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21课 西学东渐


2016-01-08 15:26:45   来源:   撰稿: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导入新课学生活动:阅读两封信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

 

 

 

 

 

 

 

  

 

 

 

 

 

 

 

 

 

 

 

《西学东渐》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阅读两封信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当然,我们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屈也可以保护他们。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摘自《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等

问题:

1)在两封信中,英王乔治三世在信函中提出了怎样的希望和要求?

2)从乾隆的答复中,同学们能品味出中国皇帝的什么心态?

教师引导:

在鸦片战争中,以“天朝”自居的中国被一个他所蔑视的西方“蛮夷”打败了。在后来几十年中,天朝又是一败再败。 “天朝”为什么不是“蛮夷”的对手?“天朝”的路在哪里?

指出本课教学目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求近代中国前期的思想历程。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程,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设计意图:以1792年马嘎尔尼来华这件事为切入点,指导学生阅读英国国王给乾隆皇帝的一封信和乾隆皇帝的回信,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自大与自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过程:

(一)一本“新书”

http://t2.baidu.com/it/u=147281917,1522072164&fm=0&gp=0.jpg展示林则徐和魏源的画像,要求学生结合初中和高一所学知识,回顾和讨论这两个人的思想主张,说明这两人的历史地位。

展示《海国图志》的封面和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筹海篇,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从《海国图志》这一内容概要,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宗教、民俗等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这本书对中国人太有意义和价值了。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对世界一无所知,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例如在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道光皇帝还问大臣,英国在哪里?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至于其他中国普通民众,对世界恐怕更是一无所知。

展示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一些主张: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问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哪些的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意义?

教师:林则徐、魏源的主张,表明了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天朝观念,瞩目世界,关注世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提出学习西方,这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向来以世界中心自居的国家和民族来讲,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所以,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中国士大夫之稍有世界地理知识,实自此始”。

但是这样一本有着如此意义的书,并没有引起国人的关注,《海国图志》在国内仅印制了不到一千册,后来在顽固势力的压力下,曾经被毁版。这本书后来流传到日本,受到日本国民的重视,被印刷了几十万册,成了日本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

点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觉醒,只是个别人的觉醒,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的觉醒。中国社会仍旧麻木、愚昧、自大,中国人的观念基本没有改变。

在这本书中,魏源仍然称西方为“夷人”,这说明什么?

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但在他内心深处,也有着根深蒂固的天朝观念。

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件事:1850年,一名英国籍传教士和一名教会医生,租赁福州城内神光寺房屋两间居住告老在家的林则徐闻讯后,联络家乡士绅和读书人,进行大规模请愿,还联络在京和各地的福建籍大员为之声援,坚决要求当局把这两个英国人驱逐出城。林则徐甚至还劝绅士捐资雇募水勇,准备动武。

问题:两个英国人不过要住进福州城,林则徐为什么如此敏感、大动干戈呢?

学生思考。

教师:在林则徐的心目中,夷人永远是夷人,不能和华人住在一起。鸦片战争过去近十年了,中国最有眼光的官员——林则徐还有天朝观念,可以想象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状况。

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改变观念是艰难的。可以想象,中国人学习西方的道路,将会是一条不平坦之路。

【设计意图:以“一本新书”为切入点,展现《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和主张,引导学生深入认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动情况,体会近代中国思想观念转变的艰难。】

二、一条“马路

http://www.railcn.net/uploadfile/200707/20070708062226237.jpg展示图片: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问题:从图片上能看出中国第一条铁路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1878年,李鸿章建立了开平矿务局,为了运煤的需要,李鸿章请求朝廷允许筑造一条铁路。李鸿章估计会有人反对的,为了掩人耳目,在给朝廷的报告中,李鸿章称要修的是一条马路,并保证建成后用马拉。朝廷下旨批准,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

火车在唐胥铁路上开行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顽固派群情激愤。他们说火车喷出的黑烟会毁坏庄稼,更重要的是它的巨大声响会震动皇陵——东陵。事实上,葬着清朝14座帝、后、妃陵墓的东陵,离唐胥铁路还有近百公里,火车的轰鸣声根本不可能震动东陵。

迫于顽固派的压力,李鸿章被迫做出让步,用马拉。所以,在后来比较长的时期里,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奇观:中国的唐胥铁路,火车是用马拉的,真的成了一条“马路”。据说在颐和园,也有一段铁路,但也不是用火车头来拉,而是由太监拉。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之路是很艰难的。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洋务派坚持学习西方,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

展示材料:

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焉!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沉胥耶!

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             ——《重读李鸿章》

这两段话是李鸿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发出的感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北京被占,圆明园被烧。对外战争的惨败,彻底撕毁了天朝的面子。国人被震惊了,感觉天要变了,用李鸿章的话来讲,是“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李鸿章在这两段话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学生思考。

展示材料: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薛福成《筹详刍议·变法》

问题:从这两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李鸿章、薛福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学生阅读、讨论。

教师: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学习西方的运动中,洋务派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进行了大规模实践。后人把洋务派学习西方的主张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问题:同学们如何理解“中体西用”的“体”和“用”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中体西用”的含义是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洋务派认为“体”和“用”“体”是根本,是不能变的;“用”是为“体”服务的。

问题:洋务派为什么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彻底抛弃中国旧的政治制度呢?你对“中体西用”怎么看?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中国传统势力非常强大,即使修一条铁路、派留学生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如果完全抛弃中国传统,全面学习西方,阻力会更大。

洋务派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宣称也要维护“中学”,维护中国传统道德,学习“西学”只不过是用西方技术维护中国传统罢了。这样,洋务派就找到了与顽固派的共同点,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顽固派心中的疑虑,让西学能够进入中国,达到自己的目的。用今天的话来讲,先忽悠着顽固派再说。李鸿章就是以修“马路”为名,先把铁路修起来,真可谓“用心良苦”。

可以说,“中体西用”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一条通道。虽然“中学是体”,但西学既然已经可以“用”了,于是,“西学”就堂而皇之地大量涌入中国。例如,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仅1896年一年时间,就译介西书120多种,平均每三天即译介一种,真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中体西用”,使洋务派打开了一条学习西方的通道。这一点对今天的中国也很有启示。上个世纪80年中国改革之初,反对改革的声音也非常大,很多人争论中国经济改革,认为搞市场经济,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因为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这方面的论述。在这个时候,邓小平说,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可以借用这种经济手段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同样也是一种“中体西用”——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经验和经济手段,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智慧。试想,如果死抱住经典、教条不放,中国经济前景会怎样?

展示材料:

咸丰初元,国家方讳言洋务,若于官场言及之,必以为其人非丧心病狂必不至是,以是虽有其说而不敢质之于人,不谓不及十年而其局大变也。今则几于人人皆知洋务矣。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一册第13

逮其久,风气渐开,凡人心智慧不同,且将自发其复,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商大贾必有仿照西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洋务运动》第四册第14

问题: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西学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人心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教师: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本意只学习西方技术,用西方技术来捍卫“中体”。但是西学传播的大门一旦打开,就无法阻挡。至于什么样的西学进入中国,洋务派更是无法控制。随着洋务运动的进行,“西学”大规模地进入中国,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并非西方技术层面的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人们对“中体西用”本身也产生了怀疑,在中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思潮。

展示材料:

……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堂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严复

问题:郑观应、严复如何认识“中体西用”的?

学生思考。

教师:郑观应、严复等认识到只学习西方技术是不能实现富强,要学习西方制度。他们看到了“中体西用”存在的问题,批判“中体西用”。他们提出学习西方制度的思想,是对“中体西用”的否定,动摇了洋务派所维护的旧的纲常礼教,这是洋务派没有想到的。所以说,“中体西用”不仅使西学进入中国,也促使人们思考中国需要怎样的西学?在思考的基础上,一些思想家提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也要学习西方制度,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所以说,“中体西用”为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做了准备。

【设计意图:以“一条马路”为切入点,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情况,进一步认识中国学习西方的艰难。在教学中,通过必要的材料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中体西用”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一场“变法”  

教师:1898124,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这一天,康有为奉命来到总理衙门西花厅,少顷,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廖寿恒、张荫恒先后到达。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

展示这次讨论内容:

荣禄曰:“祖宗之法不能变。”

我答之曰:“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也,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即如此地为外交之署,亦非祖宗之法所有也。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廖问:“宜如何变法?”

答曰:“宜变法律,官制为先。”

李曰:“然则六部尽撤,则倒尽弃乎?”

答以:“今为列国并立之时,非复一统之世,今之法律制,皆一统之法,弱亡中国,皆此物也,诚宜尽撤,即一进不能尽去,亦当斟酌改定,新政乃推行。”

翁问筹款,则答以:“日本之很行纸币,法国印花,印度田税,以中国之大,若制度既变,可比今十倍。”

于是陈法律、度支、学校、农商、工矿政、铁路、邮信、会社、海军、陆军之法、并方日本维新,仿效西法,法制甚备,与我相近,最易仿摹,近来编辑有《日本变政考》及《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采鉴焉。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

是次约见一直持续到天黑。荣禄拂袖而去,先走了,出得中南海径奔颐和园。

问题:这场辩论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辩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战前,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必将打败日本。但是,战争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短短8个月时间,日本打败了中国。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

中国人开始思考:我们也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也有洋枪洋炮,为什么还是战败了?

展示《马关条约》谈判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博文说:“十年前在天津时,敝人曾向中堂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李鸿章叹道:“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盛。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谈论,也深知我国必须改变方能自立。”

问题:李鸿章感叹什么?

展示日军司令伊东佑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

至清国有今日之败者,故非君相一己之罪,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

夫取士必由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其足济夫实效?……前三十载,我日本国事,遭若何之辛酸,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制,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

问题:从这封“劝降书”后,同学们对甲午战争胜负的原因有怎样的看法?

学生思考。

教师:无论是李鸿章,还是日本司令官,都很清楚的看到日本胜利的原因,也看到中国失败的原因。根本一点,就是中国没有制度变革。

18955月,《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到北京,在北京参加考试的1800多举人在康有为的率领下,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公车上书”。在上书中,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一场变法运动揭开了帷幕。

展示材料: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吾今一言一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问题: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学生思考。

教师:康有为认识到要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康有为认为它是变法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梁启超也认为变法的关键在于变革封建官制。

维新派是要进行制度变革的,这是他们与洋务派的最大不同。当年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都会遇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所以维新派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顽固势力更是强烈反对。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

教师: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变法运动展开了。但由于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这场变法运动最终失败。

展示“戊戌七君子”之一——谭嗣同说的一段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留下的诀别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从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我们还能读出谭嗣同的一种无奈——“有心无力”。一场伟大变法运动,仅仅一百多天就失败了。在中国,改革变法太艰难了。戊戌变法虽然被镇压了,但是经过这场运动,维新思想得到传播,如:“从1895年到1897年间,国内设立的学会、学堂、报馆共五十多所”,宣传维新思想,这些活动进一步动摇了中国人固有的盲目自大的心理。我们原来还只是认为自己只是技术不如人,现在进一步认识到什么都不如人,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的觉醒。一旦有这样的觉醒,将会释放出无限的能量。对于一个社会和民族来讲,思想解放是最重要的解放。

维新思想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设计意图:以“一场辩论”为切入点,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艰难。在教学中,展现必要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维新变法兴起的历史背景,认识维新思想的内涵,深刻思考维新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思想历程的特点?

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总结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

1.方向是明确的:向西方学习是近代思想的主要方向。

2.历程是艰难的:学习西方遭到各种顽固势力的激烈反对。

3.过程是渐进的: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4.效果是明显的: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的思想在走向进步,这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在今天,中国依然面临着如何学习西方这一问题,留给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能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特点,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今天的中国如何对待西方文化?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
下一篇:咬文嚼字 细读精思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