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传承端午文化 弘扬爱国精神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初二年级端午节系列活动


2024-06-11 20:57:00   来源:   撰稿: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初二年级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粮……采艾悬于户上;蹋百草;竞渡。”为了进一步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端午的独特韵味,激发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教育集团初二年级特以“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为同学们奉献了一场节日文化盛宴。

仲夏日复长  班会话端阳

班会课上,同学们通过说端午习俗讲屈原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文化内涵等活动,不仅体会到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还懂得了延续两千多年的端午节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厚重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班会课后,同学们热情洋溢,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屈原传承端午文化。一张张小报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版面美观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表达出了大家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良好意愿“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孩子们也将端午的祈愿投注笔端,画上扇面。

     







 

 

悠悠艾草香  岁岁祈安康

屈原《离骚》中讲道“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古人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以作节令志庆、观赏品玩。今天,同学们巧手做香包,浓情过端午。瞧!他们穿针、引线、缝纫、装艾草、系流苏……将端午的祝愿装进艾草里,缝入香囊中。







   

 

万古汩罗深  骚人道不沉 

6月7日,初二年级马文琳老师进行了主题讲座,带领全体师生走进屈原的一生。在马老师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天性善良心怀天下的不凡少年的成长史,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纵横捭阖的楚国高官到自疏汉北、流放沅湘的囚徒,屈原的人生际遇不断发生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其坚贞信念和爱国情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忠君爱国、志行高洁、死而后已的屈原形象,为端午节文化活动增添了眷国顾民、忠诚峻洁、不屈不挠的民族

端午节是炎黄子孙的一种文化情节,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在这个端午节,我们重温屈原的爱国精神,涵养伟大深切的爱国情怀,让家国情怀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培养学生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汇聚起磅礴力量,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同台竞技展风采,芳华尽绽砥砺行
下一篇:岁月悠悠,学海无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