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22-10-12 15:28:00   来源:   撰稿:胡杏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西安市首届新城区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3主讲教师:胡杏

4参赛学校: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学习本节课做了相应的知识铺垫。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拥有一定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政治现象。针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和意识形态上的不同,需要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感悟,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提升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中国脱贫攻坚有多难、有多拼的情境,在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打、如何打脱贫攻坚战的任务中,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认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产生政治认同。

2.通过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为载体,了解和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说这些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坚定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提高科学精神。

3.通过观看党的百年述职报告,讨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百年成就的密码是什么,感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的过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立足实践,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并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的必要性与要求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真正理解、真正感悟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通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脱贫攻坚战这一真实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为什么打以及如何打的活动探究中生成知识,理解教学重点。通过最后一个环节,观看党的百年述职报告,讨论百年历程中的变与不变,以及张桂梅的具体事例,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与政治认同。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板书、多媒体图片及视频的应用,教学数据与报道多从新华网人民网等官方媒体获取

六、课堂教学创新点

按照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要求,结合议题式教学的特点,本节课遵循提出议题——活动探究——解决议题的总体思路,以 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密码是什么为总议题。在议题探究中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产生政治认同,树立科学精神,并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情境线:由开“顶风船”中国脱贫攻坚有多难——啃“硬骨头”中国脱贫攻坚战有多拼——悟“鱼水情”中国共产党有多强组成,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

活动线:由为什么打脱贫攻坚战——如何打脱贫攻坚战——百年历程中的变与不变构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生成知识点。

七、课程思政元素体现及切入点

本节课通过探究议题: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密码是什么,使学生感悟与理解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与使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使学生认同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同时树立科学精神坚持党的指导思想。

八、教学过程设计(包含信息化教学设计)

1、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视频,导入总议题: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密码是什么?

教师活动:通过视频,提出议题,引导学生展开关于中国共产党如何执政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展开对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时事导入新课,使学生了解当下我国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就,同时,通过展现议题,学生产生思考,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分议题一:开“顶风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打脱贫攻坚战

中国脱贫攻坚战到底有多难:通过宏观,微观以及现实状况展现脱贫攻坚战的难度,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打脱贫攻坚战。

教师活动:结合图片对相关状况进行简单说明,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打“脱贫攻坚战”。

学生活动:通过数字,图片等材料了解脱贫攻坚战的大致情况,调用知识对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关注我国发展现状中体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成就的不易,感悟党的初心与使命,坚定政治认同,进而拥护党的领导。

分议题二:啃“硬骨头”—中国共产党如何打脱贫攻坚战

中国脱贫攻坚战有多拼:展现中国脱贫攻坚战中的精准扶贫方略,在正确指导思想下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事迹,以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营造人人可为的帮扶氛围,引导学生体悟党如何以人民为中心。

教师活动:说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结合图片介绍张桂梅的履历,播放张桂梅的采访视频,提出问题,1.为什么授予张桂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2.以张桂梅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这么做?3. 脱贫攻坚战依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个人发展成为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还有哪些指导思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结合所给材料以及课本讨论回答,领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结合材料和视频进行思考讨论回答,体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执政理念,产生政治认同,提高公共参与的意识。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所答,组织学生思考分议题二: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脱贫攻坚战”的?

学生活动:利用所学,综合材料分析并回答,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提升。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时事探讨,让学生通过分析脱贫攻坚战的策略,探讨党的指导思想、性质与群众路线。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与政治认同。

分议题三:悟“鱼水情”—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百年历程中的变与不变

中国共产党有多强:通过视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述职报告》展现百年成就,体悟不变的承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述职报告》节选,引导学生思考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发生了哪些变化,始终不变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体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教师活动:进行总结和提升。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胸怀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只要我们党始终为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就能无往而不胜。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百年历程,在事实中体悟党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产生政治认同,并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九、课件或板书设计

 

十、教学评价与反思等

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教学情境设计完整,依托脱贫攻坚战这一真实情境,三个环节层层递进,从“为什么打”“如何打”“百年历程中的变与不变”,使学生在情境探究活动中生成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这一重点知识,在变与不变的探究中感悟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了学生的政治认同与公共参与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思维开阔,在部分问题上回答出了之前备课没有预设到的思路,活动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知识点,理论性较强,时间跨越大,每一个指导思想的内涵又比较丰富,虽然备课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与论文,分别找到了这些指导思想中人民的观点,但没有巧妙的设计在课堂情境中,只是让学生们结合课本进行探讨之间的共同点,最后由老师在课堂说出。如何设计此处的教学情境是后续仍有待思考的地方。此外,教学中的表达与教态,例如说话时无意识的手部动作过多等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下一篇:如何促进就业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