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求是》刊发赵正永署名文章: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5-03-18 08:38:23   来源:求是网    撰稿:赵正永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赵正永

      《求是》(2015年第6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作为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大力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在激发新活力、增强新动力、构建新体系、培育新优势上下功夫。
      稳增长,推动陕西迈入经济中等发达省份。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确实是一道难题。特别是对于陕西这样的后发省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尤为重要。3700多万人民的生活改善要通过发展来满足,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全面进步要通过发展来支撑,经济社会建设中遇到的新老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要通过发展来实现。主动引领新常态,必须坚定发展理念,紧抓经济建设中心不放松,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都用到抓经济、谋发展上来。要紧扣支撑增长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打好稳增长的“组合拳”,把创新发展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要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先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大工业、文化、旅游、民生等领域投资。把稳定工业生产作为稳增长的重要基础,实施“千亿百项”技改和军民结合“双百”工程,支持优势骨干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利用西咸新区“金字招牌”,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把扩大消费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入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培育消费热点,创新消费模式和业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
      调结构,着力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2014年面对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陕西经济增速达到9.7%,居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全国提升到16位,人均达到7600美元。但客观审视,陕西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化工;产业集群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性差,产业链不完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减少一次能源低端化发展规模,促进煤化工高端化成长。围绕强龙头、促配套,不断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等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构建制造业、大宗商品、农产品和保税四大物流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度,加速“陕西制造”向“陕西智造”转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和光电子产业基地,做大做强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及智能制造。支持西安交大科技创新港建设,搞好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和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积极推进关中城市群建设,加快省市共建大西安步伐,加快西咸新区发展,努力创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新范例。继续搞好43个重点县、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统筹推进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好“多规合一”试点,完善城市规划。有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促开放,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加快形成陆海统筹、东西互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面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陕西带来了历史机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向西拓展又向东延伸,深化区域合作,既是陕西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要充分利用陕西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港,打造丝绸之路空中走廊,推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高速公路对接,建立新欧亚大陆桥快速交通干道,建设通江达海、陆空联运、无缝衔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完善与沿海港口、沿边开放城市通关合作机制,积极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园区,打造国际商品物流集散中心。释放科教潜能,建设科技创新新起点。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和纺织等领域的合作。加快杨凌旱作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撑,在中亚国家建设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和人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完善互补机制,建设产业合作新起点。依托欧亚论坛办好上合组织成员国商品交易会,继续组织西洽会暨丝博会、杨凌农高会,加强陇海—兰新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鼓励陕西延长石油、煤业集团、有色集团等企业参与中亚地区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支持省内装备制造企业、勘探设计单位拓展中亚市场。积极打造中亚5国能源交易平台,推进陕韩中小企业产业园、中俄科技产业园建设,争取中新政府第三个合作项目在陕落户。传承历史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架起文化交流新桥梁,扶持创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精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利用现有中亚人才培训教育基地,积极拓展与中亚各国大学的合作交流。加强旅游合作,建设以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联手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着眼互利共赢,建设金融合作新平台。构建西安与欧亚各国之间的货币流通平台,加快建设西安金融商务区、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吸引欧亚国家各类金融机构在西安建设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争取国家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领域合作。
      求突破,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新常态需要新动力,新动力要靠改革来激活。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把中央“规定动作”与陕西“自选动作”相结合,紧紧围绕解决突出问题,推出一批既具现时紧迫性、又关长远发展的改革举措,培育发展新活力。注重把加强党的领导和依靠群众相结合,把贯彻上级部署和自主探索创新相结合,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和加强法治建设相结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开展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用好西咸新区优势开展土地管理、市场监管等改革试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方式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落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分类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扩大“营改增”试点。深化镇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抓好司法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落实,加快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切实抓好已有改革试点,争取更多国家改革试点落户陕西。注重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鼓励各地各部门进行差别化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改革。
      强支撑,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新陕西。经过不懈努力,陕西绿色版图北扩400多公里,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22%提高到目前的41.42%,但生态环境容量趋紧、承载能力下降依然是陕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力推进“美丽陕西”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指挥棒作用,牢固树立“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坚持党政同责,持续用劲、精准发力,加快集中供热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高标准建设,继续压煤减排,推进“气化陕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打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攻坚战。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搞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秦岭保护和综合治理,巩固渭河治理成果,落实汉江丹江流域水质保护措施,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守耕地红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四条红线”,扎实做好节地、节水、节能工作。健全政绩考核导向机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
      惠民生,让三秦百姓分享发展成果。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陕西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总支出“两个80%”用于民生不动摇,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为了使民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得到持续的提升,继续出台一些调整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政策。特别是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适当调整基层人员工资水平,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保障中低收入群众收入稳步增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推动城乡社会保障由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建立和完善全省民生托底政策,把工作重点从扩面和提标转移到落实和衔接上来,严格规范低保、医保等各项民生政策的支出标准、保障对象。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维护公平正义、建设和谐陕西的客观需要。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大学区制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快“部省共建农业职教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建立医疗单位药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以方便群众就近看病为核心,解决好人才培训和招录问题,发挥村医务室的公共服务功能。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信息采集:刁巧燕)

相关热词搜索:求是 赵正永 文章

上一篇:陕西教育系统三人入选2015年2月陕西好人榜
下一篇:2015年西安市小升初政策发布 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