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博彩众长 共谋发展


2016-10-21 15:34:00   来源:   撰稿:董啸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博彩众长 共谋发展----化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纪实2016年10月19日,化学教研组在高三年级办公室召开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涂亚政、王芳、王佳、韩树团、徐彬、董啸、杨锦、任增强、郑雁九位

博彩众长  共谋发展

----化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纪实

20161019日,化学教研组在高三年级办公室召开第二次校本教研活动。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涂亚政、王芳、王佳、韩树团、徐彬、董啸、杨锦、任增强、郑雁九位成员,肇小萌主任列席了本次会议。

首先,教研组长董啸老师结合自己近年来参加各种教学比赛的经验,,以题为“厉兵秣马展示精彩瞬间”为题,从什么是微型课、如何上好微型课、如何准备微型课、如何进行说课和答辩等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化学教师如何参加微型课比赛。随后,大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教研活动进行了问题探讨。本次探讨的主题是:酯化反应的过程。

关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过程,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在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中,可以使用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其反应过程是乙酸分子羧基中的羟基与乙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据此,人们将酯化反应的过程概括为: “酸脱羟基,醇脱氢”;而不是“醇脱羟基,酸脱氢”。利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可以确定乙醇跟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定位。即分析乙醇跟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后,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里含有18O原子,从而得出“醇脱氢”的这个结论,无疑是非常准确的。羧酸分子的羧基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在未对其进行同位素示踪法分析的情况下,直接得出 “酸脱羟基”的结论,显然欠妥当。通过对酯化反应机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羟基虽然参加了反应,但是无法直接判断羧酸在反应中是否脱掉原来的羟基。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可能来自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也可能来自羧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羰基”。所以,酸脱去的“羟基”,不一定是羧基中原来的羟基,也可能是在反应中新形成的羟基。根据酯化反应的机理,结合中学化学的教学实际,若将羧酸和醇发生的酯化反应过程的描述由“酸脱羟基,醇脱氢”改为“酸脱氢氧,醇脱氢”,则更科学、更准确、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最后,肇小萌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认为本次活动内容充实,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化学教研组的所有教师在董啸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扎实搞好校本教研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厉兵秣马展示精彩瞬间
下一篇:交流学习 相互借鉴 共同提高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