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涉江采芙蓉》精品教案

——第四梯队赛教


2017-02-24 19:52:17   来源:   撰稿:崔婉茹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1)多角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多角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2)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和苦难观。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对写法/悬想法的分析及作用;

【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联想法

2.学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学情分析】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小诗,主旨鲜明,含蕴悠长。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关于荷花的作品,对这个意象有一定了解,可以在此基础上生发挖掘诗歌内涵。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昔我往矣”,杨柳飘荡似有恋人之情,你折枝相送,盼我早日归来,再看青青柳色。一千三百多年前,当王维看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如斯美景,却只想到了远方的他,只愿他多多采撷啊,寄托怀思,不负相思。比王维更早的一千八百年前,有一个人,穿越漫漫江河,遮湮寸寸年华,手捧芙蓉而来,可是,那朵芙蓉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它的主人,花谢,花枯,徒留一声悲叹,一曲吟唱,一世寂寥。今天,我们就要去看看那朵芙蓉有多美,那段情有多真,那声悲叹有多忧伤。

 

一、诵读品味

1.自由诵读,体会感情。

2.学生单独诵读,分别归纳优点,着重在对感情的把握和感情的变化。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

3.诗歌的感情:欢欣——失望——忧伤

4.齐读。

 

二、整体感知

(一)创作标题

    《古诗十九首》都没有标题,遂以首句为标题。请根据刚才自己的理解,给这首诗重新拟一个标题。 要注意题目与诗歌之间的内在联系。

    1.学生自己解释

    2.学生互相评价

    3.教师评价

(二)描绘画面

可以描摹环境,描绘神情,刻画动作,想象语言,揣摩心理。要注意的是对诗歌清幽高洁意境的整体把握,还有其中感情的变化。

夏秋之交,美丽的江南,风和日丽,江水碧绿,荷花盛开,赏心悦目。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

一群美丽的女子轻摇画船,一路欢声笑语,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湖面上、兰泽间不时传来阵阵嬉闹、欢笑之声!有一位淑女,衣裙飘飘,一个人独自离开大家,发现最称心如意的一朵莲花,心情非常高兴。突然,默默无语,她想到:我徒然采摘了这美好的芙蓉,我又能送给谁呢?这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是送不到远方的爱人那里的啊!心中是无限的凄凉、寂寞、伤心、失望。

 

三、问题探究:这首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

1.男子

(1)男子“采芙蓉”,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他的心爱的女子,“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只是他。

(2)想象妻子在“涉江采芙蓉”,欲遗自己。自己却只能“还顾望旧乡”。

2.女子

    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欲归不得之叹。

3.分角色读课文,感受不同。

 

四、写作手法:“对写法”/“悬想法”

1.定义

    本来明明是诗人自己思乡怀人,在诗中他却撇开自己,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形,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这叫“对写法”或“悬想法”。

2.练习

1 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后两句运用想象,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没有睡,围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2)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念亲”的?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在遗憾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

3)思考:诗人表达对妻儿的思念之情,是从什么角度落笔的?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思念之情。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3.“对写法”/“悬想法”的作用:

   1)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曲折,眷恋更深沉,感情更真挚,从而收到“倍增其情”的效果。

   2)拓展艺术空间,丰富诗文内容,在常情常理上翻出新意。

 

五、文常介绍:《古诗十九首》

1.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2.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3.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4.三种思想内容:

 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六、拓展练习

1.试分析《涉江采芙蓉》与《庭中有奇树》的异同点。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 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 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 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的结句则是自我宽慰。

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意境都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2.关于以下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怎么看?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游子思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七、作业

创作一首诗歌,格式韵律平仄不限,要求使用“对写法”。

 

八、结语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以自然之笔写人世悲苦。

   尽管千年前的芙蓉花已谢,吟唱已歇,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诗,只要有四季的变换,在这世间就永远存在着一种思慕的情怀,不会改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下一篇:香闺幽怨谁识得,此情脉脉且共语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