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教学资源 ☆《马说》教学设计


2017-05-18 09:18:36   来源:汇知教务处   撰稿:侯亮平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课    题】

《马  说》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了解、学习古代诗文名篇,从具体作品中感受中国文化,学习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背诵或熟读美文佳篇,了解和熟悉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学习和运用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理解“伯乐相马”的含义,学习本文形象说理、托物寓意的特点。重点掌握“其”(代词、语气词)。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而且多直线思维,还不能全面看问题,而且品悟文字的精妙和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将“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篇文章不长,部分重点文言字词曾学过,课文注释也较详细,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不是很难,课堂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像进入文本,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为了突破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课前收集查阅关于千里马的故事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使课堂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说”的特点。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文中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古今异义词。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点拨、延伸拓展法。

【学生活动】

1.诵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

    2.学生自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心听——课前故事

由战国时春申君的故事自然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仔细听——文章节奏

  1.正音正字,初读课文

  祇(zhǐ)骈(pián)尽粟一石(dàn)食()马者 其真无马邪(

  2、听范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3.学生朗读课文,读得要流畅、沉稳。

朗读提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三、扎实记——文言字词

第—段。

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一同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称——著称

虚词: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

第二段。

实词: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通“饲”,喂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虚词: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是——这种,作代词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够 千里之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安——怎么

第三段。

实词:策之——用鞭子打 执策——马鞭子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尽——竭尽 材——通“才”,才能 鸣——呜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知——识别,了解

虚词: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四、善归纳——文言点滴

通假字: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      通“才”,才能

美不外见         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       通“耶”,语气词,吗

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用作动词)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的)

 

袛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鸣之不能通其意(助词,调节音节)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用)

      

   

 难句翻译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②鸣之不能通其意  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③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⑤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不识得千里马啊

五、朗朗读——感知文章

   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处理完字词后,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  翻译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  以达到比较大的活动面积 完成后,教师评价,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
  
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齐探究——思考文章

1.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七、激学情——情感升华

韩愈虽因怀才不遇而愤懑不平,但他并不心灰意冷。虽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控诉,但仍对他们寄以希望。

请同学思考一下,千里马和伯乐究竟谁更重要?

1.当今社会还需要伯乐吗?怎样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2.如果你怀才不遇 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

八、展风采——拓展延伸

阅读《骥遇伯乐》,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

1.翻译并背诵课文。

2.研讨与练习。

3.预习24课。

板书设计:

马说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痛惜)

          识马者不知            安求其能千里者(愤怒)      托物寓意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嘲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学资源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下一篇:关于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科学计算器进考场的补充通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