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找寻撬动学生积极性的支点


2013-11-28 14:19:40   来源:   撰稿:杨帆(转载)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缘起  提到现今的语文教学,一句顺口溜流传甚广:“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说的当然是学生的心理状态。殊不知,如今的语文老师也有自己的...

                      缘起
  提到现今的语文教学,一句顺口溜流传甚广:“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说的当然是学生的心理状态。殊不知,如今的语文老师也有自己的“怕”。那么语文老师怕什么?作为一个有11年教龄,在高中任教超过6年的语文教师,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我怕教材。
  为何有此一说呢?自从课改推行之后,高中教材——尤其是“北京版”教材——起了很大变化。许多新课文向我们下了“战书”。在我第一轮教“北京版”教材的过程中,我特别怕讲外国文学的部分。原因有二:一是我本人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对欧美等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进入现代主义之后的作品读得较少,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要闹笑话的;二是入选课本的许多篇目,篇幅是非常长的。如果学生课前不做预习,教师上课时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带领学生读课文。如果不读课文直接进入文章欣赏,学生不免会云山雾罩,教师也有强加于人之嫌。而课时的限制,考试的压力,学生的自觉性等原因使得这个矛盾一直难以解决。
  因此,我可以很坦白地说,第一次使用京版教材时,有很多金子一般的外国文学作品都被我“叨唠”过去了,学生什么印象都没留下。这让我别扭了很长时间:这样子去“处理”课文,实在是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语文老师的良心。细想起来第一个问题好解决: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多读书完善它就好;而第二个问题却难以解决——我怎能要求学生像我一样吭哧吭哧地爬原著,再看一堆专业论文呢?

                      背景
  我任教的两个班级是高二年级的平行班。学生素质一般,普遍不爱读书,面对文字时心情比较浮躁,课文超过1500字就不爱读了。接到研究任务时,我们已经是这一学期的下半,正在讲选修专题。其中就有我很怕的几篇课文——都是欧美经典文学作品。从16世纪的《堂吉诃德》到20世纪的《变形记》,每篇课文都得超过10页。娃们是不会预习的,课上朗读课文么?别开玩笑了,一周就4节课,这几篇课文读完就得一周。
  今年5月,我参加了由顾先生牵头,吴老师任组长的“双课堂”教学课题组。这次的课题研究特别强调的是“常态背景下的双课堂教学”,也就是说,不脱离实体课堂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还得把网络课堂的作用给发挥出来。

                      实施
  不管怎么说,网络课堂是个新东西。再不爱读书的孩子碰到个新东西总有点好奇之心。再说,网络可承载的信息量远比实体课堂大得多,也灵活得多,要不然娃们为啥爱上网不爱上课呢?于是我趁着学生们对网络课堂的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在网上开讲了《堂吉诃德》(节选)。

平台截图1


  之所以在欧美文学作品中先讲这篇,是我私心觉得,堂吉诃德疯疯癫癫的故事还算有趣,靠他的疯癫,或许能多吸引几个学生坚持把作品读完。因此,我先在学习平台上开了“认识堂吉诃德”这一帖,把原著上部开头的部分复制粘贴了一下。同时,我在上课时告诉学生要登录网络平台去阅读,然后预习课文。几天过去,我马上要开始讲《堂吉诃德》了,但“认识堂吉诃德”这个帖子只有点击率没有回复。这让我有些着急——不能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就无法改变教法。
  突然我意识到:我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太笼统、太宽泛了!只说阅读、预习,没有监视测量点,学生阅读到什么程度是无法呈现的。于是我改变策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读了课文的前两段,大致了解了堂吉诃德和桑丘这两个人物。之后给学生留了一个预习题:请在读书之后完成写作《我的主人堂吉诃德》,在限定时间内上传到网络平台上。
  到了规定的截止时间,我上网收作业。说心里话,我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这类的预习作业之前我们也留过,比如在学《范爱农》时也曾让学生完成《范爱农列传》。学生们完成得浮皮潦草,一望而知是凑合事儿呢。而那天晚上,我惊讶地发现:“收成”还真不错呢!一个班30个同学,按时上交作业的有20个。字数方面多则700多字,少则100字。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把课文主要内容复述出来。

  
平台截图2
  有些同学还能将文中体现堂吉诃德精神的语句摘录出来写进自己的作业中,如崔凯作业。该生学习习惯不好,较难集中注意力。平时作业也比较懒,动脑子的事儿不爱干。
平台截图3

  而且不管对堂吉诃德这个形象理解了多少,学生们写出的文字都很有感情。

平台截图4
  当然,也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采取了“有声有色,百度百科”的法子,比如有一个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堂吉诃德充满幻想,而我则事事从实际出发;他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而我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他有丰富的学识,我却是文盲……”当时看到这样的句子,我立刻就点击了“评论”键钮,想“痛下杀手,绝了他的下次。”但转念一想,我还是没做任何动作。网络平台的一大好处就是交互性强。不单是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前我们留了预习作业,学生都写在作业本上,老师批改之后非常不便于向全体学生展示,而学生之间的互评基本无法实现。现在在网络平台学习,每个学生都能看到班里所有同学的作业,也可以任意发表评论。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老师先不下断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更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于是,我将学生的作业一一复制粘贴下来,仅将错字病句用红绿色标出。
  这个工作我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但这个过程让我很兴奋。因为这次的预习作业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留的预习作业时效性很差,周五留了预习题,总是要到周一早上才能看到学生作业本。而我们的语文课常常排在前几节,老师根本没时间把学生的作业进行充分地批改评判,也无法让更多的学生阅读、评论同学的作业。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觉得这种动脑思考的作业用不着太用心。没了时效的预习会直接导致作业失去实效性。而在使用网络平台后,教师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看到学生的作品,有充裕的时间来做选择,真正做到依学情而决定教什么、怎么教。
  在使用网络平台之前,学生的作业多是“孤独”地完成,不自觉的孩子还会在网上搜索现成的东西来凑数。因为其他同学看不到他的作业,纵使被老师“识破”,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而在网络平台上学生们在上交作业时也一定会看看同学都是怎么写的,也会“不留情面”地发表一些评论。习惯于搜索作业的学生也怕会跟别人“撞文”相对有所收敛。
  最重要的是,学生间的相互启发比老师的指导更发散,也更易被接受。
平台截图5

  第二天上课,我和学生没有再花时间读课文。一上课,直接进入学生作业。作者本人上来朗读,同学互相评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纷纷上台展示,课堂完全属于学生了。这使得老师站在一个辅助指导的地位,只在关键时刻帮助学生“捅窗户纸”。平时在语文课上不言不语的孩子却写出了令同学叹服的作业,台下同学的目光恐怕要比老师表扬更令他们激动。没有按时上交作业的学生,则有些讪讪的。有些孩子的作品里有不通的句子,有丢漏字现象,有打错字现象,这一读完全暴露出来,讲台下哈哈一笑,讲台上颇不好意思,但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得更清楚,教学效果远非我在作业本上划几个红道道可比。那个“百度百科”的学生读完了自己的作业立刻遭到了同学的置疑:“什么叫‘伊壁鸠鲁’啊?”该学生停了片时说:“这是我从网上查的。”学生们立刻在下面起哄说:“整个儿都是复制粘贴吧?”他连忙否认道:“就这几句是查的!”此时,我赶紧出面“平事儿”,便问他:“你为什么把这几句贴这儿了?”他表示,写作业时确实也在查资料,看到这几句排比句,觉得挺好,放在这个题目里也挺合适,就贴过来了。于是,我告诉他,也告诉所有的学生:看见好的句子当然要学,但复制粘贴不等于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仿写一句。如果仿不出,最少也要把这句话里自己不懂的词“百度”一下。别人问到了也好回答。知道了伊壁鸠鲁是谁,也算是一种积累。像这样有针对性的单独指导,在传统的课堂上是比较难实现的。而通过网络平台,即便是大班教学,也可以有分层指导和一对一教学。
  在互评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地将作业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只复述故事情节的,一类是表达了对骑士精神的理解的。并且他们很一致的认为,写出“精神”的作业更为高明。基于此,我在第二节课引导学生讨论了堂吉诃德的信条和此人是否可笑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理解这部名著的关键。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很容易地找到了课文中体现堂吉诃德精神世界的语句和段落,一些学生还特地去查了骑士制度和骑士精神是怎么回事,相互印证之下,学生对于堂吉诃德的看法趋于一致,那就是:堂吉诃德所坚持的东西都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美丽花朵,他是一个具有美德、值得尊敬的骑士。语文水平更高一些的同学则能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说中的人只觉得堂吉诃德荒唐可笑?
  我想,以上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收获的东西太多了。一篇长长的课文,三分之二的人做了认真的阅读;一部世界名著,大部分学生把握了其基本理念;一个片断写作,让学生发现自己写作业时的问题,并做出改变。最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快乐,并学到了读书之法。
                      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真是有意犹未尽之感。双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回想整个过程,最突出的是解决了预习的实效性问题。如果不是网络平台,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预习动态和具体学情,在课堂上就不能完全从学生出发,让每个学生有所得。有了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站在主动位置去面对教材,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或许,从此教材不再可怕了?其次,由于突破了预习这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确实发生了转变。如果不是有网络平台,我想我的课堂大概还会是先把《堂吉诃德》这部书的大意敷衍一遍,然后提出问题一、二、三,学生只言片语,我滔滔不绝。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的东西少得可怜。第三,双课堂使学生真正有了思考过程。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永远只是范例,语文老师要传授的是方法,培养的是情怀。而方法和情怀没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法获得的。网络课堂的平台搭建,刺激了学生的思考,他们的学习行为也会因之而改变。
  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并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毫无疑问,我们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利用双课堂找寻到撬动学生积极性的支点,学生释放出的学习潜能必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惊喜。

相关热词搜索:找寻 撬动 学生

上一篇:地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的几种方法
下一篇:巧用Flash微课程,克服实验教学不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