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策略


2013-03-14 15:27:33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关小蓉编辑整理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一、教师的教育科研应“以项目为载体”

探索性实践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这条途径强调教师为了改进工作、提高效能,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和行动来解决问题。提高探索性实践水平的关键是要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作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最理想的是在做各项工作之前都能明确目的、理清思路,工作过程中都能注意收集证据、积累材料,事后都能深入反思、系统总结,这是教师具有高度专业工作自觉性的表现。但是这个境界在广大教师的实践中往往很难做到,更难——下子做到。为了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需要以研究项目为载体,便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关注点,精心设计、有序推进、深入开掘、系统积累,并搭建起合作探究、开发差异资源的平台。

一线教师所做的研究项目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①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出发,提出项目,设计问题解决方案;②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教育工作的实际进展不断修改、调整方案;③把研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与研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结合起来;④需要通过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经验和理性认识,取得比较切实的教育效果,来显示研究的成果。

在一个项目深入探究上所取得的成果往往具有拓展的效应,能起到闻知二、举一反三的作用,进而在改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上产生积极影响。在一个项目上的突破,还有助于教师扬长补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知道,一个教师的成长之路往往经由这样几个阶段:新教师——能胜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经验教师——经验丰富并有专长的教师——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以项目为载体开展研究,对于一位普通教师由第二阶段提升到第三、第四阶段,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教师的研究要“在身边找课题”  

1.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从易到难,在有基础的地方先下手,这是教师进入科研之门的一个重要策略。因为成功经验一般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当然还需要提炼),由此展开深入研究的方向正确,不容易走弯路;成功经验往往包含着实践者的创新,有助于形成特色;由成功经验生长出的课题,实践和研究的基础较好,容易展开。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历史文献片《让历史告诉未来》。产生了把影视素材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想法,尝试之后深受学生欢迎。后来,他在多年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类课程中影视信息开发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2.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  

学校、教师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教育科研也要解决问题(认识方面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学校、教师发展的最好出路。有时候,实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会长期困扰学校和教师,阻碍整个教育工作的展开,—旦取得突破就能走出低谷,获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突出问题又往往具有普遍性,取得了突破,受教育者得益多,对教育发展的贡献大,成果也容易受到社会注目。  

3.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有些教师的已有工作基础比较好,对付日常教育教学任务颇有余力,但进入了专业发展的高原期,找不到更高的发展方向。这时候可以关注一下整个教育或某个学科教学领域的一些发展趋势性问题,从中寻找自己今后可以有所作为的阵地。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中寻找挂钩点所形成的研究项目,往往比一般项目更具有前瞻性,领先一步,步步领先;这样的项目实践起点高,对于学校和教师与时俱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还有可能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发挥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  

4.从当代教育理论中寻找支撑点  

理论具有深刻性和普遍适用性,能较好指导实践;在理论指导下,比较容易构建起系统的、有深度的实践体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能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也能很大地丰富理论的内涵。在广泛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大大增加。但在实践中,以听和读为主要形式的培训活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的脱节。解决这一弊端的重要策略,就是在理论学习的启迪下形成实践探索的项目,以此寻求转化。  

三、选题时需要注意“从实处求新意”  

1.题目的切入口要小  

在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教师选择研究项目时容易发生的问题是题目过于宽泛。下面试比较两位教师提出的课题:其一“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研究”,其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利用‘悬念’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  

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前一位老师提出的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宽泛,可涉及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和校内、校外诸多方面。就校内而言,会涉及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外兴趣小组等;再仅就其中的课堂教学而言,与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直接相关的就有目标定位、内容处理、情境创设、过程调控、资源运用、评价反馈、师生对话、组织形式等多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很多需要研究的内容。所以面面俱到地研究培养学生外语学习兴趣问题,是很难深入的。  

相比之下,后一位老师从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自己任教的班级数量多、对学生情况不太熟悉等实际出发,选择了切人口比较小的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实际价值就大大增加。  

教师个人研究项目切入口小的价值在于:第一,项目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广,所以容易进入、容易把握;第二,研究问题往往都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细小处能够折射出大问题;第三,研究时便于对问题聚焦,进行有深度的开掘;第四,对“小问题”的深入开掘,更能锻炼深入探究、追问实践的态度和思想方法;第五,在一个问题上的深入探索比起对许多问题的浮光掠影来,更具有迁移效应。  

2.避免研究方向虚化  

广大中小学教师投身教育研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构建新的概念系统,而是为了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有应用价值的有效经验,所以课题的研究方向要实实在在,避免虚化。这就要求教师的研究课题要尽量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研究内容简明、具体,要关注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联系,突出操作性问题。  

3.课题要有一定新意  

教师的研究课题并不追求理论上的突破,但追求理论的应用上能更有效、更便捷可行,追求实践能够上一个台阶。因此,课题的新意也是十分需要关注的。教师研究的课题新意主要表现在: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用别人没用过或很少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或用的方法相似但处理方式不同而效果更好等方面。  

4.想清楚所要研究的问题  

所谓“想清楚”,就是要给课题的核心概念作一个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界定,能考虑到课题研究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理清必要的研究思路。  

某校提出了一个课题“在生成性教学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研究”。“教师的实践智慧”是课题的核心概念,方案中对其所下的定义是:“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这一定义过于抽象,教师难以理解,也难以指导操作。这说明研究者对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还没有想清楚。

 

作者:胡兴宏  

  原文载于《人民教育》本文有删节

相关热词搜索:中小学 教师 科研

上一篇:陕西省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我校听课观摩
下一篇:哈佛图书馆训言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