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征戍诗《采薇》《十五从军征》《陇西行四首•其二》的群文阅读


2018-12-03 10:07:40   来源:   撰稿:崔婉茹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一、导入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历史,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于是,战争成为了人类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几首征戍诗,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二、一行书信千行泪——诵读感知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自由诵读,学生互评,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复杂感情。

1.《采薇》:《诗经》作为我国诗歌的源头,又多是四言,故在朗诵时要注重其音韵美。

2.《十五从军征》:作为汉乐府民歌,要读出下层老百姓的朴实真切和悲凉愁怨。3.《陇西行四首•其二》:读出其忠勇豪情及刻骨伤心。

三、换我心,为你心——主题初探

1.《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问题1

1)在依依的柳树下,我想对()说:

2)在漫天的飞雪中,我想对()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当年我离开故乡,杨柳依依惜别。“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现在我踏上归途,只有漫天的飞雪。青春不在,年华不在,爱情安在?家人安在?家园安在?

2.《十五从军征》

问题2

如果我是这位老军人,我想对()说:

一位少小离家的老军人,经历数十年朝不保夕的征战,终于暮年归家,可看到的是亲人尽殁,荒坟累累,家园残破,杂草横生,野兽自由出入的荒凉景象。征人服役期间无不在日日夜夜想着家里的亲人,想着和家人团聚的那种温暖。这种想法也是他活下去的支柱,每天无不担忧着自己会突然战死沙场。然而终于有幸活着回家,千辛万苦的回去,面对的却是荒凉的庭园房舍和座座坟墓。此时那种无家可归、生不如死的境地,那种由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到希望突然的落空,诗以“出门东向看,不知贻阿谁”结尾就把他无尽的悲哀、茫然无措的痛彻展现在我们眼前。

3.陇西行四首•其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3

1)如果我是这位埋骨他乡的将士,我想对()说:

2)如果我是这位翘首以盼的少妇,我想对()说:

“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曾是年轻英俊的战士,一边是满怀期望日日翘首以盼的新婚妻子,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四、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情感总结

问题4:根据刚才每首诗的分析,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以这三首为代表的征戍诗普遍传达出了什么感情?

(一)人生短暂,生命虚耗之叹

《诗经•小雅•采薇》中“薇亦作止”、“ 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时光流转,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它同“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一起,喻示了戍役的漫长,也更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还有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既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却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任其虚耗和流逝。

《十五从军征》开篇两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与“八十” 的年龄对照说明从军时间之长,时光流逝,终老不复的感慨油然而生。

鲍照《代东武吟》中亦有“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的句子,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从“少壮”到“ 穷老”的不平凡经历,写出了主人公由盛时的热烈奔放而变为衰时的抑郁悲怆之情。还有如其《行路难》之十四中有“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的感慨,也是这一主题的表现。杜甫《兵车行》中“十五北防河”到“四十西营田”,一语亦写尽戍卒从少年到不惑之年的美好时光便挥洒在漫漫的征战路上。

(二)生离死别,历尽沧桑之苦

离别在古代诗词中亦成为感人至深的主题,江淹《别赋》中就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然而《十五从军征》中所表现的离别却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与痛苦。征人由一个生机勃勃的少年,变成了行将就木的衰翁,六十五年的艰难岁月,就在战争中虚耗了。他的志向被徭役所毁,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愈久愈浓,心中所期望的与家人团聚宴游欢乐的想象在最后完全破灭,心中所积的六十五年来的愤怨与对家人的担忧和对自己人生的惆怅,多年的征战行役之苦,那种从小离家,白头又孤苦一人的生离与死别之情都在诗中体现了出来。本来叶落归根总能使悲苦的人生得到些许安慰,故国故土,让漂泊的心灵有最终的归宿。但是荒凉的故土与亲人的坟冢让征人更加茫然。

“人间别久不成悲”,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是《木兰辞》里亲人欢迎的盛况,还是《十五从军征》里荒草萋萋的情景?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陇西行四首•其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正如《悲歌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思乡之情,哭泣不足以解痛,悲歌诉之;思亲之痛,悲歌难以遣怀,远望聊以当归。思乡、思亲,更为惨痛的是“欲归家无人”,家无亲人,何以有家?悲伤的心不但没有因远望遥想而得到些许安慰,茫然无可寄托的乡情更添了几分隐痛,如车轮在肠中翻滚。这种由于去征战而生生离别,到征战归来家人已亡的死别,正是诗歌最深沉的生命主题所在。

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中:“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这里“三十万”与“独自”的对比,写出战争的残酷,表现出唐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悲哀。李白《古风》之三十四:“千去不一回,投射岂全身!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其《关山月》:“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两首诗中,既写出了生别远亲时的血泪泣尽的场面,又写出一去战死不还的死别的残酷。

另外,杜甫的《无家别》把这种别离又推到一个极致。诗中借一个刚因溃败归故里的士兵,又被征去当兵,家中亲属都在战乱中死亡,无人为他送别,又无人可以告别,“久行见空巷,日瘦气凄惨”,更写出无家可别的士兵的内心的荒凉与孤苦,更有对这个社会的无奈。

如果说这几首征戍诗还只是表现了一个人的生离死别,那后来许多诗歌中则将这种离别扩大为整个被征士卒的有去无回,哀恸更甚。

(三)家破人亡,孑然一身之悲

生存,是生命的第一要义,只有活着回到家园,与家人同甘共苦,这才是生命的归宿,也是其价值所在。

《采薇》说当烽烟遮蔽了音信,你无从得知远方的人是否平安,牵念如藤,缠绕你咽喉不能呼吸。昔日去时,还是柳色青青的春天,柳丝飘荡似人有眷恋之情。今我来归,这里雪花飘零,淫雨霏霏。春色已褪尽。是怎样深长的思念啊,拖延了漫漫的年华,我怕,这么多年战火肆虐,当我再归时,已见不到你们那温暖如春的笑颜。如果我回来,你们已不在,那么,我活着回来,还有什么意义呢?

《十五从军征》反映的就是老者急于知道家中还有谁存活能与自己共度余生。然而,自己的担忧成为事实——“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诗中不动声色而有序地描写了房屋上下,庭院中不同角落的变化,以一系列的杂草野兽组成一幅人死屋空,家破人亡的景象。诗中正是通过家人的死亡来暗示人民生活的贫苦,根本没有粮食来充饥。所以征人只能采下庭院中的野谷和葵菜,作成饭羹;一直期待着与家人团聚,即使生活贫苦,也有家的温暖,可此时却不知贻谁。 这正是《十五从军征》所表现的生存的悲哀:不仅是物资的贫乏,更是孑然一身的孤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诗经•豳风•东山》也有类似的表现: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luǒ蔓生葫芦科植物)之实,亦施(yì蔓延)于宇。伊威(土鳖虫,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在室,蠨蛸(xiāo shāo一种长脚蜘蛛)在户。町畽(tǐng tuǎn有禽兽践踏痕迹的空地)鹿场,熠耀(闪闪发光貌)宵行(磷火)。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一个在外服役的征人,期满归家的途中,边走边想象一别几年的故园,已结了葫芦瓜,弯弯曲曲结在房檐之下,土鳖虫在屋中来回爬行,鳍蛛儿也在门上结了密密的网,院舍旁边的田地印着深深浅浅的鹿蹄迹,远处的磷火在黑夜中来去闪闪,阴森可怖。通过征人的想象来表现家园的荒凉可怕,从而表现出征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与牵挂。

杜甫《兵车行》中表现“行人”之所以不愿意出征,是因为“行人”担心家中的农田因“点行频”而“生荆祀”,“把锄犁”才是他的生活与生存方式。这既是对战争造成的灾难的控诉,同时也是对战争下人民的生存情况的表现。其《无家别》中一个无人可以告别的士兵的自述,“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何以为蒸黎?”这样的荒凉亦是《十五从军征》所描写的惨象。

在古代,对于黎民百姓来说,安于田圃,家人团圆是他们最大的生存奢望。这几首诗共同反映了这一事实不得实现的残酷。

这些征戍诗共同表现在不仅有表现征人服役之久的惆怅,也有表现征人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之孤苦之情,更有表现征人终于得以归家时的对家园的期望与想象和想象破灭后的无尽凄凉。

 

五、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生命意识

1.对自身生命的叹息,生命意识的本能体现。

中国自古就是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共同繁育抚养后代的苦乐相携使人对家庭、家庭成员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本性的依恋感和归属感。而狼烟四起,连年战争,士兵长期戍守边疆、远离家庭和亲人,这种依恋感和归属感被打破了,就陷入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限悲叹中。

2.对自然生命的超越,生命意识的理性体认。

    士卒虽然思乡情切,但当面临战争,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他们便克服了思归恋家的情绪,迸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希望通过建立丰功伟绩,获得超越肉体生命的精神的永生,这是个体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性追求。

3.对个体生命苦难的感悟与体认。

    长久的戍边生活已经在士卒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使他对于生命的苦难有了切身的认识,对生命的体验也变得更加真切,此时的归卒有往事不堪回首之苦,有前途难以预料之哀,有时间如隙之叹,更有生存、安全等不能主宰的对生命的无奈。这个归乡的戍卒,没有凯旋的荣耀、没有衣锦还乡的欢畅,有的只有蕴含于诗行间孤独无助的叹息和忧伤沉重的感悟,可以说,这个士卒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

 

六、课堂小结

自古以来,人们对战争都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恰如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说:“战争胜利了,可是战争带给人的伤害却不是像桌子上的灰一样一擦就没有了。”大部分征戍诗不是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是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在三千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吟咏诗歌,感受其中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香闺幽怨谁识得,此情脉脉且共语
下一篇:《陈情表》教学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