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022-04-05 09:28:00   来源: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能够根据两圆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学生能够根据圆心距、半径和、半径差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五种位置关

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生能够根据两圆五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学生能够根据圆心距、半径和、半径差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五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反过来,能够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圆心距、半径和、半径差这三者间的数量关系(五种位置关系的性质)。

过程方法

  1.在经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小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研究图形间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2.在圆和圆五种位置关系定义的学习中,经历观察、类比等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3.在探究“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的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及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以及探索精神。
  2.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探究和“圆和圆五种位置关系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

  两圆位置关系性质的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点评课前网络平台上的作业。

  老师对课前在网络平台上布置的作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定义、性质、判定)的小结与研究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进行点评。

  凭借以往经验巩固图形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节课依然从数形结合角度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活动2】情境引入。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体现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具体实例与大家分享。

  老师展示课件中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老师引出问题:如何对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进行划分?

  从实例中抽象出两个圆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感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活动3】探究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老师演示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两圆位置关系的分类标准是:公共点个数。并提出问题: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的公共点个数有几种可能?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几何画板课件,尝试摆放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形并展示。老师将结论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摆放好。

  学生根据公共点个数以及点的特征,概括出定义,并记录在学案上。



  练习:请指出下列图中存在几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

  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类比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学生感受动手操作,加强对两个圆五种不同位置关系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学以致用。
  引出找寻数量关系的必要性。

【活动4】探究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动手操作:几何画板课件第2页。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类比在刻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所依据的数量关系,进而猜想出,可以比较“圆心距与半径”的数量关系,来刻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老师操作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当两圆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圆心距d、大圆半径R和小圆半径r这三个量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发生变化?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先分析“两圆相切”时,这三组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具体数据,很容易得出:
  (1)当两圆外切时,d=R+r;
  (2)当两圆内切时,d=R-r

  学生对于剩下的三种位置关系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中进行讨论,将本组的结论发布到班级论坛中。

  教师给予及时点评,并请同学阐述观点的来由。
  由此得出: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

  老师问题:反过来,能根据数量关系推出位置关系吗?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
由此得出:圆和圆位置关系的判定。

  老师运用数轴,将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一一对应起来。(板书)

  培养学生类比、猜想的意识。

  

  只有让学生明确无论两个圆的位置怎么改变,三个量中只有圆心距d在发生变化,这样后面的学生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圆心距d上。
 

  将“界点”找到,相交、内含、外离的研究便水到渠成。既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结论证明的必要性。适当地培养学生反证法。

【活动5】新知应用。

  例1 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3和7,圆心距为d,请根据下列条件,确定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
  (1)若两圆外离,则____________;
  (2)若两圆内切,则____________;
  (3)若两圆相交,则____________;
  (4)若两圆相切,则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1.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是2和8,圆心距为d, 若两圆相交,则下列选项中,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
  A.d=6    B.d>10 
  C.6<d<10  D. 2<d<8
  2.已知两圆外切,且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圆心距d为5,则的值是(  )。
  A.3  B.5  C.8  D. 2 
  学生上传结果至平台,教师及时给予评价。

  例2 已知A和B的半径分别是3、5,圆心距为10,请你判断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

  课堂检测
  1.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4和3,若它们的圆心距是1,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离 B.内切 C.内含 D.相交 
  2.已知两圆半径分别为2和4,若它们的圆心距是4,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内切 C.内含  D.相交
  3.已知两圆的圆心距为4,两圆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2-4x+3 =0的两个根,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外离 C.内含 D.相交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圆的圆心坐标分别为(0,1)和(1,0),半径都是1,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外离  C.内含 D.相交
  学生上传结果至平台,教师及时给予评。

  例3 如图,O的半径为5cm,点PO外的一点,OP=8cm。以P为圆心作PO相切,求P的半径?

   

  学生回答。

  圆和圆位置关系性质的应用。
  第(4)小题是要培养分类讨论思想。

  圆和圆位置关系判定的应用。

  

  

  第3小题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第4小题培养学生选取适当的方法,  灵活应用定义和判定。

  

  例3注重分类讨论思想以及学生动手画图能力的培养。

【活动6】课堂小结。

  老师:请大家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1.数学知识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2.数学思想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训练学生概括小结能力,内化研究图形位置关系的方法。

【活动7】布置作业。

  目标:P56页/1-9 
  选做题:点AB在直线MN上(A在左,B在右),AB=11cm,AB的半径均为1cm,A以每秒2cm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不断增大,其半径为r(cm),与时间t(s)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
求:

   ①AB两点间的距离d(c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问点A出发后多少秒两圆相切?

  分层布置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又注重解题能力的提升。选做题考查动点问题(中考热点题型)和分类讨论思想。

  板书设计:


  ppt

     24.2.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2.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实录片段

  一、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凭借以往经验巩固图形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方法,明确本节课依然从数形结合角度来研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从实例中抽象出两个圆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师生活动:老师对课前在网络平台上布置的作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定义、性质、判定)的小结与研究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的方法进行点评。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体现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具体实例与大家分享。老师展示课件中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老师引出问题:如何对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进行划分?   

  二、探究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视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类比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学生感受动手操作,加强对两个圆五种不同位置关系的感性认识。学以致用引出找寻数量关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师生活动:老师演示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两圆位置关系的分类标准是:公共点个数。并提出问题:大小不等的两个圆的公共点个数有几种可能?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几何画板课件,尝试摆放出不同情况下的图形并展示。老师将结论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摆放好。学生根据公共点个数以及点的特征,概括出定义,并记录在学案上。

  三、探究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类比、猜想的意识。让学生明确无论两个圆的位置怎么改变,三个量中只有圆心距d在发生变化,这样后面的学生才会将注意力集中到圆心距d上。 将“界点”找到,相交、内含、外离的研究便水到渠成。既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结论证明的必要性。适当地培养学生反证法。
  师生活动:学生通过类比在刻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所依据的数量关系,进而猜想出,可以比较“圆心距与半径”的数量关系,来刻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老师操作几何画板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当两圆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圆心距d、大圆半径R和小圆半径r这三个量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发生变化?引导学生先分析“两圆相切”时,这三组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中进行讨论,将本组的结论发布到班级论坛中。教师给予及时点评,并请同学阐述观点的来由。老师运用数轴,将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一一对应起来。

  四、课堂小结与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概括小结能力,内化研究图形位置关系的方法。分层布置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又注重解题能力的提升。选做题考查动点问题(中考热点题型)和分类讨论思想。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数学知识方面你有哪些收获?数学思想方面你有哪些收获?分层布置作业。

相关热词搜索:双课堂 电子书包

上一篇:正弦余弦函数图像
下一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