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开篇第一课


2015-06-16 11:41:39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张晓华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舸、寥廓、峥嵘、挥斥、方遒、粪土、遏”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词牌的起源、相关背景以及诗歌体裁。

3.把握诗歌的四幅画面和整体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体会诗歌雄浑阔大的秋的意境。

2.感情充沛饱满地朗诵整首诗歌。

3.举三反一,拓展毛泽东诗词,让学生充分体会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体会毛泽东思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2.拓展能够充分表现毛泽东豪迈情怀和担当精神的其他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毛泽东的领袖风范和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整体意思和四幅画面

2.声情并茂地朗诵整首诗歌

3.毛泽东的其他相关诗歌的对比阅读

(二)教学难点

1.诗歌的意象的提取和意境的把握。

2.学生诗歌专题式鉴赏能力的训练:读诗歌——读风格——读人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

1.以诵读带动体悟,整体感受诗歌;

2. 举三反一拓展丰富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学生学法

1.自读预习法、    2.诵读品味法

3.知人论世法      4.搜集资料法

【课时安排】 1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学生通过查资料和相关工具书完成)

(一)题解——词牌起源:

沁园春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史书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把第五女刘致分封到济源,婚配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孙高密侯邓乾,并在风光秀丽的沁河北岸给公主造了美丽的庄园,全称为“沁水公主园”,名为沁园,该园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营造精巧,极尽奢华。后东汉窦宪仗势宫掖声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

(二)诗歌体裁(见课堂部分)

(三)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1.舸——大船

知识链接:

1)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周密的《观潮》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的《滕王阁序》

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的《赤壁赋》

4)“艨艟数百,分列两岸;”中的“艨艟”——周密的《观潮》(中国古代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艇。)

5)另外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中的(舴艋——形似蚱蜢的小船。)

2.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3.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相关链接:

1)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蜀道难》(峥嵘:高峻的样子)

2)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歌词《少年壮志不言愁》

4.挥斥和方遒为并列的形容词短语,并非是动宾短语。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

5.粪土——名词活用为动词,视……如粪土。

6.遏——阻止。

相关链接:形近字谒——拜见

二、导入与答疑:

(一)导入

说起毛泽东我们一般都会说: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而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则说,他首先是一位诗人;名叫埃加·富尔的法国前总理则说“诗歌不仅仅是毛泽东生平当中的一件轶事,我的确相信,它是了解毛泽东性格的关键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高中语文开篇第一课,来学习毛泽东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诗歌——《沁园春•长沙》。

(二)答疑——学生提问:毛泽东的诗歌属于新诗还是古体诗?

教师明确:毛泽东的诗歌都属于古代诗词的范畴,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经说过“毛泽东不仅熟悉古代诗人,而他自己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毛泽东的诗具有古代诗人的伟大品质。”这首《沁园春•长沙》属于古代诗歌中的词,具体内容上属于豪放词,体裁上属于长调,全词共114个字。

三、初读,整体内容明晰

1.学生自由选择上片或者下片进行朗诵,学生现场评价,老师现场点评。

2.读过2-3遍之后教师提问提问,这首诗歌从表达方式和时间上上片是在写什么?下片又是在写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描写——眼前之景

下片忆事——记叙——回忆中事

四、细读,诗歌魅力凸显

(一)诗歌上片(重点)

1.独立寒秋图

1)提问学生,前三句话都点明了什么?

明确:短短三句话,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的广阔背景之中。

2)你能想到那些诗歌场面?

明确:唐朝柳宗元有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情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家的胸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3)这三句在语序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倒装,这样写强调了“独立寒秋”。

4)朗读提示:用叙述语气,平和、舒缓。

2.湘江秋景图

1)由“看”领起的内容

远 望 ==> “万山红遍”(高)[群山]  近 望 ==> “漫江碧透”(低)[江水]

仰 视 ==> “鹰击长空”(高)[长空”] 俯 视 ==> “鱼翔浅底”(低)[水面”]

动作之劲 ==> “争”“击”“翔”  色彩之浓 ==> “红”“碧”

数量之多 ==> “万”“层”“百”

竞争之烈 ==> 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

2)小结秋景图:

秋山:色彩绚丽之美  秋水:清澈纯粹之美   秋物:自由壮阔之美

3))毛泽东秋景的特点:毛泽东高怀大志,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他笔下的秋天也是自由的、奔放的、广阔的、生机勃勃的,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是万类霜天竞自由,

(4)朗读提示:想象美的画面,情绪饱满,有热情。

3.青年毛泽东“问鼎天下”

1)面对生机勃勃绚烂壮丽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就想到了当时中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因此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青年毛泽东的仰天发问。这正是毛泽东青春的宣言,青年毛泽东尽管一名不文但恰恰是胸怀天下。

2)朗读提示:语速稍慢,既是思索,又含肯定答案。

4.学生搜集整理,毛泽东独立寒秋的相关背景。

7班职玉瑶完成较好所以在课堂展示)

这首词作于1925年,毛泽东时年32岁,当时全国的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1925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不仅没有出席,而且连委员都被选掉。19251月,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组建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 “在仅仅几个月内,我们组织了二十几个以上的农民协会,同时引起了地主的怨毒,要求将我逮捕。赵省长派兵来抓我,我逃到广州。”(《毛泽东自传》)“逃到广州”,是指诗人1925年深秋,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

五、略读——青春之歌唱响

(二)诗歌下片(略讲)

1. 下片整体感知:

1)上阕写今日之游、眼前之景,提出问题,引起回忆。下阕写昔日之游,忆过去峥嵘,回答上阕提出的问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为上下片的过渡句,

2)朗读提示:语调高,语气强,豪情满怀的。

2.“恰同学少年”的相关背景(本部分内容制作张依卡同学,展示王丝雨同学)

1911年到1925年,毛泽东曾数次在长沙学习、工作、从事革命活动。当时国内外革命浪潮风起云涌,辛亥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样的岁月如同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的峥嵘的高峰。

11913——1918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蔡和森主持一师校友会。

219184月,与何叔衡创立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3)开办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4)印发反袁小册子,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

5)五四时期,毛泽东在长沙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思想界的重视。

6)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蔡和森、萧子升、杨开慧等参加。

71920年,领导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参加中共一大。

8)粪土当年万户侯——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活动。

91911-1925年的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张昆弟、郭亮等,以及其他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如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蔡畅、罗章龙、李维汉等都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热情奔放、意气风发,他们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谱写了一首靓丽的青春之歌!

10)朗诵提示:语速快、情绪激昂,达到最高点。

3.第三个层次在前边稍稍停顿之后,再次以回忆的口吻结束全篇,浪遏飞舟应该以较高的语调来读。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从“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化用而来,这也是庄子的《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的化用。

六、研读——主题思想明确

1.《沁园春长沙》——诗言志,高中语文第一课,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怀?编者安排为高中语文第一课的意图?

2.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分享张老师文章《从匍匐到站立——﹤沁园春长沙﹥的人文解读》的主要观点:

(一)“独立寒秋”的站立精神

(二)“万山红遍”的浪漫情怀

(三)“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

(四)“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

(五)“蔑视权贵”的批判意识。

3.写作手法总结: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此处小结全文并板书)

七、举三反一,拓展丰富

1.比读两个相关内容

1)与《沁园春·雪》比读——今日豪情满志

192510月,他正苦苦寻求救国之路,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19362月,终于找到了光明大道,写下了《沁园春•雪》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回答,这两首词词牌相同,结构相似,主旨相连,一问一答,遥相呼应,妙趣横生。正是十年求索,十年攀登,十年磨一剑。难怪如此华美,如此壮阔,如此的锋锐!

2)两首《卜算子·咏梅》的对比阅读——乐观豪迈依旧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2月版(还有一说是1961年作品)《毛主席诗词》。当前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泽东仍然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始终未能动摇。

2.寻读其他诗歌

1) 寻读《咏蛙》——少年心事拿云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此时的毛泽东,应该还算是个少年。但从这首诗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具有夺人之气,充满自信的“禀赋”的飞扬。青蛙,常人眼里是温和温顺的,无爪牙之利,无嗜血之功,见人一来,迅速跳下水。但在作者的笔下,它却威严大气,雍容从容,傲视群伦,有压倒一切的气概。这是青蛙吗?是青蛙。它虎虎有气势,又不失青蛙的本态。这首诗有相当的艺术魅力。这艺术魅力,应该说相当一部分来自诗中的“气”——傲岸,博大,恢宏。古人讲为文首先在“气”。文之气来于人之气,为文之人必先气贯长虹,此诗可作一证明。从这首诗中我们已能看到少年毛泽东那睥睨一切、雄视万物的气魄。

2)寻读《七绝·呈父亲》——少年心事拿云

毛泽东还有一首16岁离家到东山学习时根据日本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一首诗改写的《赠父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那心气是很高的。一个山里娃,出去读书盘划的已不是用以改变自身命数的“小九九”,而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大有“马革裹尸还”的风骨,苍凉,勃郁,奋发,掷地有声,慨当以慷。

3)寻读《忆秦娥 娄山关》——战争场面悲壮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寻读《七律·长征》——困难举重若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寻读《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胜利摧枯拉朽

1949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将正道是沧桑。  

八、小结

1.柳亚子七言一首:

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潇洒莫如毛泽东,千古绝唱第一人。

2.朗读《诗人 领袖》(任先青)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抬头望断南飞雁,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神思飞扬起来,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诗眼,嘹亮了东方!

3.课外推荐

1)凤凰大视野《大浪淘沙——诗人毛泽东》五集

2)张晓华《从匍匐到站立——<沁园春•长沙>的人文解读》

九、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上片写景: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雄心壮志

 

下片忆事:峥嵘岁月图        勇敢担当

中流击水图

              寓情于景 

 

十、教学反思

刚刚与7班学生完成了《沁园春•长沙》的录像课,相对完整地展示了我对于本课的教学构思,和学生的互动比较到位。之所以选高中语文开篇第一课,我主要是想要表现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之处,高中语文我们要以课文为原点,进行专题式的语文教学,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比如这一课,我们绝不仅仅是《沁园春•长沙》本身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毛泽东诗词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毛泽东诗词气势豪迈、想象浪漫、文辞华美的特点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基本的印象,从而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毛泽东诗词;还有一点则是展示自己举三反一的语文教学思想。数理化的学习需要举一反三,而语文教学正好与它相反。语文教学,与其支离破粹地分析一首诗歌,把它分析得面目全非,不如多展示几首相关的诗歌,让学生自己去读,老师不需要过多地分析,只需要在关键之处点拨一下即可,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除了它本身之外,我们还拓展了相关的十首诗歌,这样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就会非常大。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人文素养才会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积淀才会更加厚实!

另外本课突出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十首诗歌的加入,相关背景的自然切入,早年毛泽东的革命生活,都通过课件得以充分展示,使得本课的容量非常之大,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要说缺点,第一,因为原本两课时进行的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容量大所以设计的痕迹有些重,学生活动展示不够充分;第二,录像课使得学生和教师都相对紧张,没有很好地展示出平常上课自由思想充分表达在文字中畅游的感觉!

 

相关热词搜索: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上一篇:2015年陕西中考文言文阅读之虚词复习攻略(一)
下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