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摘要】本文介绍了本课题组自2000年4月酝酿成立到现阶段研究思想变化的过程,并通过对研究课例的分析着重呈现课题组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以及对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思考。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说明文教学;语文学科特色;研究性学习 

  人们总是通过读、写、听、说与文化、历史发生联系,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己的内在生活、心灵世界,开拓精神的自由空间,开发自我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与世界进行交流。当前社会,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的书写文化的统治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阅读不再只是对传统文本的阅读,而是会出现包括各种形式的超文本阅读,发达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甚至可以使文本、图像、声效同步呈现。同时网络技术使超文本阅读带有极大的无序性,在以超级链接为基本结构形式的网络中,阅读者的每一次选择都是随机的。研究如何在“超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筛选、分类、归纳并从中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新的内容,也是语文界面临新的挑战,更是深化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数字化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交往、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这必将带来社会的本质性变革。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教育的目标必须由传统的文化传承转变为对知识进行构建和批判”;必须将面向传统或现在的“适应性学习”,变为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人们不仅需要基本的语言和数学能力,而且需要发达的思维技能,从而成为持续的、具有批判性的学习者,这就需要采用与传统授课形式不同的新形式。学习者必须更加活跃地参与学习和合作,而不只是关注知识的讲授和考试”。(Stone Wiske《网络条件下互动的教育者业务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进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也成为语文教学的新使命。
  基于上述认识和现实,我们学习了学习中心、建构主义、学习传播,整体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新了教育观念,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分阶段进行了实验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思想发轫及初步探索
   本课题组的思想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99年10月韩露老师的一节探索性的语文课,这是一节以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为目的研究课,教学内容是初二语文的一篇课文《死海不死》 。
  在研究中我们最先感受到的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同时网络还带来无与伦比的信息量,使我们能够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我们把这些优势直接溶入了本课的设计之中:
  ●课前导入中我们利用演示文稿展示有关约旦及死海的图片,启发学生在电脑屏幕上开始一次别有风味的“旅行”。学生们兴趣盎然,为这堂课的学习成功地创设了一个情境。
  ●丰富的网络资源的利用,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深入、更清晰地了解死海。
  ●利用局域网共享的三个文件夹:图片(60余张),网页(20页)和文本资料(6篇),和课文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学生讨论研究的资料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交流了三个问题:
  1.为什么会在这里形成死海?分析成因。
  2.死海未来的命运会怎样?课本的说法有道理吗?
  3.你将如何开发利用死海?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是本节课的重点,目的是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并指导学生学着将了解现成知识的传统接受性学习模式转为在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
  多媒体技术如此大规模的介入语文课堂,这在我校语文教学中是第一次,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和课堂呈现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这更促进了我们对这节课的思考。我们发现学生并不适应对图像和网页的阅读理解,他们对资料的寻找更多集中在文字档案上。这正是传统文本阅读教学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必然结果,也表明我们未来的教学探索任重道远。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多彩的图片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多媒体在这方面的优势正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欠缺的。仅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研究设计就是有价值的。
  与此同时我们意识到《死海不死》研究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
  ●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形象地展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贯穿着地理学科的知识。突破学科界限固然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信息量的增大,但如何完成对学生听说读写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特色的问题也就尖锐的表现出来。
  ●技术的介入在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
  带着这些问题,在韩露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1999年12月,汪文龙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教学内容是《雾中过三峡》。
  在《雾中过三峡》完成之后,我们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反思,于是更多的问题摆在面前:
  ●多媒体技术介入语文教学会不会是单纯的图解课文?
  ●技术介入的时机与程度应如何把握?
  ●学生面对众多的新的课堂元素,我们应给予他们什么样的要求与指导?
  ●我们应该如何构建理论依据?
  面对这些越来越深入的问题,面对怀疑者的目光,面对反对者的激烈的批评,我们陷入了迷茫,我们已经清醒的意识到我们需要理论支持,并且非常需要了解我们的改革方向是否符合语文的发展方向,是否是信息时代需要的方向。

  二、以说明文教学为突破口的前期研究
  (一)建立“多媒体技术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组
  为了使我们思考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检验和完善,为了使我们的研究更为规范和深入,在本组林谦老师的建议下,2000年4月,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拟从“多媒体技术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入手进行实验研究。
  选择说明文作为突破口是经过反复考虑的。
  ●中学课本中选用的说明文大多属于科学小品文,这使得说明文的教学中不仅有对说明文文体特点的讲授,也带有很强的理科特点。在我们尚未清楚地了解“技术”和“语文学科特点”如何结合的时候,我们从这里入手,能适当的减轻研究初始阶段理论和经验不足所带来的压力。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长期以来说明文教学内容陈旧、枯燥,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多媒体的介入正是说明文教学解决这一问题的很好契机。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强、形象生动的优势。网络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资料。有效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
  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以后首先选择说明文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一下前期《死海不死》这堂说明文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会有一种感觉:这似乎不像一堂语文课,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引进掩盖了语言能力的训练,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似乎不太突出了。
  我们深刻意识到,技术运用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正确认识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必须使技术和语文学科特点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有价值,才能真正为语文教学闯出新路。
  这些认识在《雾中过三峡》的设计中已初步确认,并且在一定程度是实现了技术与语文学科特色相结合的目的。但是由于我们认识的浅薄和设计思路的不完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我们又选择了初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说明文《苏州园林》作为课题组正式后的第一个研究对象。方向确定为在技术介入的前提下,突出语文学科特色。
  (二)《苏州园林》的教学设计和思想总结与反思
  
1.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讲究条理,总分结构很明显,每段有一两个可以涵盖本段内容的中心句。我们从文章的各个段落中择出关键语句,按照它们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做成课件,并将相关的课文内容分别与每个关键语句链接。这样一来,就将文章的内在结构凸显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说明文写作的结构方式。
  ●为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做了文章段落与相关图片链接的课件。比如体会苏州园林“注意每一角落图画美”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请学生认真阅读电子版的课文段落,然后想象出文中描绘的不同景致。接着再点击有关语句做成的热键,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图片,然后将其与自己想象的画面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们提供给学生一些北京园林的图片,让他们观察。要求学生结合学到的说明文知识,抓住从图片中观察到的北京园林的特点,运用学到的说明文文体知识写一段说明文字。
  2.总结和反思
  ●在这节课中,多媒体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及表达能力。
  ●我们鼓励学生借助语言符号在自己头脑中构造属于他自己的园林,而不是用现有图片取代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手段促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苏州园林的魅力,并开发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通过对北京园林图片的观察和说明文段的写作,学生不仅可以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多媒体信息的阅览、提取、整理和表达的能力。
  ●反思使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粉笔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不是要成为统治课堂的另一主角。语文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必须坚持这些特点。失去了这些,我们就失去了研究的基础,宛如空中楼阁,很美,但没有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没有形成我们预想的学习高潮,这是因为我们的设计中教师仍然占据课堂的统治地位,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力图牢牢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流程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这说明我们不仅仅要研究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摆正教师和学生以及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从说明文到作文教学的尝试
  尽管我们的前期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说明文教学,但是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对语文教学的其他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探索。
  网络的一个巨大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信息的自由传递,我们设想利用这一优势进行作文讲评教学。
  传统的作文教学多采用范文示例法,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简便易行,教师通过示例可以集中方便的讲解作文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范文呈现的方式往往是由老师或作者宣读,学生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流失的问题,不能充分体会范文的优点或缺点。尽管我们可以通过复印试卷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会带来极大的浪费,并且也不便于作品的保存。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缺少主动参与的机会。
  ●学生作品中的问题未能及时呈现在每一个学生面前,作文讲评的效率不高。
  ●学生之间缺乏写作的交流,尽管教师常常建议学生应该多向同龄人学习,但因为种种心理因素使得这种交流难以进行,或者只限于个别人之间。
  以上的问题能够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予以解决,在一次名为《期待》的作文讲评中,我们获得了如下的认识:
  ●学生作文使用电子稿,便于管理保存,也便于网络教学的实施。
  ●作品在网络上共享,(考虑到教学实施的时间限制,事先已经进行了一些必要的筛选,)学生能最大限度的看到同学的作文,并且自行筛选,并对选出的文章进行研讨交流。
  ●学生选出的文章有些是很优秀的,但也有一些其实不符合作文的要求或者有很明显的不足,这其实也为教师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
  ●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机实现对学生机的控制,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讲解。可以展示优秀的文章,也可以暴露学生的问题。学生边听边看,提高了教学效率。
  尽管由于经验的不足,讲评过程并没有很好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感到,只要能够充分地看到技术的优势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我们完全能走出一条新的教学之路。
  一次并不成功的教学实践给与我们的却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由此得到的实践经验在后来的教学实验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全面介入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在上一次作文讲评的实践之后,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研究,不再把研究方向集中于说明文。到2001年6月,我们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总结。除了研究开始阶段的四节课——《死海不死》《苏州园林》《雾中过三峡》作文讲评《期待》以外,我们还进行了散文《荷塘月色》、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作文创作及讲评《我与某人的一次偶遇》、文言文《核舟记》《张衡传》《桃花源记》等教学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发展。我们感到:由于放开了手脚,进一步认清了技术与教学的关系,我们的研究变得更有活力,空间也更加广阔了,鉴于研究的发展动态,我们将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扩大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我们以作文创作及讲评《我与某人的一次偶遇》为例,透视我们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一)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1.作文题目:《我和某人的一次偶遇》
  提示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的思想、精神或者人格曾经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他们或崇拜,或蔑视,或敬佩,或憎恶……,请你想象设计一次与他(她)的偶然相遇的情境,展现他(她)的精神与人格。
  要求:
  ●作文中选择的某人应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但不能是生活在自己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如伟人)。
  ●写作之前要研究有关人物的资料(传记或其它文字和影像资料),认识和了解人物的生平历史和性格特征,作品中对人物的想象要符合历史的真实。
  ●同时写出“创作后记”(整理记录对人物的研究情况,以及写作过程的构思设计等)。
  ●时间:一个月。
  ●交电子稿(或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定信箱,或交磁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研究,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2.教学环境:
  在合作教室进行。在这里有四个圆形大桌子,每桌有7-8台计算机。建构学习团体,促使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老师可以随意进入学生之中,改变自己的角色。
  3.作文讲评:
  环节一:教师在局域网上共享了一个作文集。这里面有三篇文章,分别写与青年希特勒、孔子和莫扎特相遇。布置同学们看完文章后分组讨论研究,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汇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作文讲评的学习任务。
  环节二:同题作文的比较讲评
  在学生对本次作文有了整体认识之后,教师又引导大家采用一个点作细致的解剖——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同题作文对同一人物的不同处理方式,使学生体会到合理想象的细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环节三:教师在局域网上共享一个“作文鉴赏”文件夹。其中不仅有比较优秀的作文,还有这些同学写作的后记。有的后记甚至比作文本身还好,是对自身和整个创作过程的总结。这对学生更有说服力。向同龄人学习,是提高最快的方式。
  (二)本次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1.总结与收获:
  ●整个讲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团体之中,通过合作研究同学的作文,最终得出结论。教师的工作只是创设轻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对文章发表各自的见解。学生在这里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对自己同学的创作文本及创作过程更有兴趣去主动研究分析,而所得到的经验体会自然更深,对自身写作指导意义更大。
  ●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不但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可以说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抓住了技术和课堂教学的结合点,计算机、网络真正成为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员,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展示教师设定和提供信息的平台。
  2.问题和反思:
  ●学生在新的环境下出现的兴奋状态容易在短时间内走向低潮,并且由于环境给于相当大的自由度,学生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并由此导致讲评效率降低。
  ●在对电子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阅读速度过快,阅读质量下降,对细节部分容易忽视的问题,这是超文本阅读带来的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也和人们平时的阅读习惯相关,看惯了书本,电子文本的阅读还不适应。
  ●新的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得课堂信息量极度增大,这不仅对学生,也对老师提出的极大的挑战。
  ●在教学中仍然出现为技术而技术的本末倒置的设计,这说明尽管我们在不断地有意识反省和改造自身的教育思想,但传统教育观念和对技术的错误的认识仍然未能消除干净。
  ●我们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感受到经验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研究。这说明在前一阶段提及的教师基本功的问题将成为我们未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2001年8月,我们应邀前往深圳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深圳南山中学共同举办的亚太地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国际交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做了主题发言,并得到了专家们和与会者的好评。
  2001年11月,我们通过专家组的评审,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研究基金的资助。

  六、语文研究性学习作为研究方向的新突破
  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决定要在普通高级中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接着,教育部[2001]6号文件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这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表明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在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将占据突出地位,同时这也说明了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已经被国家的教育决策部门确立下来。
  在这种背景下,2001年9月,本课题组根据以往的研究总结,将课题研究的方向由原来单纯地研究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调整为“多媒体及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成为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初步讨论,我们认为如果能在教学中引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解决我们前期研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技术介入语文教学的时机和程度问题,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改变对学生的干扰问题等等,而且能够有效的引领教师和学生认识更符合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和思想。当然,无论试验结果如何,我们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本着这种精神,我们设计了“走近大师”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以魏晋南北朝至唐末的诗歌鉴赏单元为研究基础的诗歌自讲语文研究性学习和范围涉及鲁迅研究全部领域的“为什么是鲁迅?”语文研究性学习。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个内容的实施过程。
  (一)诗歌自讲
  活动设计目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小组研究一位诗人,体会诗人作品风格以及形成风格的原因。用班级授课的方式,达到各组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
  活动方式简介:按照教材内容,分成7个研究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曹操和曹植,王维和高适,陶渊明。研究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究,确定授课内容和授课课时,并完成授课教案,包括一份讲稿和配套的演示文稿。(其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四个专题授课时间为两课时,其他专题为一课时。)教师安排教学进度,在确定小组研究完成的时候,安排课时和教学设备,由小组中选出主讲人完成班级授课工作。其他小组在听课之后完成对讲课小组的评价。教师同时给予评价,权重为教师60%,学生40%。另外,全班每一个同学要对每一个小组的讲授作一句话的评价。此评价由讲课小组在课后汇总,小组阅览后,交给教师保存。
  (二)鲁迅研究
  活动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对鲁迅的著作的学习,以及对同时代作家创作的比较,获得对鲁迅创作的深刻见解,并理解作家是怎样对社会状况做出回应的,学生也要思考这种回应在今天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教师将活动设计发给学生,学生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并进行前期研究
  ●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学习本册书中鲁迅的三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阿Q正传》《拿来主义》。
  ●学生在课下研究鲁迅的生平经历,调查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阅读《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其中学过的文章为必读篇目,同时观看那些改编为电影和戏剧的作品。
  ●教师安排4次自读课的时间,学生交流讨论读书心得,每一次自读课随学生研究的进度安排研讨目标——设定课题,交流研究心得,确定论文框架及后期工作的细节安排。
  ●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教师提供一系列参考的研究专题,学生可在其中选择,也可以自己另外选择确立)展开细致研究,将研究成果写成4000字左右的论文,并制作成相应的演示文稿,准备15分钟的论文宣讲。
  ●教师将学生成果上传到互联网(通过共享的邮箱和校友录实现)供相互交流。学生上网浏览各小组上传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其他各小组的论文提出至少一个问题。
  ●课堂上每个小组派一名发言人用15分钟借助媒体手段。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然后进行答辩。答辩问题由老师从学生的提问中选出。并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或者对宣讲人的答辩和听众的现场质询予以评价。
  实验活动的分析总结
  (一)诗歌自讲
  由于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且需要在班级讲授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小组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比较和竞争。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较高,组长负责制又促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地分工和合作。因此学生在小组研究活动过程中的组织安排,人际交往,分工协作等社会适应性能力普遍增强。
  此次活动运用的评价手段是根据小组活动总结和授课的内容水平采取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互评采用的是百分制的综合评定。教师则侧重于描述性评价。
  (二)鲁迅研究
  诗歌自讲和鲁迅研究是“走近大师”活动的两个部分。两次活动在实施程序上有一些类似之处,但二者绝不是简单地重复。应该说,鲁迅研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力图解决诗歌自讲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其次,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再次,学生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由原来的课堂授课变成论文宣讲及答辩。
  第四,评价方式由结果性评价变为形成性评价。

  七、以“书库一体化”资源为平台的新阶段
  2004至2005学年、2005学年至2006学年连续两个学年,我们课题组参加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课程信息化”实验。在课题研究几近“山穷水尽”之际,这一步让我们的实验“柳暗花明”。2004年至2005学年下学期,我们进行了语文课程信息化实验教材第一册散文与小说两个单元的预实验研究,2005年至2006年上学期,我们选择了散文与现代诗歌单元的实验研究。利用“书库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我们的课题实验真正超越了原来的课件的概念,从而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实现了对学生学过程的全面督导,真正实现了利用网络平台落实“大语文观”、“大阅读观”、“大写作观”。从而真正地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推向了全新的高度,最难能可贵的是,使我们的研究成果具了推广的可能性。
  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语文学习的要诀在于“多读多写”,然而事实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很难长期有系统地落实“多读多写”;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中,学生很难坚持做到有效地“多读多写”。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原因很多:教师的泛读指导难以落实;札记的交流形式单一;大作文周转缓慢;学生无法实现泛读与写作的及时交流等等。因此,大多数学生的除课文和札记作文以外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处于“自发状态”,甚至是“无序状态”,甚至于有的学生基本没有这样的阅读和写作实践。
  这是语文教学实践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前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书库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有效使用,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渠道。
  书库一体化教学平台的显著优势是由“虚拟课堂”所构建的“超时空域”,很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让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大胆放开手脚,不仅可以让一部分教学环节先行,让一部分同学先行,让语文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带动语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提高,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更能根据落实“大语文观”的需要,实现学期、学年乃至三年语文阅读与写作的长远规划并落实对学生的全面督导,把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把落实“多读多写”真正变成现实。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通过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要有弹性: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反对教师对教学内容完全不顾学生实际的纯主观预设,强调不断汲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元素,强调在学生的元认知阅读基础上开展教学,既给学生的发挥留下空间,又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2.注重落实文本: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模式在处理教学内容上多以研讨为主,弄不好就容易弱化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应当始终设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强调从文本出发,落实文本,反复理解文本,同时兼顾听、读能力的培养。
  3.教学推进有梯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新模式在教学实际中有这样一个基本模式,即“课前网上平台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网上平台拓展”,在教学设计重要力图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使教学过程统一为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链条。其中,“课前网上平台预习”是课程开始的必要的和重要的准备,是“点燃火种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前者,并且应当是“课前网上平台预习”的“升华”;“课后网上平台拓展”应当是前两个教学步骤的自然延伸,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涅槃”。
  4.保持教师组织指导者的角色: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有别于传统语文教学,教师的定位一定要明确。教师要随着教学的推进变换“组织者”与“指导者”的角色,有时候,教师是“组织者”,负责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有序展开;有时候,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盲点或争议焦点作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