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桑丘眼中的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节选)预习


2014-03-19 11:57:26   来源:信息管理中心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教学设计    自从课改推行之后,高中教材起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北京版教材。许多新课文向我们下了战书。入选课本的许多篇目,篇幅非常长。尤其是小说作品,动辄7 000~8 000字,经典作品节选达10页以上者甚

教学设计  
     
 
 

  
  自
从课改推行之后,高中教材起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北京版”教材。许多新课文向我们下了“战书”。入选课本的许多篇目,篇幅非常长。尤其是小说作品,动辄7 0008 000字,经典作品节选达10页以上者甚多。如果学生课前不做预习,教师上课时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如果不读课文直接进入文章欣赏,学生不免会云山雾罩,教师也有强加于人之嫌。而高二年级的语文课时每周只有4节,按照传统方式上课,教学进度是根本完不成的。
  《堂吉诃德》(节选)一课,选自经典名著《堂吉诃德》,包括堂吉诃德第二次出游时大战风车和大战狮子的片段。课文较长,以对话为表达方式,包含很多人物的内心独白。人物形象丰满,堂吉诃德和桑丘的性格思想在这部分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情节上来讲比较生动有趣,但因篇幅较长,熟悉文本的工作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妨碍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和作者的思想。


  
  我
校是东城区二类校,生源素质一般。我任教的高二两个平行班,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特别是没有阅读的习惯。面对文字,往往心情浮躁不肯深入,常以“读不懂”来搪塞老师的提问。过去的课堂实践表明,超过1500字的文章学生就没有耐心再读下去,一部分学生甚至说“一做阅读就犯困” 。
  但经过高一的训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他们基本上知道应该怎样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在教授这一课之前,学生刚刚进入双课堂的学习。他们在网络上完成了《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课外拓展,对网络课堂还保持着一定的新鲜感和积极性。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问题,学生回归到了文本阅读中。学生将阅读成果通过“双课堂”平台提交给教师和全班同学评判。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采取网络搜索、抄袭的方式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生生之间的互动,便于相互激励。正式上课时教师从评论预习作业开始,引导学生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样做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符合新课标理念。

  
  (
一)导入
  在网络平台中上传《堂吉诃德》的开头部分供学生阅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节选部分的背景,并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的荒诞性有初步了解。
  (二)布置预习题
  在网络平台上布置预习作业:读书之后完成写作《我的主人堂吉诃德》。(200字以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桑丘的口吻去描述、评论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若想完成这个作业,学生需要熟读课文,弄清课文中写了哪些关于堂吉诃德的事件,对事件进行概括性地转述。同时,学生要对人物形成看法,才能准确地命中题目中的“桑丘眼中”。
  (三)收集作业分类整理
  在规定时间关闭网络评论功能,整理学生作业。统计作业字数,标出错别字、病句。发现每个学生作业的亮点和问题,并进行分类。
  优秀的作业:完全以桑丘的口吻进行叙述,包含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挑战狮子,对堂吉诃德个性中的荒诞与骑士精神有独立的思考与评判。
  合格的作业:能站在桑丘的角度描述堂吉诃德的行为。对堂吉诃德的个性特点有较准确的概括和评论。
  有欠缺的作业:叙述堂吉诃德的疯狂行为不够具体;对堂吉诃德个性的理解流于浅薄。能看出读书不够细。
  (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流程 
  1.逐一呈现学生作业,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2.学生评论提问
  3.教师点评
  4.师生共同研读作品重点段落
  5.探究堂吉诃德疯癫外表下的高尚精神世界
  (五)课外延伸拓展
  学生研究中世纪“骑士精神”,并思考骑士精神是否有现实意义。


  
  本
次案例中,教师抓住了一个教学环节——预习来进行实验。在使用网络平台之前,老师们也会采取留预习作业的办法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但往往时效性差。周五留了预习题,总是要到周一早上才能看到学生作业本。而我们的语文课常常排在前几节,老师根本没时间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充分地批改评判,也无法让更多的学生阅读、评论同学的作业。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觉得这种动脑思考的作业用不着太用心。没了时效的预习会直接导致作业失去实效性。而在使用网络平台后,教师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看到学生的作品,有充裕的时间来做选择,真正做到依学情而决定教什么、怎么教。
  同时,在使用网络平台之前,学生的作业多是“孤立”地完成。不自觉的孩子还会在网上搜索现成的东西来凑数。因为其他同学看不到他的作业,纵使被老师“识破”,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而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们在上交作业时也一定会看看同学都是怎么写的,也会“不留情面”地发表一些评论。习惯于搜索作业的学生也怕会跟别人“撞文”相对有所收敛。最重要的是,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比老师的指导更发散,也更易被接受。
  学生在课下做了更多的事情,课上就可以直接进入深层理解部分。讨论中学生可以做到言之有物,借助文中的具体段落来分析、阐释。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只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


  
  
这节课结束后,真是有意犹未尽之感。“双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回想整个过程,最突出的是解决了预习的实效性问题。如果不是网络平台,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预习动态和具体学情,在课堂上就不能完全从学生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站在主体位置去面对教材,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或许,从此教材不再可怕了?其次,由于突破了预习这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确实发生了转变。如果不是有网络平台,我想我的课堂大概还会是先把《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大意敷衍一遍,然后提出问题一、二、三,学生只言片语,我滔滔不绝。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的东西少得可怜。第三,“双课堂”使学生真正有了思考过程。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永远只是范例,语文老师要传授的是方法,培养的是情怀。而方法和情怀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法获得的。网络课堂的平台搭建,刺激了学生的思考,他们的学习行为也会因之而改变。

 

 

课上用学生习作  
     
 
    教师阅读导引


  学生回复作品  


















   
 

 

 

相关热词搜索:yuwen

上一篇:大视野读写 深思维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模式初探
下一篇:锦瑟教学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