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共产党员有“像”吗


2012-02-23 10:31:40   来源:   撰稿: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共产党有“像”吗

  

敬阅媒体上刊出的“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浮想联翩。(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

  曾经阅读过这样一则笑谈。土改时期,共产党帮助穷苦人分到田地,使数千年在田野里当牛做马的“奴隶”变成了土地的“主人”,感恩之情使他们对共产党的热爱无以言表。一位老农到镇上买年画,他买了一张毛主席像之后,非要再买一张共产党的像。售货员反复解释说,共产党是一个组织,没有像。而老农就是不信,为此双方僵持不下。门市部的负责人出来调解说:“老乡呀,共产党是个政党组织,不是具体哪一个人,真的没有像。”老农不服气地说:“那人们为啥都说,这个人像共产党,那个人不像共产党,共产党怎么能没有像呢?”

  共产党有“像”吗?答案是肯定的。童年时代,课本上、电影里就有共产党的“像”,江竹筠、黄继光、刘胡兰、杨志荣等形象,不就是其中的“像”吗?杨得志同志在回忆录《崎岖的井冈》里有这样的记录:井冈山时期,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究竟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那就是看谁打仗时冲锋在前,不畏牺牲,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掩护战友;谁吃饭时不争先恐后,而且有时还把仅有的一点食物也让给别人。每当这种情况出现,大家就能猜到:他一定是共产党员!岂止是战火纷飞年代,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如此。且不说雷锋、王进喜等英雄模范人物,就说当年众多先进分子,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放弃休息,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做好事帮百姓不留姓名。在急难险重面前,无数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一马当先……

  由此可见,共产党是有“像”的。这个“像”深深埋藏在人民心目中,这个“像”是无数共产党人用信念、鲜血和生命浇铸出来的。据党史有关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中央委员与候补委员共170多人,其中42人牺牲遇难,占总人数的25%;中央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共55人,其中15人牺牲遇难,占总人数的27%。另据民政部资料证实: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且绝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有案可查的烈士仅有180万左右,而这些人几乎都是共产党人。他们将无比美好的青春年华和爱憎分明的满腔热血,全部献给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

  仰望星空,追怀烈士。与英烈默默对话,谛听一下他们在俯瞰中华大地时有何话语?无疑,英烈们对祖国母亲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感欣慰。想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GDP不足世界总量的6%,跌到了深谷之底。黑格尔对昔日的中华帝国曾有一个悲观的评价,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本质上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无数英烈们舍生忘死的奋斗,彻底改变了中国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来,为了看好自己的家园,保护民族的利益,维护世界的和平,短期内研制出了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两弹一星”;为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中国创造了世界上罕见的发展速度,废除了亿万农民数千年来交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中国的GDP连续数十年保持全球第一的增长率,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正在推动着世界的文明进程。

  今年是建党九十一周年。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不变的是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九十一年来,当灾难来临,在困难绝地,奋不顾身的是共产党人。在大灾大难面前,共产党人的身影,共产党人的肝胆衷肠,始终给人以温暖和力量。因此,人们夸赞一个党员也常常就是一句话:像个共产党员!

 “像个共产党员”,是对共产党员最崇高最朴素的肯定。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也有些同志开始被群众指着脊梁骨说“不像个共产党员”了,诸如权钱勾结、狂贪暴敛、欺压百姓、生活堕落,腐败链、潜规则等等。这种人虽然是极少数,但影响极坏,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今天,不会再发生老农执意要买共产党“像”的笑谈,但老百姓心中的共产党人形象依然生动、依然感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行为准则更加清晰,老百姓对共产党依然充满着感情、充满着期待。他们希望自己身边的共产党员“平常之时能看得出来,关键之时能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得出来”,始终能够跟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做他们的主心骨、引路人。

先进和优秀,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

 

 

相关热词搜索:理论学习

上一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心理论组学习内容
下一篇:“中国需要怎样的大学先修课”引发教育界思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