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育部出台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2018-04-27 09:42:29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中国教育报 (记者 刘博智 王家源) 2018.01.04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如何衡量和培训有了标准。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数学、化学学科教学)》(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指导标准》涵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学习与发展、学科教学等15个学科领域18项标准,以及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等4个学科领域4项标准,共计22项标准。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等问题,如何提高培训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度,提升培训课程内容与一线教育教学实际的关联度,加强培训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的规范性,进一步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提升教师培训工作质量的重要任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称,通过出台《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引导各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科学诊断,设置针对性培训课程,确保按需施训;促进各地按照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培训课程内容,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整体素质;推动各地遵循教师培训工作特点,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探索建立教师培训学分结构体系,为推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奠定基础。

    该负责人介绍,《指导标准》采用相同体例,分为培训目标、能力诊断、课程内容、实施要求等4个主要模块。其中,培训目标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教师工作能力的理想状态,给教师发展建模子;能力诊断用于确定当前教师工作能力的实际状态,通过能力表现级差表,判断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科学诊断教师培训需求,带教师个体照镜子;课程内容着眼于缩短实际状态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能力素质,给教师提升开方子;实施要求重在为缩短差距提供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动各地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性,为教师培训找路子

 

 

为教师能力提升“照镜子”“开方子”

——专家解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数学、化学学科教学)

中国教育报 2018.01.04
(本报记者 王家源 刘博智)

    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数学、化学学科教学)》(以下简称《指导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各地分类、分科、分层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标准》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将如何增强义务教育三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引导教师专业化成长?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以学定培,建立分学科的教学能力标准体系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指出,《指导标准》的框架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对应,实质是将学生的课程目标,转换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指导标准》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结合教师日常工作内容和活动划分来设计其核心能力项,使培训和工作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实践性。按照核心能力项的具体表现,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指标体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目标。

    合肥师范学院院长助理宋冬生教授以语文学科为例解释说,《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把教师培训的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上,以学定培,对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按照做事的逻辑,即按照学生的学习领域——教师的工作领域(培训领域)——各领域主要工作事项(核心能力项)——每一事项的能力指标的逻辑框架,构建了“6个培训领域+20个核心能力项+102条能力指标的培训目标体系。

    “《指导标准》解决了教师培训与学生学习两张皮的问题。宋冬生说,语文教师培训课程目标设立的实质,是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目标转换为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标准。这不仅系统性地为培训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有据可依、精准专业、具体可测的参照标准,也彰显了为学生学习而研修、为学生成长而发展的培训理念。

    针对化学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王磊认为,《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明确了基于主题的教学能力指标及培训目标。《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围绕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及实施要求,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化学课程宗旨,确立了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指标,引导教师教学从只关注传授化学知识,转变为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提升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表现级差表,为教师建立反思录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指出,教师培训需求的实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源于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能力现状与理想培训目标的差距认知。为此,《指导标准》基于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研发了能力表现级差表这一新工具,为教师提供做同一工作时不同行为表现的典型差别。目的是帮助教师对照能力表现级差表进行自我诊断,从而较为直观地衡量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现有水平,自觉地感知自身能力与培训目标的差距,激发其主动参与培训的内在需求。

    王磊认为,《指导标准》还能为培训的设计与组织者提供参考,解决培训内容泛化、培训质量监控薄弱等问题。初中化学教师可利用能力表现级差表进行自我诊断,明确自身教学能力的现有水平,从而自觉地感知自身能力与培训目标的差距。同时,培训设计与组织者可利用能力表现级差表,设计实作型任务、分析培训对象的教学设计文本与课堂教学(实录),以准确把握其与培训目标的差距,从而设计相应的培训目标、内容及活动,保证培训的针对性。

    教师成长过程一般是以教师从教时间划分,即初任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等。但按这样的方式划分不同类型的教师,并为其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培训活动,很难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同是初任教师、骨干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需求可能有很大差别。

    “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指导标准》(义务教育数学)建立了基于目标的教师能力诊断方法。将以数学核心内容为主线的教学能力目标进行分解,制定了相应的诊断工具,教师或培训机构可以运用诊断工具,了解教师在该主题所处的教学能力水平。每一个核心内容主题下,设计了阶梯性的培训课程,供培训机构和教师根据不同的能力水平自主选择。这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和充分选择空间的数学教师培训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马云鹏说。

    按需施训,为教师铺就发展之路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导标准》的一大特点,是设置按需施训的培训课程。

    《指导标准》借鉴国培计划的实施经验,在教师培训课程中推行主题式研修。为培训提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修主题,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架构,根据教学能力水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提供课程专题和内容要点的参考建议,真正实现以诊断为基础设置课程、实施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指导标准》通过设置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为不同层次的语文教师铺就如何到那里的道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荣生说。

    王荣生介绍,针对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分层次、随意拼盘、偏于理论等针对性不强的突出问题,《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实践取向,以实施语文新课程为本,应对培训目标,针对能力诊断,系统精准设置知行合一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形成和丰富教育教学知识、改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建构目标引领、问题导向的语文学科培训课程体系,不仅为教师自主研修、中小学校本培训提供了可选可用的课程菜单,为培训机构和教研部门设置分层培训课程提供了丰富专业的课程指南,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培训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指向新课程实施的应用性,从培训课程建设这一核心层面上提升了培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同时,《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还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和区域差异,提供多样化培训实施和组织建议。

    王磊说:《指导标准》(义务教育化学)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兼顾我国初中化学教育和教师的区域差异,倡导采用集中学习、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自学、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培训组织形式,专家讲授、案例研究、问题研讨、工作坊等多种培训实施方式。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实施策略,通过现场诊断、分析与分享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基于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反思实践和行动研究提升教学能力,确保培训实施的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部 培训课程 教师

上一篇: 大国良师如何培养?
下一篇:观摩 交流 提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