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哦,香雪——创设情境,巧设主题,激发学生读写热情


2022-04-20 14:35:00   来源:   撰稿:杨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教学设计

  
  《哦,香雪》是作家铁凝的成名作,也是较能代表她早期风格的一篇。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小说借台儿沟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是抒情小说的典范。
  本文要求学生能通过文本的学习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能从人物方面来分析作品主题。因为是采用“电子书包”网络平台来上课,尤其重视课前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分析能力.


  
  本课的受众是高二的学生,虽然说高一的时候也学习过小说,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但总体来说我校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还不完全具备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再加上学生现在的物质条件较好,对课文中人物的举动和心理乃至小说的主题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减法”,只从把握人物形象这个角度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课文,进行体悟感受。并帮助其树立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究。

  

  1.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角度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进而了解作者的意图,并对小说主题进行分析。
  3.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以及人们渴望摆脱贫穷走向文明的迫切心愿。

  
  欣赏人物形象,并结合情节、环境描写等来分析领悟小说的主题是教学重点。

  
  学生:针对老师发布在网络上的主题帖,通过自读课文,回复帖子;同时小组内在网络进行交流。
  教师:上传主题帖及相关文章(铁凝《又见香雪》 汪曾祺《故里三陈》)

  
  
一、新课导入

  高一我们课外阅读学习了《边城》,我们看到了天真单纯、不染纤尘的翠翠;今天我们又要接触到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孩子——香雪,让我们通过课文《哦,香雪》去接触她、了解她吧。
  
二、背景介绍
  (一)作者简介
  铁凝:女,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生于北京。1982年发表《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发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5年出版《铁凝小说集》。她的作品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语言柔婉清新。

  (二)时代背景
  本文发表于1982年,当时正值中国步入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新阶段。
  
三、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作家孙犁在读过《哦,香雪》后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它所经过的地方,都是纯净的境界。”这是老作家的评价,那么读过小说之后,你们的总体印象又是怎样的呢?
  实操:从各个小组的回复帖中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交流,回答可以多样,但总的来说,可以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板书)

  (二)以写促读:再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小说是美的,那么它“美”在何处呢?

  (板书)  

  

  解说:①外表美:文中的香雪是美丽清纯的。作品没有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姑娘们的谈话以及乘客的眼睛)表现的。同伴说:“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面孔是“洁净的” ,眼睛是“令人信任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 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这些侧面描写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表现出香雪的美丽动人。
  解说:② 内心美:香雪的内心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她渴求进取: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她淳朴自尊: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啊!
  她坚毅执着:为了换取铅笔盒,她毅然登上火车,为这她不得不走30里夜路回家。这时,她已经不是那个胆小、腼腆的香雪,而是一个遇事果断、对渴望达到的目标执着追求的香雪。虽然回家路上她也怕了,甚至用往小辫里插草管的方式“避邪”,而且在看到同伴时大哭了起来,但这不但没有影响香雪可爱的形象,反而更表现出她当初登上火车时的果断和执着。

  还有文中的那一群少女,她们每次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包括凤娇对乘务员“北京话”的那种无私无邪的情感,无一不是少女世界特有的美丽风景。

  说明:此处主要以组间交流展示优秀帖为主,组间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进行“后教”。

  (三)主题探究
  小说作者铁凝用蘸满柔情的笔,用如此优美的语言塑造这么一群美丽的少女形象,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和课后“欣赏·探究·练习”二,说说作者的用意。(学生小组内在平台上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补正)

  教师点拨:铁凝从小跟着同龄的农村姐妹一起摸爬滚打,喜怒哀乐。那地方、那些人,是给予她营养和灵感的第二故乡。她爱这一切,但她也看到:那被人们遗忘的贫穷角落,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已萌动了对于现代文明的追求。
  学生小组内部通过平台上的回帖交流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小说写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她们对山外文明的关心,反映了她们在文化思想上的进步——迫切地要求冲破封闭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
  而香雪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一个塑料铅笔盒而甘愿走上三十里夜路的举动,更是传达出新一代人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于高层次文明生活的急切呼唤。
在这里,这个小小的铅笔盒已经成了知识、文明的象征,凝结了香雪的希望,象征了她的明天。它是具体的、微小的,但它的内涵却又是广大的、丰富的!

  (四)拓展延伸,以读促写
  课文77页第二段写道:“火车也许会停留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到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机缘巧合,就在香雪夜行回到台儿沟不久,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火车真的要在台儿沟停留10分钟了!10分钟的停留,会给台儿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姑娘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请你发挥想象、用生花妙笔给小说写一个续。要求人物命运安排符合人物性格基础,字数不限。

  (五)作业强化
  课外阅读铁凝散文《又见香雪》,了解一下真实的香雪们的命运变化。读汪曾祺《故里三陈》,把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一般方法。

 

实录片段

  一、以写促读:熟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视频1)


  师生活动:
教师从人物形象分析这一角度入手,创设情境,设置课前讨论主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课上,从各小组的回帖中找一些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交流。教师用一个“美”字来概括文中人物的形象,并结合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提炼出人物的各种“美”的具体体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人物和作者的写作主旨。

  设计意图:不同角度的优秀帖展示,既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又使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得到了认可。将学生的回帖与课文内容进行结合,提炼归纳人物形象特点,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偏差进行“后教”,实施个别化的指导。

  二、主题探究(视频2)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为何作者铁凝用大量笔墨和优美的语言来塑造这么一群美丽的少女形象?文中多次出现的火车和铅笔盒又象征了什么?引发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思考。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后,选取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补正,师生共同领悟文章的深刻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火车、铅笔盒等事物象征意义的探究,教会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掌握体会文章主旨的方法。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学到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分组合作学习和论坛及时反馈功能,使学生的思考成果在班级范围内得到共享和交流,知识把握更全面。

  三、拓展延伸,以读促写(视频3)


  师生活动:结合课文中的文字,教师创设情境:“若火车真的要在台儿沟停留10分钟,会给台儿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姑娘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论坛中进行续写。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创作热情得到了激发,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内容和丰富的语言表述让教师感到震惊。课堂上教师便为学生推荐优秀贴,让学生互评互赏,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发挥想象力:与十年后的自己进行对话。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全面、深入地探究提出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之火,引发了学生的潜在的写作欲望。教师公布的统计结果,让学生在震惊之余也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课后作业的布置便水到渠成。

相关热词搜索:电子书包

上一篇:我的叔叔于勒
下一篇:大视野读写 深思维探究——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模式初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