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学资源 ☆《计算机被打开后》


2014-09-28 11:09:22   来源:教务处   撰稿:王楠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该部分内容的理论部分比较多,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书本上主要利用一些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主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让学生有这样的学习感悟,也就是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在执行人们编制的各种程序。学生学习了该部分后,应该要了解并

课程:计算机被打开后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该部分内容的理论部分比较多,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书本上主要利用一些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主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让学生有这样的学习感悟,也就是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在执行人们编制的各种程序。学生学习了该部分后,应该要了解并掌握主机中的各中硬件及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使用过电脑,我校在开学做过调查,95%以上的学生家庭都有一台以上的计算机,但是真正打开计算机看过内部构造的学生却小于40%,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因为在家中他们几乎没有动手拆机器的机会,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要让学生对这节课真正吃透,需要让他们“动”起来。然而初一的学生和高一的学生不一样,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动手操作都比较弱,因此要求也不一样,这节课上需要他们了解并掌握的是各类硬件的名称,具体深入的工作原理和插拔安装则是次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类硬件并能进行简单插拔。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领学生揭开神秘的主机面纱,并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了小组的集体注意感和凝聚力。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了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室中真正“动”起来,并在活动课的基础上沿用了小组合作和组件竞争的形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了6个小组的实验机器,这些机器是以前报废的旧机器,并准备了一些声卡、显卡、网卡、内存、硬盘等。课前为本节课准备了实验卡片,抽签纸条以及总结用的填充图及连线图,详见附件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课题引入

课堂的一开始,请同学们做一道数学题。

提问: 1+1=

 

这个问题和答案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那么我们大脑思考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展示图片,请学生描述人脑的思考过程。

 

 

我们的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和我们人类的思考过程有没有共同点呢?

 

展示图片,教师描述计算机工作过程。

 

 

图片中间的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机,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就要做一次小医生,对计算机的主机进行一次“解剖”,看看它内在的“器官”以及工作方式。

 

 

学生:1+1=2

 

 

 

 

 

学生:

眼睛耳朵接收到问题,大脑思考,接着通过嘴巴说出答案。

 

 

通过这样的简单数学题,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通过类比,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解剖”计算机,这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组协作

上节课分好的6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别围坐在一台实验机器旁。

实物投影仪投影教室讲台上的一台机器。

教师分发实验卡片,内容如下:

***********************************************

1、  识别机箱中的声卡、显卡和网卡。

2、  识别机箱中的硬盘、光驱、软驱。

3、  识别机箱中的cpu、电源、主板。

4、  将桌上内存条正确插入机器中。

***********************************************

各组组员开始讨论,根据实验卡片上的任务要求,对机箱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讨论研究和动手实践。

(注意安全)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坐好

 

 

 

 

熟悉实验卡片上的任务

 

 

 

 

讨论并动手操作

 

利用分组协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效果好。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角色是指导者。

三、小组竞赛

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四个小组的组名,每个组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抽签,根据抽签上的要求,在教师实验机上进行相应操作,(大屏幕投影)其余同学对该组打分,满分10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学生抽签需要完成的四组任务:

任务1:在机箱中正确指出硬盘、软驱和光驱,并说明这些部件的用途和发展趋势。

 

任务2:在机箱中正确指出声卡、显卡和网卡,并说明识别这些卡的方法。

 

任务3:正确将内存条从机箱中拔出并重新插入。

教师顺势讲解ROMRAM的区别。

 

任务4:在机箱中正确指出主板和电源。并小心取出cpu

 

 

 

 

 

 

 

 

 

学生:正确识别

 

 

学生:根据卡的侧面接口进行判断。

学生:拔插内存

 

学生:正确识别并在教师指导下卸下风扇,取出神秘“cpu”。

 

 

抽签的方式,既保证了公平,也让学生不存在侥幸心理,事先4个任务都要尝试。

 

 

合作之后的组间竞争,激发小组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所有的操作让学生进行,效果比单纯教师演示的效果要好。

 

教师出抢答题,抢答对的小组加2分。

抢答1:利用教师提供的数据线,将硬盘正确插入机箱内,并说明插入方法。

教师打比方:主板是母亲,硬盘是孩子,那数据线就好比是什么?

母亲(脐带)孩子

主板(数据线)硬盘

 

抢答2:思考,为什么机器关机若干天后,再次打开,其中的时间是正确的呢?

教师介绍CMOS电池工作原理,给学生拓宽知识面。

 

根据各小组的打分,评选出本节课的优胜组,给与表扬和鼓励。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xx

xx

xx

xx

 

 

学生抢答并上台演示操作

 

 

学生:脐带

 

 

 

学生抢答,指出COMS电池

 

 

 

学生鼓掌

 

 

这样的类比,生动形象,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两者间的关系。

 

 

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这样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

 

四、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解剖了一台计算机的主机,看到了机器内部的一些部件,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外接设备,比如键盘、鼠标之类,那么在这些设备中,哪些属于输入设备,哪些属于输出设备呢?

 

教师给每组分发填充图和连线图,组员合作完成。

 

填写部件的名称及放置位置。

 

相关热词搜索:计算机

上一篇:初三信息技术中考复习例题(一)操作题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环境保护》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