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育的“心”应放在哪里?


2019-02-25 09:22:29   来源:   撰稿:张光明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的祖国之后,依然能自发地、创造性地实现人生目标,像唐僧一样,即使经历八十一难,也要取得真经回长安!这,就是教育的“心”!那么,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的祖国之后,依然能自发地、创造性地实现人生目标,像唐僧一样,即使经历八十一难,也要取得真经回长安!这,就是教育的“心”!

那么,教育的“心”应放在哪里,才能让他们永久性地保持这样的人格情操和坚定不移的心呢?

把教育的“心”放在真诚热爱上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真诚热爱”,是平等的、没有偏见的、不讲尊卑等级的、不分亲疏远近的、不看过去历史的、能纠正学生恶习的、泛化的爱。

不管成绩好坏,不管是循规蹈矩还是调皮捣蛋爱提“怪问”,老师都应当认真对待平静处之。不以“严父慈母”的爱去苛责或宠溺,不在学生出现严重问题之后才去“施舍泛滥的爱”,而要在平常的点点滴滴中建立平等的朋友式关系,正确的支持,错误的阻止,对不平的心理予以疏浚,消除逆反。

老师把教育的“心”放在对学生真诚的热爱上,学生就能够在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自由舒展地调整心理,自觉地规范行为,并将这种“自由、自信、自觉”扩散到学习、工作、生活圈层之中。

老师给予学生真诚的热爱,学生也会给老师真诚的回报:心理有疙瘩时,考试效果不好时,暗中喜欢异性同学时,和父母斗嘴置气时,对前途失去信心时……他们都要到老师那里去寻找办法和力量。

很多时候,老师虽然错过了很多享受多彩生活、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却在单调平凡的办公室里赢得了学生真诚的心。老师用真诚的爱去构筑崇敬职业的心理基础,学生也会用真诚的心全力奉献!

把教育的“心”放在心灵自由上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最大自由莫过于心灵自由。心灵自由的人能坦然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而不必压抑、歪曲或隐瞒;能用幽默地和不同寻常的方式处理问题而不必内疚。”

要让学生的心灵自由,老师就要做到不讽刺、不挖苦、不盛气凌人、不伤其自尊,正确的不贬抑,错误的不包庇,为学生创造自由而不拘谨的交流心理。

20多年前,我讲完《孔乙己》之后,布置练习,要求学生就课文中某段话进行自由仿写,结果,有学生仿写到:“班主任的是一副凶脸孔,学生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只有张老师到班,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我被嘲笑成“孔乙己”,心理很不是滋味,但“自由仿写”的话题是我要求的,只好忍耐着批了四个字:“仿写成功。” 但出乎意料的是,全班同学都敢于自由地写老师、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的优劣、好坏、美丑了。自由地写心理的话,表达流畅准确多了。

20多年后,再上《孔乙己》这篇课文,我提出同样的要求,学生中又出现了同样的仿写,只不过后面多了几句话:“班主任的是一副凶脸孔,学生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只有张老师到来,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张老师进教室,情况就不同了:我们可以随便的说笑,也可以前俯后仰打打闹闹,我们很自由,也很开心。但其实,我们在闹闹嚷嚷中听课还是挺认真的,笔记也做得很不错,考试成绩提高也很快。”

此时才知道学生并没有要嘲笑我的意思。我给他的批句是:“模仿很成功。说出心里话,就是好作文。”这句批语,居然让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这个曾经面对语文英语不敢读书、面对数学不敢下笔的学生,语文英语可以上90分,数学偶尔也可以上100分了。这就是让学生心灵自由得到的收获!

把教育的“心”放在让学生的心灵自由上,他们就可以突破常规,克服定式,摆脱习惯,跳出圈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的好奇心、独创性和独立性就可能得到全面发展!

把教育的“心”放在认真听取“反调”上

只有“心灵自由言语自由”的课堂,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尽情表达所思所想,也才有“装怪”、唱“反调”的可能,而新思想新观念往往在“反调”中诞生,老师需要认真听取,否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更可能让自己下不来台。

有一位小学老师上公开课时说:中国人真聪明,造字很有方法,凡是与“木”相关的字都有一个“木旁”。话音刚落,一学生马上举手响亮地说“老师的话说错了”。老师听到了声音但只以愤怒的眼神瞪了几眼,却没有让该生说明理由。这个学生没有读懂老师的脸色,一直举着手不放下。听课的老师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无奈,老师很不情愿地用变了调的高八度说道,“你有什么意见快说嘛!”该生清脆响亮地说“树叶”的“叶”与“木”相关,但没有“木”旁。老师的脸“刷地”红了,场面异常尴尬。

从这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呢?第一,老师的术业要有专攻,言语要富有弹性;第二,老师要有博大的包容心,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反调”。如果小孩子都拥有了“怀疑精神”,老师还不具备,这是明显的落后于时代了。在批评学生、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尤其要善于听取学生的“反调”。

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训斥中有歌德,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把教育的“心”放在认真听取学生的反驳、申辨等所谓“反调”之上,并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恰当的引导,教育效果远远优于“训诫、喝斥、处罚”。

把教育的“心”放在自信力的培养之上

老师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优秀的成功人士,但可以把每个学生都当做优秀的“人”来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则是第一步。

教室里的一句鼓励,路途中的一个问候,作业本上的一句中肯的评价,一个开心的微笑,一个真诚的拥抱,一个轻轻的抚摸,都可能让他们增强极大的自信力。

当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来培养时,他们的自尊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潜力就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自信力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因自信力的提升而不断强化。

把教育的“心”放在全面尊重之上

英国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只有得到尊重又没有别的负担时,人的潜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学生的全面尊重,就是要遵循墨子的“量力原则”,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可以全面要求,但不必全面强求,只要学生“真心诚意地尽心尽力”就可以了。

我们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好好学习。但是,学习环境有好有坏,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学习兴趣有浓有淡,学习成绩自然有起有落,这些都是常有的正常的现象。

学生是否把老师家长的要求当“圣旨”执行,就看我们是否在人格意义上真正地尊重他们。孩子出现哭闹、逆反、离家出走等现象,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不被尊重。当孩子不愿意接受某些任意强加的内容而又不得不被迫接受时,他们就会哭闹、逆反,以至用意想不到的极端方式,去强烈地警告家长、老师和社会了。

陶行知说:“教育如喂鸡。”当你强拧着鸡头去啄米时,鸡只会拼命反抗一点也不愿吃;当你松开手后,鸡又自动地啄起米来了。教育孩子也一样,孩子只有得到尊重了,才会自行解开思想的束缚,才会活蹦欢跳不遗余力地追求卓越!

把教育的“心”放在理性要求之上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教育者如何让理性成为照耀学生的灯塔并引导他们走出迷途呢?

教育要理性要求,既理解,又尊重,既鼓劲,又减压,既高要求,又看准时机和提供可能达到目标的条件。用这样的理性照耀孩子前进的道路,才不会迷失方向。

苏格拉底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根据要求利用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这里的“要求”,就需要充满理性。在理性的要求里,孩子才能理性地认识事物,理性地利用时机,理性地开拓未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对“心”的培育,需要在不经意间进行,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是在“说教”,而是要让他们在愉快的情境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们的正确思想”。比如,要让孩子读经典,首先是父母每天坚持读,孩子在听就可以了,等到有一天,孩子说:“爸爸妈妈,我也要读。”这时候,孩子的“心”就得到了良好的培育,再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把教育的“心”放在对孩子优良习惯、思维能力、高尚情操等等方面,让他们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耳濡目染,自觉地学会“爱心、信心、孝心、诚心”等等,学会理性要求、自信自强、坚定不移等等品性,并用这些优秀品质指引自己一生。这,就是“育心”的目标。

 

 

 

作者:张光明,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四川省南充市教师进修学校高中语文教研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窦桂梅:16年班主任生涯,我想给家长5个忠告!
下一篇: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专业智慧)?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