情感,激励他们写出更优秀的作品吗?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一项重要的作业,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语。在一次“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写作训练中,一位同学给她的爸爸写道:“当老师定下这个题目时,我非常气愤,当晚还大哭了一场,因为我对你们真的没有什么感情,更不了解,没有什么话说。我和妈妈简直是水火不相容,说话超过三句就吵个不停;本想给继父写(他对我很好,这次我病了,也是他带我到医院做的心电图,拍的片子),但他终究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啊!……

读到这里,我似乎听到了这位同学的哭喊。我写道:“能直面自己内心的痛楚,不遮掩心灵上的伤口,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感谢你对老师如此坦诚。在我的心目中,你是那个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上课认真听讲的漂亮姑娘;你是那个生了病也坚持在课堂上不愿回去休息的坚强的姑娘。你已经尝到了生活中的不幸,而妈妈也是如此啊。多多体谅她吧,长大后你就会知道她的不易。继父爱护你,这是万幸,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拾起快乐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笑对人生,过好每一天。老师办公室的门随时向你敞开。”

后来,每当我看到这位同学充满笑意的面容,总是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填的满满的。

在作文批改中,像这样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的学生不少,我不仅在学生文中写了认真的批语,还在我的教后记中做了仔细地记录,这些记录既是提醒我关注学生的案例,也是我教研的素材。

    (二)记奇思怪想

初中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常常会冒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念头,不用大惊小怪,但要合理引导。遇到这类情况,教师也应及时记录,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另一方面为自己积累教学资料,为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积累经验。

《愚公移山》一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一里=500

体积=(500×7002×100001.225×1015m3

山的密度=0.7×103kg/m3

山的质量=8.575×1017kg

按每人每年运50公斤,每人从刚出生就运石头,每人能活90岁,则需6.3×1013代人运土石。现在科学证明,地球有50万亿年的寿命,但按上述计算,将两座大山移完,需地球寿命的11.5倍,所以,就算移到地球爆炸,世界末日,也只能移走两座山的十一分之一,所以,将两座山搬走是不可能的。”虽然我觉得他的想法很可笑,书呆子一个,文学作品岂能用算术来解释,但我还是记入到我的后记中,并作了分析。有些头脑灵活的男生,总喜欢标新立异,说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很好理解。对这种行为,要合理引导。而同学们对这种观点的判别也很容易,只要抓住寓言的特点即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同学们并没有被他们的观点左右,只是觉得好玩。但我们老师可不能对这些问题掉以轻心,随便处置。否则,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记研究成果

初中生还会有什么研究成果吗?

当“古诗中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研究小论文摆在我面前时,我如获至宝,立即对同学们的佳作进行了整理收集:

有用熟练老道的语言表达自己认识的:“君可曾闻‘荷花送香气’,君可曾听‘竹露滴清响’。君曾闻、曾听。可悟此二者均牵扯物理学?前者可想至分子之无规则运动,后者则系声音之传播。宋之文学家范成大云峨眉山‘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峨眉山海拔很高,由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气压减小,山顶气压低,水的沸点随之降低,因此无法煮熟饭。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正及光学……如此诗句万万千,倘任挑其一细析精剖,便可得古诗句中物理现象蕴于其间者比比皆是,为何如此?因物理源于生活,点点滴滴皆入古人之心。”

还有同学同时谈及古诗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咏石灰》这首诗大家都不陌生,在短短的四句诗中,竟包含着好几个理化变化:‘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在山中凿出大理石或石灰石,矿石仅发生了形态的改变,属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用碳酸钙制生石灰的反应,即碳酸钙在高温煅烧下分解的化学反应。‘粉身碎骨浑不怕’是指生石灰与水反应,将块状的生石灰变成粉状的熟石灰所起的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指我们用熟石灰刷墙壁,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我为学生的出色表现拍案叫绝时,这些资料,不又成为我进行教研的第一手材料吗?

根据我写教学后记的经验体会,我认为教学后记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乃至整个业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记好教学后记,完全可以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迅速走向成熟和成功。

而教后记的内容也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方面,但无论怎样记,都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要“精”即简单扼要。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将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时甚至一个词、一个记号即可。

二要“紧”即及时。有时课上出现的一些情况,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淡忘。所以最好是在授完课后趁热打铁,及时记下教学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三要“重”即重点突出。写教学后记,要在课时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在课前备课时要按预先打算进行,在教学上要搞点什么研究探索,事先有个考虑,这样在教学时就会注意,留神在写教学后记时才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一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上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如果能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一名教师若要成长,就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笔,相信课堂上的活水会源源不断。

亲爱的教师,请拿起你手中的笔,每天写点教学后记吧!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 教研 后记

上一篇:我心目中的好教师
下一篇:信仰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