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探索


2015-10-26 10:51:59   来源:   撰稿:董啸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探索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有效教学是关键,本文通过探索提出了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途径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在中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和普遍的问题,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但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第一,教师以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教学脱节,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为教而教,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而教。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往往仅限于被动接受,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极大的限制,学习的效率较差。

第二,教学过分注重形式和过程,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注重从多个维度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由于许多化学教师为了突出三维目标,片面强调形式和过程,不重知识的本质,课堂表面上很热闹、气氛热烈,但实际上是在表演,缺乏实效,课堂效率低下。

第三,实验探而不究,学习合而不作。新课改之前,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一般是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考试写实验这样的三部曲;新课改之后,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在实验课上,许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做探究性实验,减少了讲授的时间。这样做表面上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引导,许多学生的自主探究往往是探而不究,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做探究,却没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备受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对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现今的许多化学课堂,合作学习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很大部分的原因就是由于学生之间合而不作,互相推诿。

第四,过渡使用多媒体,缺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技术,这本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但是,有些教师的PPT做的特别花哨,缺乏对学生学法指导和知识引导,学生上课的时候很兴奋,下课后学生没有任何收获。特别是化学实验,竟然完全是播放视频或者是动画,学生缺乏对实验的准确认识。[1]

随着高中新课改在全国陆续推开,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试图深化化学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模式,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初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该运动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随后有效教学逐渐被人们认识。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为此,我们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从精心备课做起。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只是简单的备知识、备教法、备教学过程,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要做到这些,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做法是:

①熟悉学生,吃透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及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②认真钻研教材,精选、整合教学内容,用好教材。

③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及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方法。

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要求学生探究的问题,认真思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的方法,问题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⑤认真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课本知识。

⑥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并能做好导学稿,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课堂知识。

二、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所有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课堂教学要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明显的发展。

1、精彩的新课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导入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精彩的导入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新课导入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师生沟通的开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牵动着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开始。随着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的不同、学生年龄和班级班风的不同、教师自身素质和个性爱好的不同以及教师现有的教学资源的不同,导入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新课的导入有法,但无定法,不论用哪种方式的导入,其目的都是引起兴趣,引导思维,更好地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高效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能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自主权,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达到了预期目的;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表达能力更强,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师生有效互动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和谐集体中学习的好处,使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课堂提问是师生高效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既给学生信心,又保证全体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基础,在提问内容上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获得的,在方式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对象上应面向全体,调动绝大多数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提炼成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一定要有针对性,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提的问题要基础,尽可能浅显,如化学概念、公式、现象等,通过这些问题让这些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提问时既要考虑到基础,又要略加提高,提出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比较才能回答,给这些学生挑战的信心;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他们提的问题要在基础上深化、拓宽,需要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之后,才能解决。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的有力保障。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实验探究等。在传统教学中,大家通常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差。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教师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为: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最优化实质也包含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对于一节化学课而言,教学过程中可能会使用讲授、探究、讨论、实验等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4、善于总结,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数学和物理都学得很好,但化学学的比较差。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数学和物理对思维要求比较高,但是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少,而化学学科则不同,知识点多而杂,需要理解的知识较少,而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这些学生往往不喜欢死记硬背知识。这个调查结论让我们明白,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对纷繁的知识点要善于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头绪,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减少盲目性,减少记忆量。化学中还有许多专业性较强的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摩尔、物质的量、化学键、动态平衡等概念时,理解比较困难。这些概念大多数比较抽象、难懂,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对于许多化学本质的理解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这类化学概念的教学,我们需要将它们生动化、形象化,这是必然而又有效的教学策略,必要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给学生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时,我们通过大量化学反应分析,最后归纳出:“失升氧—还原剂;得降还—氧化剂”,学生可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盐类的水解”教学时,我们都会对总结为:“有弱才水解,都弱双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这样的口诀,让学生去理解,不仅形象地点明了盐类水解的条件和水解后的酸碱性,让学生能简便地判断盐类的水解与否和水解后的酸碱性,更有助于增进他们学习的结果;在进行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时,我们将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类等一系列有机物的命名归纳为:“找主链,定碳位,得名称”的三部曲,学生非常顺利的掌握方法。在进行动态平衡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若将其比作一个可以进水和出水的水池,当进水量和出水量相同时,水池中的水量就不发生变化,此时就是一个动态平衡。在描述“化学键”这个概念时,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但是学生要理解“直接相邻和强烈的相互作用”比较困惑。但是,其它资料中在对这个概念的表述时,在注重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尽可能多的采用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将化学键可以看做是两个原子为争夺共用电子而进行的拔河比赛,既形象生动,又有利于学生理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重要途径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探索活动,是学生思维的创新过程。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发展重要方式,特别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化学教学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探究欲望的前提,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过程应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多媒体动画、趣味实验等手段,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例如,在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活动之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如何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果?如何利用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结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查阅教材,求知欲望很强烈;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实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给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

四、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重要手段

传统化学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很少。传统的学生实验课,一般安排在相关化学知识的讲授完成之后进行,目的是验证或巩固这一知识。而由于刚学过相关化学知识,所以学生对要做的实验的结果早已“胸有成竹”,他们提前会按照教材的要求写好实验的预习报告,有的学生连实验的现象和结论都填好了。学生做分组实验,变成了“按部就班”的游戏,学生用不着多动脑筋思考就可以完成任务,学生实验课变成可上可不上的课,有时甚至成了走过场或者学生看热闹的课。

虽然,在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很难实现。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探究实验越来越被重视。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品质,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具体做法是: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在学习某一课题知识之前,先安排学生设计有关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精心构思,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步骤,选择仪器和药品;做完实验后,如实记录现象、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实施起来会比以前的分组实验多花一些时间,但理解深刻、知识建构自然。学生通过自己思维方式,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开放地去设计实验思路,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与设计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去探究化学问题,发现化学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都能亲身体会到发现、创造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探索科学精神。例如,在讲授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首先从几种气体制取反应入手,提出选择制取气体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发生装置、净化和干燥、收集方法、尾气处理等的确定方法,这样不仅解决了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而且还掌握了其它气体的制法。通过这个问题的探究,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实验课后学生掌握了设计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方法,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欲望,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渐得到了培养,并领悟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化学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感知和探究化学问题。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可以使得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抽象与直观等能够方便地实现相互的转化,通过声音、图画、色彩、形状等多种刺激,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微观问题宏观化,静态问题动态化” 的优点,而且使用多媒体的课堂容量比较大、便于修改和保存、可以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对于许多微观的原子、电子活动,或者化学反应机理,如果给学生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借助于多媒体FLASH动画的技术手段,学生就可以顺利的理解。同时,如果我们将每节课都做成PPT,这样课堂容量大,课堂效率非常高。在一节化学课里,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使辅助功能发挥最大化,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一般来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用常规教学资源或化学实验解决;若不能解决时,再利用多媒体动画和视频来解决。例如,在进行甲烷的教学时,甲烷的结构用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辅助教学,甲烷的性质需要用实验教学,而反应机理应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方程式要利用板书完成。

如果课件仅仅起到了替代板书与挂图的作用,则多媒体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也就难以得到落实了。所以,合理使用使用多媒体技术也要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①不能简单的用FLASH动画代替化学实验;②不能将所有化学实验都使用视频代替,使学生缺乏真实实验感受;③利用PPT代替板书,课堂结束后,学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④使用PPT上课容量非常大,板书少,学生记笔记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有与PPT配套的学案,帮助学生总结课堂知识。

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重要形式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重视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各种题型的方法。在化学学习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敢于突破教师没讲过的束缚。课堂上教师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提问题,并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及通过实验等活动探究,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比如,在进行盐的水解教学时,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设计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纳有价值的适合探究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可针对实验操作的可行性,筛选出两种探究方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让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使学生对盐的水解的理解更加深刻。此时,求知的欲望牵动着学生,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不仅敢于猜想也敢于动手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不仅得到巩固,而且创新思维也得到了锻炼,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特点和难点,创设质疑氛围,以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外,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提高他们质疑和解疑能力。同时,先激发学生求异,再引导学生求佳,激励学生多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评选最好方法或最佳答案。

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手段

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想象力丰富,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应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应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多媒体动画、趣味实验等手段,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自主探究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例如,在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活动之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如何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果?如何利用实验验证你的判断结果?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查阅教材,求知欲望很强烈;课堂上,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仅做适当的指导和必要的类比。在看似玩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实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给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阅读、提问、假设、验证等,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

八、有效练习是巩固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和要素,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练习与反馈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练习应有一定广度,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要有不同的类型。让学生接触多样的题型,有利于丰富知识面。练习的深度是练习应从易到难,梯度合理分布,恰当控制难度。从巩固知识到主动探究,层次分明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练习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反馈方式。练习的评价应该注重鼓励,感受成功的情绪体验。对于错误也应委婉地指出,评价应该对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结束语】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加强实验教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动学习地位,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叶堃鹏. 《化学教与学》,2014.01

[2]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多样性[j]. 大学教育科学, 2005,(02) 

[3]新课程教师读本·化学,杨承印  周青 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热词搜索:课堂教学 途径 化学

上一篇:新情境中考查化学概念和反应原理
下一篇: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方法的探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