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破解“李约瑟难题”教学设计


2023-10-10 19:21:00   来源:   撰稿:张宏民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对中国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下的世界难题

破解“李约瑟难题”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张宏民

 

“李约瑟难题”是学术界的一大难题,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各国学者、政要和历史学家仍然在探讨和争鸣,因此安排为一节探究课,可以调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鼓励思考。老师主要是抛砖引玉,从一个点或面引导学生去探究。在一节课中要把它解释清楚,得出唯一的结论来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学方法与手段上要多样,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探究思路,或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或先阐释其中的一个解释,师生可以互动,共同讨论,在思辨中加深对“李约瑟难题”的理解,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样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

课标要求:了解“李约瑟难题”提出的历程、基本含义,对“李约瑟难题”破解的现状,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够逻辑性的表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关注中国科技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未来意识和世界视野。

学情分析

经过对教材第6、第1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熟知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走向、影响。初步掌握了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历史问题的习惯,而且教材出现的人物也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再加上学生对学习本课也有相当的兴趣,这都为学习本课的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习起来难度也不大。

教学思路

通过引入和介绍 “李约瑟难题”的概念,回顾中外“李约瑟难题”的破解状况,抛砖引玉,从李约瑟、其他学者、老师的、学生的观点等几方面来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体会“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无法做到“定于一尊”,由此引导启发学生对“李约瑟难题”的理性思考。渗透未来意识和世界视野,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故本课的教学更多地采取展示资料、问题探究、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个性学习、提出问题,最后教师强调、总结。

核心素养目标

一、时空观念   通过把“李约瑟难题”历史不同阶段,形成横向联系,赋予“李约瑟难题”显明的时代特征。

二、史料实证   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通过历史材料佐证,再现“李约瑟难题”的历史真相,避免空洞说教。

三、唯物史观   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看待历史现象,防止主观臆想,随意解释和分析,得出错误结论。

四、历史解释   “李约瑟难题”的解释要顺应历史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立场。

五、家国情怀   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世界视野,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和报效社会及祖国的意识与情感。增强民族自信为终极目标。

教学内容:

《综合探究 破解“李约瑟难题”》是“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岳麓版)第三单元相关联与拓展的内容,本课教学内容包括“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难题”的含义、“李约瑟难题”破解状况、“李约瑟难题”的理性思考四个部分。四者之间依次递进,不断深入,“李约瑟难题”贯穿始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李约瑟难题”的破解

难点:“李约瑟难题”的理性思考

教学过程实施

利用多媒体   教师导入   引出课题

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样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它与李约瑟难题一脉相承,都是对中国科学的关怀。

探究一、李约瑟其人

李约瑟(1900~1995)英国伦敦人,著名生物化学专家、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数次来到中国,先后任英国驻华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年赴巴黎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主任。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28卷册、《化学胚胎学》《中国科学》《科学前哨》及《中国神针:针灸史及基本原理》等。

探究二、“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A、鲁桂珍与李约瑟

鲁桂珍,一个药剂师的女儿,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1936年前往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李约瑟夫人病逝,李约瑟于两年后迎娶了鲁桂珍。

   鲁桂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营养学博士。是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古代科技史权威李约瑟主持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的重要研究员和作者。经常以李约瑟的长期助手、合作者、汉语教师和第二任妻子为人所知。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史》11部著作的编写 。 鲁桂珍向李约瑟介绍中国悠久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触动了身处“西方中心论”环境中的李约瑟,他由此形成一个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因为这般爱情传奇,一方面因为李约瑟本人并非科学史专家,他所提出的“李约瑟难题”,从开始至现在,由中国到世界,都充满了争论。

B、“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第一种是李约瑟发表于1964年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首次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提出了此问题。即:“我曾把现代科学(如我们所知自伽利略时代起)为什么不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间产生,而只是在欧洲发达起看做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开始找到了一点关于中国科学和社会的线索。于是我逐渐认识到,至少还有第二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在第1~ 15世纪,中国文明在把自然知识应用与人类实践需要方面,要比西方高明得多。”

第二种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表述:“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惊人的科学创造精神、突出的技术成就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现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赞扬的伽利略、哈维、凡萨里乌斯、牛顿的传统——这一传统肯定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发展起来,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它任何地方得到发展呢?”

第三种则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更为全面的表述:“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和中古型理论?如果事情确立是这样,那么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前3至公元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探究三、“李约瑟难题”破解状况 

A李约瑟本人的解答

一、官僚体制说:    李约瑟认为,中国是“官僚体制”, 而欧洲是“贵族式封建体制”,这种制度有利于商人阶层的产生,当贵族衰落之后,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便诞生了。中国的官僚体制最初适宜于科学的成长,却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它没有能力把工匠们的技艺与学者们发现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在一起。

二、思维决定论:中国人 唯物辩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西方人  形而上学的、微观分解的机械分解观。

三、科举制度和激励结构  欧洲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时候就已经把技术发明转移到主要依靠科学和实验上来了,而中国的科举制度, 使知识分子无心于投资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因而,从原始科学跃升为现代科学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B其他的解答

一、社会原因说: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独尊儒术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都要采用愚民政策, 其中使用的主要法宝就是儒学。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以及论证这种秩序的神圣性与永恒性,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发展 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二、经济原因说:中国封建社会停滞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经济没有过渡到商品经济  中国工商业发展没有独立性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中西方经济环境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国经济落后的关键因素。

三、地理环境说:中国古代文明渊源于冲击平原,人们过着稳定的农耕生活,只需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生活,研究人的行为与环境是否相符,因此缺乏创新动力,限制了人们对形而上问题的研究,其结果是只重人文不重科学。同时,中国在地理上的封闭性导致中国与外界的交流甚少,最终日渐退化、造成落后。

C学生的观点

工艺传承方式主要在家族或师徒传承、缺乏专利观念、私有产权的脆弱、市场经济发育不足、中国汉字、封闭的社会环境、宗教信仰、能源和矿物利用不足、婚姻制度、饮食结构与习惯、中国哲学、中国气候环境、民族心理、中国古代科学结构性制约、官本位思想、社会需求不足、地大物博导致内部挖掘力大于向外扩张力、传统文化的固化、专业科学机构和科学杂志的缺失、世家的消亡、科技工作者社会地位低等。

D我的观点

从人均粮食拥有量看社会需要

传统文化内涵的影响

 “遏制领先法则”

探究四、“李约瑟难题”的理性思考

首先要肯定李约瑟难题的价值,引发了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诸多思考,体现的是对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关怀。

在对李约瑟问题的解答中,无论一味地回顾中国古代的杰出成就,还是批判落后的政治制度、思维方式,都不能在实际中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西方科学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是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处理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关系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出现了不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未来意识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发现新的科学发展趋势,发挥自身优势,吸取西方科学有价值的东西,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课堂小结 (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对中国科学技术人文关怀下的世界难题--李约瑟难题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