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研强则教育强


2017-09-22 08:07:10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人民教育》2017年第6期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历史和实践证明,加强教研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基础教育的重要依靠。目前,我国正处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题。教研工作直接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尤为密切,责任格外重大。

教研强则教育强。

做好今后的教研工作,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加强教研基础能力建设,着力提升教学服务、支撑和保障能力。

厘清职能定位。当前,一些地区对教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引领作用认识不到位,把教研重心聚焦在具体的事项上,而非教育教学上,或者是聚焦在微观的教与学上,而忽视了方向的引领,甚至有的还将教研部门的职能简单定位在服务考试、提升考试分数上。今后,亟须将教研职能定位到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上来,回归教研工作的本原。同时,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统筹谋划,避免各项职能的分割,实现研究、指导、服务等职能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着力形成“大教研”格局。

把牢根本方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研工作的根本方向。课程、教材、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最为重要的育人途径。教研工作与课程、教材、教学密切相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依托。全国教研系统和广大教研人员,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课程、教材和教学工作全过程,指导学校和教师正确理解、准确把握课程、教材的育人价值,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小、落细、落实。

完善体制机制。现在,各地教研机构设置多样。有的地方独立设置,有的地方设在教育研究机构,有的归教育行政部门管,有的归有关事业单位管。这种状况使教研工作在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教研机构设置的体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设置独立的教研机构;条件暂不具各的地方,也需要设法在制度上明确教研的职能定位。同时,各省(区、市)教研部门或承担教研任务的机构,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区域内教研资源共建共享。要加强教研机构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教研工作的水平。随着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实施,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高中阶段攻坚计划的推进,对教研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加强教研队伍建设,要积极拓展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研队伍,不断优化教研人员的年龄、学科结构,切实提升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搭建平台,为教研员提供更多学习、培训和提高的机会,拓宽教研人员的发展空间。另外,要围绕教研员的工作制定专业标准。要通过制定标准建立教研员的准入、流动和退出机制,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教研队伍。

改善条件保障。近年来,许多教育行政部门为教研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从整体看,各地教研部门的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我们呼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尽快解决教研工作的条件保障问题。比如,教研工作的经费纳入当地教育事业专项,对教研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实施重大教改研究项目的经费支持;建立优秀教研员的奖励机制,等等。(转自《人民教育》2017年第6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评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