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阅读感悟:在沉沦与回归之间——重读《白鹿原》


2017-03-08 17:19:59   来源:   撰稿:胡建侠转载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阅读感悟:

 

在沉沦与回归之间——重读《白鹿原》

第一次读《白鹿原》应该是十几二十年前了吧。当时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小说开头白嘉轩的六七次成亲,后面的竟然全忘了。今年寒假重读小说,我很受震撼。

首先是小说的视角,小说中有革命,有共产党和国民党,但政治的意味并不明显;小说中有经济,种罂粟、买地、盖房、轧棉花,但经济的色彩并不浓厚;小说中有文化,村学和书院关乎教育,祠堂和族谱关乎宗法,但文化的印记时隐时现。小说所展现的是20世纪上半期白鹿原上的“人”的生存和奋斗,通过一个又一个“人”的挣扎和沉沦,展现了那个特定地域特定年代的“社会”的风貌。这样的视角是“具体而微”的,又是雄浑壮阔的,它带给人的心理上的冲击也是强烈而又久远的。

再说小说中的人。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白嘉轩和朱先生外,就算是白孝文和鹿兆谦了。白孝文作为白嘉轩的长子,曾经是整个宗族的族长,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完美青年,后来被人算计,一步步堕落,成为一个令人不齿的乞丐,最终又似乎“幡然醒悟”,先做了国民党民团的营长,后参加起义在解放后成了滋水县县长。白孝文看似是浪子回头,也很有出息,但在我看来,作者想要表现的不是他的“回头”,而是更加彻底的沉沦和更加可怕的蜕变——良知的沉沦,人性的蜕变。与之形成对照的鹿兆谦(鹿黑娃)才代表着一种“回归”,回归人性的善良,回归灵魂的高贵。最终,“蜕变”的白孝文杀死了“回归”的鹿兆谦,这是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结局。它是不是预示着,政治终难回归生活之路?而“人”的救赎之路,远比任何艰苦卓绝的革命和斗争更加漫长……

很佩服作家能把故事讲得如此张弛有致,生动鲜活,引人入胜;很佩服作家对生活对时代对人性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力,很佩服作家能赋予方块汉字如此神奇的表现力。《白鹿原》,不愧“经典”二字!

 

 

 

 

                                 图  书  室

                                  2017.3.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好书推荐------余华的《活着》
下一篇: 阅读调查------《学生最想阅读的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