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校长推荐学习材料之二十七---“适合的教育”:“因势求适以和为合”


2013-12-25 15:53:39   来源:校办   撰稿:沈河区教育局局长 侯德安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这个重大方向性问题决定着教育工作的成败。 方向对了,一切努力才有价值和意义。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找到了“适合的教育”这一发展方向,明确提出要以尊重个性为核心理念,以多样实践为形态特征,以主动选择为行为方式,以奠基终生为育人目标。沈河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开始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一、多维的目标、一贯的宗旨,解决“看得准”的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升华了我们深入落实国家意志的使命感,增强了我们致力实现国家教育战略目标的责任感,解决了“看得准”的问题。

 

1.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品行不端,读书无益;心性不正,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一个真正完整的人,首先是一个具有人格力量的人。现今的一些教育对人格塑造缺乏深刻认识和有力举措。沈河区历来重视并一以贯之地强调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一是立足于学校实际、学生需要,将智商教育、情商教育、德商教育和财商教育等融入学科教学中,体现“鲜、活、实”的特点,帮助学生自我实现。二是灵活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三是增加学生现实生活体验,提升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全区学生人格教育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与礼同行、与爱同行、与诚同行、与美同行”的“四同”特色体系。

 

2.尊重教育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我们认为,学校应适度、适量施加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一要有教无类。二要知生善断。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三要因材施教。在“知人”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具体实际、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如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强调“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以达到“益精其能”的效果。

 

3.拓展学生个性,帮助充分发展

 

   “适合的教育”应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一要突出学生主体性。沈河区教育改革强调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设置,使学生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充分挖掘,学生在学校里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在家庭和社区里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二要注重学生成长性。确保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知识、技能得到提升,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自强、自立、自主。三要确保学生可得性。我们赋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开展自主化管理,鼓励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学生充分发展提供切实的政策和资源保障。

 

二、多重的课改、一致的方向,解决“改得对”的问题

 

   “教什么”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推进课改是沈河区开展“适合的教育”关键环节。早在沈阳市全面启动新一轮课改之前,沈河区就以单科推进如小学数学改革的方式先行先试。走过十余年的课改历程,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三个层次上实现了主体角色的回归:一是生本,即以生为本;二是校本,课程校本化建设和实施是课改链条的末端;三是区本,课程的区本管理是“适合的教育”的枢纽。实践证明,面对课改“最后一公里”的许多操作性矛盾,我们必须搭建一个区本框架,才能让课改“改得对”。

 

1.创造“适合”,课改才能创新

 

    课改伊始,沈河人满怀热情抓落实,先进理念和新兴课程迅速改变了教育教学面貌。但是,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精心建构的实践框架运转的并不从容。经过冷静诊断,我们发现,课改的出路不在于简单机械地“落实本本”,而在于因地制宜地创造“适合”。创造“适合”,需要适合创造的“空间”,我们开辟的空间有以下四个维度:一是态度与智慧。影响课改高度的重要因素在于以培训为起点的区本化研究的融合度。二是整合与构建。这指课改的广度,其实质是,不盲目的铺课改的摊子,而是以课程目标为轴心,在严格执行省市课程计划安排的基础上,强调对课程“根据目标递进而对接,根据内容延展而互嵌,根据形式适宜而组合”,从而成功突围“课时恐慌”,走入课程二次开发的新天地。三是实施与保障。这指推进课改落地的行动体现。四是评价与调控。这指时间维度上的自我完善,我们通过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深度合作,为评价和调控提供支撑。

 

2.坚守方向,课改才有实效

 

    一是坚守专业品质。不断修正功利化、世俗化的价值观。二是坚守教育规律。不用运动化的思维指导课改,不下猛药,而是把握课改推进的“适合”节奏,如出台“自主性课堂”、“思维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等,鼓励各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课改探索。三是坚守评价承诺。评价是为了发展,而不是动辄“挥大棒”。四是坚守包容心态。有包容才能有真正多样的“适合”。

 

3.培土固本,课改才会深化

 

    课程管理的重点在于打理、调理,打理需智慧,调理需营养,有些智慧与营养需要区本土壤才能生成或转化。几年来,我们基本厘清了有关课改的重要议题。一是由囿于课堂的微观教研转向面向课程的宏观教研,用吃透“做什么”的大智慧、启迪“怎么做”的小智慧。二是由盲目编制校本课程转向注重课程的校本化开发,逐步建立起广义校本课程概念。三是由研究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为主转向研磨学生的学习模式为主。在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辽沈地区协作体主抓的“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课题带动下,沈河区的“学堂”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了学生“学”的地位日益凸显,各中小学以人为本、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四是由侧重监测质量转向侧重监测学情,我们不搞讳莫如深的质量监测,而着力建成反映学情变化的大数据库,努力把问题看得更准确。

 

三、多种的集团、一气的贯通,解决“抓得通”的问题

 

    怎样抓管理,向协同要效率,向创新要质量,是“适合的教育”的切入点。沈河区是沈阳市第一个省级基础教育强区。三年前,当“创强”工作进行到关键阶段时,我们遇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将大量资金注入原有体制之中,在跨入强区的门槛之后,能否持续地“强”下去?因为从当时状况来看,全区基础教育在“十一五”末期仍然是一个不均衡格局。与此同时,沈阳市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使沈河区土地面积陡增近40平方公里,学校数量增加13所,教育不均衡度愈发加大。什么是“适合”新沈河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强区之路?什么是超越“比触动灵魂都难”的教育利益协调体制?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坚定地走教育集团化之路。

 

1.全员纳入,覆盖全区的集团化

 

   集团化在沈河区并不是新概念,但早期的集团化实践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要么是名校并弱校,并校舍但不并人员,实质上是为“一校两制”开口子,挤弱不扶弱;要么是名校空降新城区,实质上是回避沉积性难题,济新不济老。2010年,面对区划调整后的大沈河,区委、区政府做出了学校全员纳入集团化办学框架的决定。全员纳入,意味着无“门面、后院”之分,无“窗口、角落”之别,这在全国并无先例,对于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谓挑战,不在于工作量的大小,而在于集团化进程中矛盾的集中显现,再无回旋余地;机遇是指我们可以有机会不留死角地对沈河教育格局重设再造,带动教育生产力的大发展。经过缜密的设计,我们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出台《沈河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以优质学校为总校,一举成立10个教育集团。

 

2.组合多样,模式不同的集团化

 

    全员纳入,并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学校的历史轨迹与现实方位、发展优势与比较差异、地理位置与硬件水平、社会环境与供需关系等要素,选取“紧密型”或“松散型”、“跨越型”或“渐进型”、“管理优先型”或“资源优先型”等不同模式或步骤,将学校中的强与弱、大与小、老与新整合为新的有机功能体,步伐稳健地推进集团化办学。

 

3.互补互充,兼容个性的集团化

 

    不管是哪一种组合模式,集团化都不是办学个性的同化。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范畴内,没有哪一种教育个性是排他的;兼容互补共进,既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保护和激发内部活力的当然选择。我们形成了以下“兼容法则”:一是既求同也求异,在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集团的体制机制向那些处于“进行时”的业务探索提供支持,形成创新增长点。二是既求大也求小,集团之大不是万能药,在大平台上重组“新”、“小”,往往能有效破解过渡性难题。三是既求新也不弃老,组建集团,少不了自成体系的新说法,但这些新思维一定是接地气的,与各成员单位历史积淀中的优秀文化相对接。四是既求快也求缓,启动集团必须迅速进入新体制,把基本工作做起来,但融合之路需戒急用缓,用办学效益带动融合。

 

四、多层的资源、一体的应用,解决“用得巧”的问题

 

    建好、用好资源,是沈河区推行“适合的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沈河区的资源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经济因素主导的资源建设升级为智力因素主导的资源建设,依靠智力因素改善资源品质。二是由粗放的分散型资源建设升级为集约的组合型资源建设,资源效率大大提高。三是由被动使用资源升级为主动开发资源,活化资源应用。

 

1.手中有资源,夯实“适合”的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为课改预先备足“好水”、“好米”。沈河区的区的特质性资源主要有:一是中心集约型资源,沈河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分别建设了教育实践中心和素质教育培训学校;二是信息覆盖型资源,沈河教育网是辽宁省最早的区级教育网站,开发建设、应用研究、技术服务体系等独树一帜;三是集团共享资源;四是特色支持型资源,本着“能做到位,一定支持到位”的原则,我们布设独特亮点,区内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学校不断涌现;五是技术引领型资源,如智能化未来课堂;六是校本开发型资源,在标准资源配置与活化资源应用之间,校本开发资源是关键的连接带,做厚这个连接带,是我们投入研究力量和督导评估的重点。

 

2.眼中有资源,打造“适合”的应用

 

    懒妇不为有米之炊。有了资源,还要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是评价保应用。借助完善的发展性质量评价体系,逐步改变教师的工作习惯;二是以开发推应用,把需求摆出来,实行系统规划、任务招标、投入保障、成果共享;三是教研带应用。改变教研“善动口,少动手”的工作方式,实现理念与技术同步,特别是作文网、教师教研互联平台的开发,产生了良好的跟进效应;四是服务促应用,区电教馆设立的技术支持中心就是专门打理资源的职能部门。实践证明,当课程满负荷运转的情形下,资源的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课改的一大因素。我们通过在集团内部成立资源支持小组、提升服务人员工作待遇等方式,有效扭转了这种局面。

 

3.心中有资源,实现“适合”的升级

 

    笨妇滥为有米之炊。我们要用心做好资源升级。单纯技术指标的优化也许只是开始,我们更需要研究的是人的心智与物的功能的结合。一是用心与课程对话,改变唯技术倾向。我们引导一线教师研究教材,设计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以资源形态的多元化实现升级。二是用心与学生对话,改变教学虚拟化倾向。当我们还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生活实践弱化现象时,通过实体资源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是当务之急。三是用心和环境对话,改变校园建筑高档但亲和性欠缺的倾向。我们让师生打理校园,让校园成为“季节校园”、“生态校园”、“主题校园”等。四是用心和同行对话,改变资源视野单一化的倾向。我们在集团和区域平台上建立资源超市,通过思想和技术的高位嫁接实现升级。五是用心和社会对话,改变资源范围固守化的倾向。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双向适应、协调发展。

 

五、多元的师训、一致的目的,解决“做得好”的问题

 

    沈河区的教师培训,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实践本位,即从实践中选题,在实践中破题,不走拿学分、干工作“两张皮”的老路;二是尊重个性,避免“一刀切”的培训;三是研训一体,“研”为“训”之本,“训”为“研”之形;四是校本实施,沈河区十年前创造的“区域为体、校本为魂、信息为脉、反思为智”的“十六字经验”,其核心就是校本型师训。

 

1.“适合”于时代,打造进步的团队

 

    沈河区的的教师队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体现在“四课、二研、三效”的“四二三”图谱中。“四课”是指接地气的课题研究、指基于课堂观察技术和课堂要素数据统计做出的课堂评价、课程开发和“课材”制作。“二研”是指研磨学生、研磨模式,其中研磨学生是根本,我们将脑科学等前沿理论引入课堂,指导实践,使模式更加“适合”学生。“三效”即教学效率、实践效果、发展效能,是评价培训工作实效的指标。

 

2. 培养“适合”岗位的敬业教师

 

    前些年,一提在职培训,人们就会想到“工学矛盾”这个概念。但我们逐渐感到,在教育行业中,“工学矛盾”其实是一个伪概念。恰恰相反,“工学互动”应该是教育行业的特征之一,特别对于进入职业成熟期以后的个人或有着良好学习氛围的组织来说,“工学互动”是一种境界。如沈河区正在推进的“三优工程”,即强调干部教师从自身基础出发,开展自主选择性的进修与学习,“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学促工、以工带学。

 

3. 磨练“适合”于自身的更好的自己

 

    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是推进“适合的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指导各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为骨干教师制定教学风格形成方案,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教师间拜师结对子等活动,多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个性化成长过程中突出教师愿景描绘、研修定位、成长路径的设计等要素,骨干教师、名教师在发挥带动引领作用的同时,自身也得以再提升。实践表明,以个性成长为主轴的研修过程,将适度压力和成长动力合二为一,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校。

 

六、多彩的特色、一样的精致,解决“做得精”的问题

 

    沈河基础教育的特色是什么?我们说,亦有亦无。“有”指沈河教育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学校实践的组合体;“无”是说我们从未从区域角度为教育实践定制框架,而是通过多样化发展来追求“适合的教育”。有无之间,是“特色、多样、适合”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区域教育的发展哲学。我们强调特色发展既是特色立区,要校校做强,并且避免校校一面,是对和而不同的区域生态的塑造;也是特色立校,把特色当工作抓手,而不是惟一目标,是对学校成长路径和工作方式的塑造;还是特色立人,提倡学生有个性而不是早定性,是对学生面向未来世界适应能力的塑造。

 

1.层次有别,各尽其能

 

    学校夯实各自的基础,实现了稳定的均衡。我们以“近期愿景”为参照,定义学校的发展水平,细分为四类:一是常规建设型,特指弥补老学校软硬件建设欠账的工作;二是质量提升型,即为学校补元气,解决一部分学校硬件硬、软件软的问题,其中研训支持、教师交流等都是“进补”良方;三是综合改革型,指学校在集团化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门槛;四是文化塑造型,指学校形成稳定的办学思想,并在集团和区域框架内发挥积极的影响。

 

2.重点有别,能量交换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各校都形成了自己业务优势,有些很热门、很“抢眼”,有些专长很从容、很内敛。这些优势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将分散的财富进行开发、整合、利用,是区本管理和教育集团化核心任务之一。在沈河区教科研工作的框架内,有一个重点课题机制,其功用有三:一是课题分配,针对必须要结论、给说法的共性课题,把任务交给有能力的人;二是课题联结,针对学科性、局部性课题,组成跨学校、跨集团的协作体;三是能量交换,就是做实、做真成果推广。在这个“基于学校特点、形成工作重点、培育特色亮点、区域能量交换”的机制中,校本的才是区本的,由校本到区本的过程,就是全面均衡的过程。

 

3.路径有别,殊途同归

 

    各校选择不同的路径,实现了高位的均衡。在我们看来,创特色就是创精品。特色具有怎样的属性?如何理解特色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从沈河区众多成熟的特色学校来看,我们认为,其一,特色是工具,不是目标。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学生,特色是磨砺思想、激发兴趣、开发潜能的工具,特色永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服务。其二,特色是平台,不是模式。一个开放的平台,必须具有选择的空间。我们曾经有过将特色庸俗化的教训,用特色绑架学生,捆住自己,结果事与愿违。其三,特色是能量,不是技能。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比获得当下的技能更重要;对学校来说创新机制的建立,比完成一两次任务更重要。其四,特色是内涵,不是标签。没有坚守,理念只能是流行口号;有了坚守,理念才能转化为内涵。摘要: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通过坚守“适合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解决“看得准”的问题;通过实施课程的区本管理,坚守教育规律,不用运动化的思维指导课改,解决“改得对”的问题;通过走全员纳入、兼容个性的集团化之路,再造区域教育格局,解决“抓得通”的问题;通过建设好、运用好资源,并做好资源的升级,解决“用得巧”的问题;通过建立实践本位、尊重个性、研训一体、校本实施的师训体系,解决“做得好”的问题;通过校校做强并避免校校一面,塑造和而不同的区域生态,解决“做得精”的问题,从而构建了“适合”的区域教育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适合 教育

上一篇:在交流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升
下一篇: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3)”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