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8-03-05 10:36:53   来源:   撰稿:靳海霞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李希贵在《学生第二》一书中提出“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建立不同层次教师的学术自信,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摸索建构了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是了解不同层次教师不同时期的成长需求;二是提供教师发展路径,为其成长“出谋划策”,铺设成长路径。

 

    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教师团队要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形成团队共同发展的研修文化,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建立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负责制,小团队扁平化管理,实现学术权威引领下的学科组、学年组的经验分享。

 

    组长积极带动教师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教研组、学科组“四互动”机制,改变“各自为战”的状况。一是组长和业务领导一样承担推门听课、指导教学的任务,以交流者、研究者、指导者的姿态进入课堂,加强组长以及业务领导与教师的互动;二是每学期一次首席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引路课,以名师、骨干教师为先导,促进精英群体的发展,让他们成为有能力引领校本教研的准专家、准学者,强化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间的互动;三是每周的“组内教研”,以专题研究、集体会课促动青年教师与教师群体的互动;四是组长带领教师打破组际、学科间的壁垒,实现教师群体间的互动。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学科组长的华丽蜕变,使群体智慧和协作思维成为一种超群的力量,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实施分层培养的策略。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如何满足所有教师的发展需求,分层培养是一个良性策略。为此,我们建立了“三三制”教研联动机制。即搭建教师“三格层次”培训——新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铺设成长“三环道路”——“外环”(教学基本功),“中环”(教学策略),“内环”(教学思想);构架成长“三维空间”——学习空间、实践空间、展示空间。

 

    不仅月月有名师奖,而且优秀教师享受评职选优、进修优先的权利,从根本上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分层培养策略,让教师在“场”的作用下,把发展变为自我需求,最终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淡化行政意识,突出学术权威的专业领航作用。作为管理者,要敞开胸怀接纳有教学智慧、教学思想的教师,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实践模式和教学风格。

 

    培植一种源自教师内心需求的教研文化场。专题研讨会、品析课例、组内互听品评、教师讲堂、教学论坛等一个个各具形态、自由开放的“学术圈”的建立,将每一位教师置于学术研究中。在一个尊崇学术、尊重权威、信仰真理、追求美好的文化生态中,教师群体的共荣共进成为一种自然存在。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不断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给每一个教师以成长暗示与期待,助他们一臂之力,催生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铁岭市开原民主教育集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课例研究:教室内“静悄悄的革命”
下一篇:专家解读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上)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