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聚焦新高考|党媒指出: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塑造学生的关键能力培养


2019-02-21 11:05:32   来源:   撰稿: 陈继英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写在前面 自《语文新课标》公布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又当如何在教学中完美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呢?日前,党媒《光明日报》旗下的《教育家》杂志,刊发了瑞鑫点

写在前面

     自《语文新课标》公布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又当如何在教学中完美实践“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日前,党媒《光明日报》旗下的《教育家》杂志,刊发了瑞鑫点教在线核心专家之一陈继英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究竟应是怎样的样态?》一文,对这些教育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现经陈继英授权,将此文分享与大家。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究竟应是怎样的样态?

——陈继英

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意义在于规范和引领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指明方向,同时也意味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将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因此,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积累新常态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流程与评价的新经验,才能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开创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方法与途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的精神。

    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众所周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智慧、有能力、有担当、有国家情怀的人才与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当下为数众多的学校教育及课堂教学行为依旧还是以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以应试教育为中心,这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的新教育常态相去甚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

   那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新常态究竟应该有怎样的样态呢?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究:

1.新常态课堂教学注重关键能力培养

新常态课堂教学要守正出新,在汲取传统课堂教学精华的同时,要把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早在2005年,笔者就在我国语文教学界提出“人生语文”教学理念,这个教学理念的核心是强调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方略。基本做法是,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以读写互动、主动体验和积累为手段,通过读书探究、言意互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根基。(见陈继英《人生语文与构建生本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20169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国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这说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人生发展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理应是当今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着力点,具体作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首先明确制定出课堂教学的具体能力目标,然后设计必要的教学程序来达成目标。以作文教学为例,笔者根据作文教学内容与学生要达成的能力目标,编写了《新课程新思维作文教程》,其中第一章为“中学生写作思维基础能力培养”,为实现这一基础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笔者又具体设计为四节:第一节作文素材采集能力培养,第二节作文感知理解能力培养,第三节作文分析能力培养,第四节作文综合思维能力培养。这个设计,每一节的教学所培养的关键能力十分明确,由此,又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设计出了必要的教学程序,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操作性强,既易于教师教学指导,又易于学生练习写作,有利于实现写作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2.新常态课堂教学注重塑造学生人文品格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掌握必要的工具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意志品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 “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有没有单纯的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没有,德育总跟智育或者体育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此概括为通过语言文字和具体问题的探究、对话、点拨、引导,潜移默化地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精神根基。

塑造品格,不仅仅指人的思想品格塑造,还有包括塑造人才成功所需要的意志品格等情商因素,情商在人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之大,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被大多教师忽视抑或不知如何培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指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而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成功,20%归因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现在学校教育的关键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情商的问题,对此,相当多的学校常常苦无良策。我们的作法是,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训练、自我情绪控制训练,例如,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通过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课堂拓展、写日记、进行创意性写作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的内心形成坚定的信念,学会心理调适和自我情绪管理,即使遭受挫折,也要始终盯住目标,不放弃。

在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还有,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只精心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不会轻易给出提示、也不急于做出解答,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中,自己教会自己,自己提高自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塑造学生意志品格的目的。

点教君曰:在语文新课标中,阅读成为了重点所在,其风头甚至超过了作文。而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往往处于“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而眼下,阅读成为了“核心素养”的重点所在,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去阅读,又当如何去选择所需阅读的文章呢?下面这套书能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详情请点击图片。

3.新常态课堂教学注重建构合作学习共同体

我国提出的学生核心素养强调沟通协同能力,这在具体的新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我们的作法是,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为学生提供的表现机会少,只有少数人得以成功表现,二是教学系统中少数学生的成功会使大多数学生的成功机会减少,同伴之间往往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教学现象,新常态课堂教学解决了这些弊端,构建合作共同体,为学生创设了同伴学习的积极的良好的同伴合作关系,这样课堂教学就承载了生命之间的较为自由的生命对话,而这种积极的生命对话与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又产生了积极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前苏联学者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除了成人指导之外,儿童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可以提高他们已有的认知水平,合作活动比个体活动就更有优势,这可以加速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新常态课堂教学中, 建构课堂合作探究学习共同体,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习共同体一般由6人组成,每个小组中都尽量有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2名,小组长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内分工设有资料员、记录员、审计员、展示员、监督员等等,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采取不定期的互换角色的办法,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具体合作学习的操作方式上,教师还会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师生可以共同进行梳理、整合问题,从而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以帮助学生选择探究学习内容,保证合作学习沿着科学路径进行,使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更为有效。

4.新常态课堂教学着力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型

任何理论与理念如果没有可供操作的模式,只停留在理论的高度上,不管你如何先进、如何伟大,它都难以转化为“生产力”,更难以在实践中操作,也便难以推广。

 科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体,是优秀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验、感悟、总结、反思,提炼而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它往往是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的“集大成”,是对教学规律的程序性揭示,它能够反映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流程,它能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因其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有效乃至高效,故能使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少盲目性,由此,不必再每个老师人人“摸着石头过河”,这对教学经验不足或研究能力不足的老师来说,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

  因而,新常态课堂教学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要建构多种课堂教学模型,并推广到更大范围的实践中加以应用,这会减少盲目探索的时间,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必需,是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必需。

     当然,落实核心素养的新常态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只有一种,而是多元化、多类型的教学模型。笔者曾提出:“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关于教学模式的运用所践行的原则是,一个理念,多种模式,抑或多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抑或突破某种模式,超越某种模式。其最高境界,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是在人生语文教学理念下衍生出一个灵活的模式群,从而保证在人生语文教学理念思想的指引下,既有章法又能灵动地实施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实现真正有意义能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教学高效率。”(见陈继英著《语文教学战略思维与艺术》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例如,目前新常态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就有:单篇拓展式、多篇(群文)阅读式、文体单元式、主题单元式、阅读+实践体验式、阅读+随笔式、整本书阅读式、探究阅读式、翻转阅读式、阅读+微信式,等等。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呆板的千篇一律的教学面貌,使新常态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与创造性景象。

5.新常态课堂教学着力运用智能化技术改进课堂构成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人类的生活已被高新技术包围,一个智能的阿尔法狗(AlphaGo)竟然让世界上60名国际围棋大师统统败下阵来,新华社的文字机器人几分钟就能写出一篇关于九寨沟地震的具体报道,远远超过了记者的写作速度,我们不得不面对和承认高新科技可以重塑课堂的现实,它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形式。教育部提出的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强调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这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的知识社会要求的关键能力之一:交互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是一致的。

目前,我们的新常态课堂教学的微课与翻转课堂的运用,让学生先看视频,上课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交流深化所学内容,是将一些学习内容通过微课视频,翻转到课前学习,这只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形式之一;其实,新教育新课堂要发展好,与高新智能技术融合好,将高智能机器与课堂教学内容融合,是新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人类构建了一个普遍应用的虚拟网络,而且人们已经日益接受了这个新鲜的网络生活,海量的网络信息存储、搜集、处理等,已经改变了人类日常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已发生改变,课堂教学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网络、智能机器进入课堂,与课堂教学融合,也是新常态课堂教学研究正在探索的重要方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班主任:做有光的行者和诗者
下一篇: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教师的自我教育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