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以生为本,教师队伍转型原点


2016-11-08 10:07:10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陆璟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为了适应新高考要求,很多高中学校开始进行“走班制”等改革尝试,这对教师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主动应对学校教育转型。

扬长补短,优势互补。新高考增加了学生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一是课程选择权交给了学生,选择课程与教师主要由学生决定,可能会打破教师的心理平衡。二是课程开发权交给了教师,教师设计分层分类课程的任务很重。三是教学进度不再是齐头并进,不同的班级教学进度不一致,会大大增加备课的复杂性。这些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学科教师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例如,有的化学教师擅长无机化学,有的擅长有机化学,教师之间就可共同研讨、集体备课,发挥团队优势。这样,既能减少竞争压力的负面影响,又能提高课程开发和分层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有效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所以,学校和教研组要善于发现教师的特长,组织学习共同体,尤其是对老教师要大加鼓励。因为老教师积极适应新课程要求是非常可贵的,他们的表现也能为全体教师起到表率作用。

了解社会,深入实践。教师了解社会是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联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新高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倒逼学校为高中生提供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一是必须与大学合作,让学生了解大学专业学习的要求。二是必须与公司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让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要求。这也对教师了解社会、接触行业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这是为学生提供生涯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化不可或缺的要素。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问卷中有几个相关问题,一是教师是否到商业机构、公共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去参观考察,二是教师是否学习由商业机构、公共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培训课程,三是教师是否为学生提供生涯发展指导,上海教师在这三项上都低于国际平均值,反映出上海教师对社会生活和变化关注不足,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指导不足。

以生为本,关注个体发展。首先,体现在要满足学生的课程选择。新高考政策文本中要求,选考科目的选择以学生为本,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学校仍然是根据师资资源组建几种“套餐”供学生选择,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只能提供有限的几种组合类型。而未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校课程能否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其次,体现在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适应其学习特点的个性化帮助。新高考方案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但现实中学校往往更多考虑怎样根据高考和学考的时间节点来设置学程,组织学生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里分批完成学考。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课堂探究讨论等费时的活动能免则免,这样是难以实现改革的初衷的。再其次,体现在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生个人发展。一些外国专家在考察我国一些学校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几个普遍性问题:科学课动脑不动手,没有真正享受探究的乐趣,难以培养探究能力;学生不提问不大声发表意见,很难培养创造力;教师课后讨论的都是教学而不是学生,说明仍然是以教学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信息技术。教师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学生的学习、评价和选择。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在PISA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评中,上海学生在学校使用电脑的只有39%,而经合组织国家为72%,上海学生计算机化问题解决的表现,远远低于纸笔测试的表现。在TALIS调查中,上海教师“要求学生用信息技术完成作业或学习任务”的比例(15.2%)不到国际平均值(38.0%)的一半。这些数据说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信息技术都是短板。信息技术运用的关键是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而不能局限在“教师是否上课用PPT(演示文稿)”,“学校是否有MOOC(慕课)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列为发展性要求,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新的评价方式。要有效使用技术工具进行学情分析、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对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指导和适当干预。再其次,要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分层分类选择提供数据支撑,包括成绩等级赋分、潜能分析、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

提高评价素养。综合素质评价对教师的形成性评价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在成长记录册中,有选择性地记录典型事例;要能够利用技术手段持续收集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关键信息,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支持。学生核心素养评价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因为核心素养是在对真实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解决中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素养的形成,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了解素养是在怎样的活动中形成及其形成表现是什么,才能对素养进行评价。这与传统的基于知识点的考试命题完全不同。这一评价思路也可迁移到教学设计中,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关注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在职前教育中,没有学习过教育测量与评价,这个问题会随着改革的深入而放大。所以,这一方面的培训需求十分迫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师怎样自评一节课
下一篇:聚焦学科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