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求真铸校魂

——江苏省无锡市区域推进高品质高中建设纪实(中)


2018-01-30 16:43: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撰稿:ljz转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正对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门,有一块“校训石”,上面镌刻着学校校训“诚敏”及其释义。锡山高中将其演绎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构理念,每年列为学生的必考内容。在该校校长唐江澎看来,高中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生命的成全,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

  先进办学理念是学校品质提升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品质高中的“魂”。多年来,无锡市提出普通高中努力“践行教育家办学”,并将其作为高品质高中建设的内涵基础和推进路径。无锡大地上,以沈茂德、唐江澎等名校长为代表,不断引领着教师群体,共同追求教育本真的回归,追求品质之魂。“真正践行教育家办学,并非一定都是教育家来做校长,而是要普通高中敢于坚守教育核心价值,始终理性审视教育,做到教育有主见、办学有方向、治校有行动。”无锡市教育局局长唐加俊说。

  立德树人,从思想凝练办学之魂

  无锡的高中校长最关心什么?

  无锡第一女子中学是一所位居城中心位置的特色高中,地方很紧张,只有35亩,因为生均面积等原因一直评不上四星高中。但为了做出全国最好的女中课程,学校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在学校设立女学生教育工作站,每年至少来两次做课堂展示活动,与学生互动。“作为校长,我就是要带着全校追求美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样是美的。”校长康立为说。

  在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有着无限的潜能。他与高校、高新企业合作为科技特长生建设16个创新实验室,为国际象棋特长生刘冠初配备棋室宿舍,为学科特长生特批免修高中课程并配备大学先修课辅导老师……“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

  在新高考环境下,普通高中直接面临着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格局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澄清什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唐江澎说,“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括应考的基本素质、能力,一个高素质的人面对考试时,也应该能够体面地、优雅地通过。”

  校风是校长的“镜子”,质量是校长的“尺子”。校长的教育思想,最终会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凝练为学校的办学之魂。走进梅村高中记者发现,与许多紧张备考的传统高中不同的是,哪怕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也会经常活跃在运动场上,踢球游泳,悠然自得;他们绝对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他们精力充沛,该吃便吃,该睡便睡,该玩便玩。这样做,让校长朱益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她始终不愿意妥协:“学生进学校,就要‘四个好’: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得好、学得好。学校若能培养这样一批‘四好青年’,便是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这样努力践行理想的教育之路在无锡如此普遍。校长们达成了共识,立德树人是他们的根本,而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则成为共同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原则。校长们经常会讨论“教育”,但很少有校长主动提到升学率,大家经常讨论交流的是“实验室开到大年夜,学校自主发展”“开多少门选修课,学生自主选修”。面对上级的考核评价和督导评估,也是大谈特谈要“办一所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即便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也有校长直言:“宁可少考5个北大清华,也不会要求学生只花5分钟吃饭。”

  “优质学校的校长应该多一点书卷气。”唐加俊说,大道至简,无锡的高品质高中建设更像是回归:回到学校本来的面貌,回到教育的本质——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个性,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坚定地相信,教育改革应该尊重人的发展、尊重教育自身发展两个基本规律。

  执行标准,用课程夯实品质之基

  锡东高中的科技教育在江苏全省闻名。校园内,无论是“思维可视化”课程基地还是“创客空间”课程基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触控一体机、三块电子白板、三个跟踪摄像头、一个平板中控,以及学生人手一个的平板电脑,是锡东高中“云课堂”的基本配置。在“云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四个电子屏幕及学生手持平板电脑互相交流,让思维“可视化”。“所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最终体现在课程和教学当中。”锡东高中副校长陈平说。

  课程是学校理念的基本载体。2013年无锡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高品质高中的建设应该在课程与教学等核心领域中呈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标志。”唐加俊说。

  在无锡市,普通高中学校自觉、带头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校长、教师将其作为神圣天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普遍存在,纯粹以“知识”为中心的现象根本扭转。在2014年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无锡市锡山高中、天一中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占到了全国高中的六分之一,江苏高中的三分之二。

  “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高度。”唐江澎说,一个自觉自主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带来了不断变化、更新的“源头活水”,不仅让学校充满无尽的生命力,也让“高品质”成为可能。

  在锡山高级中学,全校忠实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坚持开齐上好每一门课,实现了课程标准与日常教学有效衔接,学校开出了20多个学科、100多门课程,让学生充分享有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为了让“课程俯下身来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美术教师黄宏主动进修“微电影”的专项培训,回校开设了“微电影”校本课程,并获得全国首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教师朱海莲利用暑假进修了工业设计的相关培训,开发了“艺术设计”等校本课程。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在无锡率先提出了“课程超市”的概念,全校共开设微型校本课程206门次,参与开课的教师达461人次,每个学期开设35门左右的自主选修课程。截至目前,学校出版了23本校本课程教材,先后三次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一等奖。“新课标提出的转变课程功能、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要实现,关键是有一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也热爱研究的教师群体。”校长张军告诉记者,学校的市级名师工作室数量全市最多,课题的数量与质量位居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教师教科研参与率达100%。

  可以说,无锡“教育家办学”的实践并非是校长一人完成,而是由一个个过着高品质专业生活的教师群体共同推进。

  文化立校,以底蕴塑造特色之品

  无锡的每一所普通高中都有着自己的“老校门”和数十或上百年的文化积淀。即便是异地新建了,短短数年间,学校的文化根子也会“跟”过去。

  南菁高级中学的校园处处都像一幅百年的水墨画,走进学校,满眼见的是文化的标志,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无处不让人想坐而读书。“文化的背后是百年的传承。”校长杨培明介绍说,学校发源于“南菁书院”,近年来专注于美育特色,形成了“百年书院,大美南菁”品牌。

  基于历史和文化的底蕴,优美的校园环境赋予了无锡高品质高中软实力提升的“引擎”,加之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往往得以突破一般意义上的建设方式,呈现内生式的发展样态。

  纵观无锡高中教育的发展,几乎所有学校都在校园文化上十分用心,一面墙、一句话可以延续一个多世纪。据统计,无锡有百年历史的普通高中就有11所。梅村中学地处3200余年文明史的“江南第一古镇”梅村镇,百年校史宛如宏大而壮丽的交响乐;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始建于1902年,前身是著名教育家、水利专家胡雨人和胞弟胡壹修创办的“胡氏公立蒙学堂”,是无锡地区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之一,始终立足平民教育;辅仁高级中学就抓住“仁爱”两个字,“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无锡第一女子中学就坚守办女子特色学校,停办复校几经波折,但校训“端庄 勤朴”的精神传承百年。“教育家办学不一定要明星校长,而是要找到文化传承,找到特色。”唐加俊说。

  2013年,宜兴中学提出建设文化驱动的品质高中。宜兴中学校长郑耀中说,高品质高中第一是学校拥有高品质的文化,第二能够培养高品质的人。“宜兴自古耕读传家,根植这样的土壤,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比较有特色,属于高中里的艺术特色学校,我们学生的书法、绘画、音乐在全国都是一流的。”

  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又转化为办学理念的价值追求和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作为无锡市区的百年名校,无锡市第一中学建于1911年,无论是浑厚质朴的红色八角楼,还是校园内的校友墙,都彰显着深沉的文化岁月。百年来,学校的校训都是“独立、协作、创造”。

  “我们不断引导学生在自主自立中促进自我发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些都让无锡一中与大多数普通高中不同。”学校副校长朱晴怡说,百年的梦想,百年的追求,短短几个字,诠释着无锡一中对教育本真意义的理解与行动,传递着一所普通高中对学校社会价值的责任与担当。(本报记者 缪志聪 孙其华 赵建春 通讯员 李旭 周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合力筑群峰
下一篇:沃土育新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