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一单元 物质分类(2)


2015-11-02 15:46:19   来源:   撰稿:董啸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第一单元    物质分类(2

 

 

授课人:董 啸

 

了解溶液的含义、组成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教学重点:

溶解度及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溶解度及质量分数的概念及计算、胶体的性质

教学方法:

分析比较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6.溶液的浓度

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浓度。浓度的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

1)质量分数:

定义: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做质量分数。

计算式:

关系: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可以相互计算。

2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叫做物质的量浓度。

②关系:c=n(A)/V

7、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1nm=10-9m)。胶粒直径的大小是胶体的本质特征。

2)分类:胶体按分散剂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胶体按分散质分为离子胶体、分子胶体。

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胶、蛋白质溶液、肥皂水、硅酸溶胶、有色玻璃等。

3)性质:

丁达尔现象(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

布朗运动(胶体能稳定存在的原因之一)

电泳现象(证明了胶体粒子带电荷);

胶粒带电规律:一般而言,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粒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胶粒带负电。

④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4)胶体的聚沉:

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胶体中的胶粒因吸附相同离子而带同种电荷,当某些因素破坏了稳定存在,胶体粒子就会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凝聚说明胶体的稳定是相对的。

胶体聚沉的方法有:加电解质溶液(盐析);加入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加热等。

5)胶体的制备

Fe(0H)3胶体:将12 mL FeCl3饱和溶液滴入20 mL沸水中至溶液显红褐色。FeCl3+3H2O=3HCl+Fe(OH)3(胶体)

AgI胶体:将0.01mol·LAgNO3溶液810滴逐滴加入l0 mL 0.01mol·L-KI溶液中,边滴加边用力振荡。

注意:滴加顺序不同,AgI胶粒所带电荷不同,KI过量,胶粒吸附I-,带负电荷。若反向滴加,AgNO3过量,则AgI胶体吸附Ag+带正电荷。AgNO3+KI= KNO3+ AgI(胶体)

③硅酸胶体:将1 mL水玻璃滴加到510 mL l mol·L-盐酸中,边滴加边振荡。 Na2SiO3+2HCl=2NaCl+H2SiO3

6)胶体的提纯:

用渗析法:利用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和小分子分离出去,从而使胶体得到提纯。

7)胶体的应用

制豆腐的化学原理;土壤的保肥作用;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矾的净水原理;工业静电、高压除尘;不同品种的墨水不能混用;血型不同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工业制皂的盐析等。

8)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

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的集合体

粒子大小(m

<10-9

10-910-7

>10-7

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不能

不能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深度思考】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案: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

3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该粒子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D

解析:A项,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2 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答案 C

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铁盐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3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 E

解析 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4 2011125,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 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答案 B

解析: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而PM2.5的颗粒物的直径接近于2500 nmB错误。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2012·山东理综) (√)

(2)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2011·北京理综) (√)

(3)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2012·重庆理综)  (×)

(4)“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2012·四川理综)   (√)

(5)“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2009·广东)  (×)

解析 BaSO4是强电解质。

(6)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 (2011·山东理综)  (√)

(7)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010·福建理综) (×)

解析:依据分散质微粒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 (2012·山东理综,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答案:C

解析: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CaOH2O===Ca(OH)2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但也有的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等,也有的是两性氧化物,如Al2O3等;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的速率,故可改变其达到平衡的时间;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仍为混合物。

3(2012·天津理综)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

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答案 C

解析:酒精可以杀菌消毒的原因就是其能够使蛋白质变性,A对;CaO能与SO2反应,可以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CaOSO2===CaSO3B对;明矾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但是不能作漂白剂,C错;因为镧镍合金可以吸收H2,故可以用作储氢材料,D对。

5 (2011·福建理综,9)下列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答案 D

解析 通过MgCO2中燃烧可制得MgO;通过铝热反应可制得三氧化二铝;通过乙醇和钠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得乙醇钠;氯化铁溶液和铜反应能生成氯化铜,但不是置换反应。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1、交叉分类法   2树状分类法

二、物质分类的应用

1. 纯净物和混合物   2. 单质和化合物   3.无机物和有机物

三.分散系

1、分散系  2、溶液 3.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 

5.溶解性  6.溶液的浓度 7、胶体

〖教后记〗

相关热词搜索:单元 物质 第一

上一篇:第一单元 物质分类(1)
下一篇:第一单元 物质分类(高考试题研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