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2017-10-31 09:16:48   来源:艺体实验中心   撰稿:康茹(转载)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秋冬季正是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猩红热、肺结核、水痘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大家应加强防护!今天说说流行性出血热。

每年10月开始,我省关中地区进入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我省关中地区也是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地区。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并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导致人发病后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死亡率高。

该病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目前,引起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Ⅱ型)。

一、临床表现 

出血热潜伏期为4-46天。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一)发热期:

起病急,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黏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

(二)低血压休克期:

多在发热4~6日,体温开始下降时或退热后不久,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患者出现低血压,重者发生休克。

(三)少尿期:

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少尿期与低血压期常无明显界限。

(四)多尿期:

肾脏组织损害逐渐修复,但由于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以致尿量显著增多。第8~12日多见,持续7~14天,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五)恢复期:

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即进入恢复期。尿量、症状逐渐恢复正常,复原需数月。

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我省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三、防控措施

(一)接种双价灭活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目前由陕西省政府出资购买、免费在全省出血热重点区县接种的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涉及的重点区县包括:西安市的长安(含沣东新城)、周至、鄠邑、临潼、阎良、蓝田县;渭南市的临渭、华州、蒲城、大荔县;咸阳市的渭城、武功、兴平、乾县、泾阳;宝鸡市的扶风、眉县、陈仓、凤翔和岐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应借返乡探亲等时机接种疫苗。

该疫苗共接种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半年以上。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按期接种,都会使该人的本轮出血热要重新开始免疫。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灭活疫苗(死病毒疫苗),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感染活病毒而发生流行性出血热。

(二)灭鼠和防鼠 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

(三)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设健康中国,习总书记点明工作要点
下一篇:10月29日——世界卒中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