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众议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到底该如何选拔优秀人才?


2013-04-26 08:39:15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撰稿:ljz转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本网编者按】部分高等学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曾被寄予高考“破冰”厚望,以期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狭径,从2003年到2013年,这一探索走过了10个年头。日前,2013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刚刚落下帷幕,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神题”频出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并展开了对自主招生考题的建设性讨论,这种讨论有助于从更多角度思考自主招生、教育模式。本网特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近期刊发的相关文章,以飨读者。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

大学自主招生不能“比新比怪”

      《光明日报》2013年4月16日(作者:胡乐乐)
      大学自主招生考题一方面要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让考生发挥想象力,形式上的矫枉过正、内容上的舍本逐末,只会使自主招生变成一场求新求怪的游戏。
      “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大象把蚂蚁踩到骨折,怎么办?”“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这些搞怪的脑筋急转弯式“神题”,皆出自一所国家重点大学4月13日的自主招生面试。
      考生和家长反映,现场“神题”频现,基本没有标准答案,注重自圆其说及综合素质的考查。不设标准答案挺好,但问题是这些试题能考查出什么样的综合素质?这样自圆其说的价值又在哪里?如果这两点都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神题”的意义就不得不打个问号了。
      大学自主招生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摆脱应试教育选拨人才的局限,但近年来“神题”频现表明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试题有矫枉过正的势头——为了刻意表达和应试教育不同的思路,设计得过于矫情甚至故弄玄虚。中山大学今年自主招生面试的人文学科类组长、中文系主任李炜教授认为,完全没必要出这些“神题”,出这样的“神题”有哗众取宠和耍弄人的嫌疑,并且缺乏严肃性。他指出,在公平、专业的前提下,题目可以活泼、有趣些,但一定不要“神”。诚哉斯言!
      为了重申自主招生的严肃性,表达自主招生的政策用意,教育部去年12月初曾印发指导意见,上月底又在京召开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今后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自主招生高校调整不到位或被取消自主招生的资格,此举显然是对自主招生日益走样的强力规范。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这次会议上强调,要严格组织面试考核,做好面试题目的命制等工作。然而,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继续“神题”频出,正说明“比新比怪”渐成自主招生的不良势头。
      世界著名大学的面试问题设计很值得借鉴。比如,牛津大学的面试问题:“什么是语言”,“你将如何设计一座大坝”等。该校招生主任麦克·尼科尔森曾说:“面试完全是用于评估学习能力和潜力,其目的是让考生利用他们的知识,并在遇到新问题时发挥他们的才智,让智慧的光芒闪耀。”而这与我们想达到的面试目标是一致的。
      大学自主招生应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科学地考查出哪些考生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让考生发挥想象力,以便考生能够基于已有的知识、理论、学养等,富有创意性和建设性地解答。形式上的矫枉过正、内容上的舍本逐末,只会使自主招生面试变成一场求新求怪的游戏。

自主招生应转向“专业主导”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5日(作者:储朝晖)
      各自主招生院校要想让自己的招考在专业、公平的前提下选拔出有创新潜能的人,关键是由行政主导的自主考试模式向专业主导的自主考试模式转换。
      近期,一些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中“神题”频现,让公众称奇,不少媒体也对此发表了评论。笔者认为,对于“神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仍有追问的必要。
      出现“神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自主,却不够专业。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已走过10年历程,却始终是计划招生体制下的一个小口径的自主。同时,由于大学的行政化管理体制依旧,高校自主招生在评价、管理、规范、程序等方面发育不良,要么步子跨得过大或过小,要么跨的方向不对。“神题”便是高校自主招生在自主有限、专业不够状态下的自然外显。
      “神题”出题人鼓励创新思维,考察应变能力的立意并没有错,从大方向上看是有利于让考生从应试圈子里跳出来的。然而,这些出题人由于没有相应的专业经历,无法通过专业的、可操作的、可评估的方式实现他们的立意,这才是自主招考人员遇到的真实难题。
      事实上,除了“神题”之外,现有的自主招生考试还存在其他问题,而多数问题都出在行政主导而非专业主导上。各自主招生院校要想让自己的招考在专业、公平的前提下选拔出有创新潜能的人,关键是由行政主导的自主考试模式向专业主导的自主考试模式转换。
      专业的考试意味着,考务的每一个岗位都应由专业人员承担,未获得相应岗位专业资质的人不得参与相应的考务工作;每一道程序都是专业的,逐一消除考试中各个环节的随意性;每一个细节以专业的标准和行为规范为依据,在遇到争议或不同意见时,用专业的标准判定是非,而不是依据行政指令行动。这才是减少差错、提高考试质量的大方向。在专业的考试中,无人掌握绝对的权力,考试过程中的各部分责任与权力有明细可操作的划分,专业人员有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受任何行政权力干预的权力。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可以对考试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问责,若不遵守这些规则,就要被踢出局。
      归根结底,专业主导并非不要行政参与,但必须划清专业与行政的权力边界。唯有如此,高质量的自主招生考试才是可期的。(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自主招生考题“神”些也无妨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5日(作者:李玉兰)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各校都在探索考试模式,因为题目新奇就大惊小怪,实在没必要。
      “玉皇大帝和如来谁大”“《西游记》里面一共有几个妖怪”……3月到4月,对关注高等教育的人来讲,自主招生试题无疑是最热的话题。各自主招生高校妙趣横生的考题令人忍俊不禁,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而“神题”“怪题”“雷人”“无厘头”这样的评价也不断见诸媒体。自主招生的考题可不可以“神”?笔者看来,只要有助于选拔有创新潜质的人才,考题“神”一些也无妨。
      人们通常将考试理解为考查一个人的知识,实际上,这只是考试在初级阶段的功能,因为初级教育侧重的是对学生进行读写、算数等基本训练,考查是不是学会一个字、理解一个词,是不是记住了乘法口诀……自主招生的考试则完全不同,它是选拔具有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要选拔这样的人,仅仅考查基础知识并不够。
      201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曾说,给你一个题目你自己要知道怎么搞,这是最重要的。当一个乍看之下匪夷所思的题目摆在面前,考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知识,而是反应。有没有办法找到切入口?怎么分析?怎么形成逻辑、总结为答案并表达出来?考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信息,并据此对一个学生作出判断。
      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在录取分数上,一般不能低于考生所在地的本科一批最低控制分数线。这意味着所有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必须对自己超越高考重点线有把握或者有信心。要在一批过高考重点线以上的学生中进行筛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完全靠常规题目能够完成的。诚如一位中学校长所言:类似“如来玉帝”这种试题,考生绝对无法备战,即便是去年的试题,对今年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这就要求考生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积淀厚度。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各校的考试模式也在探索之中,“神题”虽然在媒体上占据了大量篇幅,在实际的考试当中却只有很小比重。这些题目也许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也许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但是因为新奇就大惊小怪,实在没有必要。

自主招生就是各校结合自身培养目标选好材、选适材

      《人民日报》2013年4月25日(作者:袁驷)题:自主招生有利于人才培养(凭栏处)
      高校自主招生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探索路程。其意义在于打破了大学仅能凭高考成绩进行录取的“一元式”招录体系,给予了“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的发展空间;其作用在于给予了大学按照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拔人才的部分自主权,使得大学开始关注“招生”与“选材”的关系、招“好考生”和选“好学生”的关系,特别是开始关注招生与培养之间的关系。
      招生为了培养。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招生也要服务于这个根本。既然招生是为了培养,招生就应该是一个选材的过程,就是要根据各校自身的培养目标而不拘一格地选好材、选适材。结合清华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致力于培养出社会各行业的领军人才、各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的栋梁之材。相应地,在自主招生中就设计了“领军”、“拔尖”、“自强”三个有针对性的“新百年计划”,以期能够为具有相应特质的优秀学子提供脱颖而出的通道和空间。这些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在目前高考统招的一元制度下是不可能被精准识别和匹配的。
      招生促进培养。“招生为了培养”本身就自然意味着“招生促进培养”。学校靠培养质量招到了适合的学生,一方面会更加珍惜学生,另一方面也会更加重视培养,更加重视对人才培养的改革推进,而且这是一种自生、自发、自主的改革推进。在自主招生中,招生由被动的、粗放的高分掐尖转变为主动的、精准的识别匹配,招生促进培养的效应就更加凸显。对培养的促进还体现在对大学教授们的教育理想的回归和教育激情的点燃。高考统招录取时,为了无奈的掐尖,招生的教授们毫无体面。而在自主招生中,教授们会主动地与考生面对面进行“学科/专业面试”,不仅对考生进行专业考量,也了解到考生的特点与期望,为未来的培养找准努力的方向。
      招生也是培养。如果大学真正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话,招生本身也不能、也不该脱离根本,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其育人作用。面向高中生,清华每年举办各种“夏令营”、“冬令营”,招生教师们还会深入全国各地上千所县级中学,他们的首要责任是育人,言传身教地传播清华的精神、文化和理想,这些孩子中大多数并不能走进清华,但“学前教育”往往会让他们受益终身。招生中的培养,还体现在对教育方向的引领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通过自主招生,清华率先对教育欠发达的贫困边远地区的优秀考生给予政策倾斜,连续实施了三年的“自强计划”,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清华率先引入的“体质测试”,也推动中学乃至全社会对学生体质的重视。自强计划重“德”,体质测试重“体”,自主招生中体现和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本身就是育人。
      自主招生承载着育人之根本、教育之使命和社会之责任;但是,自主招生又难以将它们全部承担。自主招生十年,探索还在继续,任重而道远:如何建立起适应各高校自身培养目标的人才选拔科学评价体系?如何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教育进步而又不失社会责任?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懈地思考、探索和实践。(作者系清华大学副校长) 

      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聚焦:走过十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开始回归初衷

                                               
(信息整合:孙永涛

相关热词搜索:自主招生 试点 高校

上一篇:建廉洁政府机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下一篇: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系列问答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