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关于对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报


2013-01-14 10:07:47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撰稿:ljz转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陕教基一〔2013〕3号
 

各市(区)教育局: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2012年6月4日,省教育厅与各市(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落实了各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2011—2020年)》、《关于〈陕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规划〉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三个备案文件,对共同推进我省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明确承诺。《备忘录》签署后,各市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落实情况自查的通知》(陕教基一〔2012〕31号)下发后,各地高度重视,按照自查内容,认真对《备忘录》各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了逐项自查,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摸清有关情况。
    (一)机制落实。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省教育厅与各市人民政府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之后,各地对推进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理顺工作机制,明确了任务,夯实了责任,形成市、县(区)两级政府重视,教育、人社、财政、发展、规划、住建、监察、审计、物价等部门齐抓共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强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出了推进本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为各市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备忘录》各项承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确立目标,科学规划。
    各市按照省教育厅提出的2012-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结合各自实际,对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确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明确年度实施目标、年度实施计划、评估验收的关键指标和关键时间节点。宝鸡、渭南、安康等市制定了2012-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明确了各县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咸阳市各县(市、区)都制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布局调整方案,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层层落实,签订县域《备忘录》。
    为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推进,夯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大部分市参照省上做法,积极做好与所辖县(区)人民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工作。目前,榆林市人民政府、咸阳市教育局、安康市教育局已同辖区内各县(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各县(区)工作目标任务,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作出全面承诺,切实增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宝鸡、延安、商洛等市也在积极筹备并将于近期与当地人民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4.加强督导,检查评估。
    各市对推进全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定期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西安市由政府牵头加强检查指导,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定期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宝鸡市政府建立了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渭南市、铜川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考核各县市区及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及依据;榆林市大力加强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积极构建督政、督学和教育监测相结合的教育督导体系;延安市、安康市督促各县区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作用,形成全社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工作进展。
    1.合理布局、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
    各地在工作实际中,力争合理布局校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安康市按照城乡建设规划和人口变化趋势,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榆林、安康等市对生源枯竭、办学条件差的学校,进行稳妥调整和撤并,积极办好农村教学点,保证每个学生,特别是偏远山区学生都能就近入学,确保学生不因就学困难而辍学。在布局调整稳步推进的同时,各地集中财力物力,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县镇学校扩容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活设施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中小学体育运动场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学校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
    2.加大投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各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用足用好义务教育各项投入政策,有力地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延安市、商洛市明确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加大对城乡义务教育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渭南市、安康市通过市县区财政、教育部门采取调整支出结构、争取上级支持等措施,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杨凌示范区与杨陵区两级财政研究设立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进一步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起了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
    3.深化交流,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各市不断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实现区域内师资均衡。宝鸡市从2011年9月起,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长和教师交流工作,实行校长双向挂职和教师双向任教交流;榆林市、延安市、商洛市近年来新补充教师大部分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并引导和鼓励优秀校长和中青年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带动农村学校提高师资和管理水平,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不断缩小校际差距;汉中市加大校长、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安康市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扎实做好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通过组织农村教师到基地校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提高农村教师执教水平。
    4.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各市全面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质量标准,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渭南市开展了“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课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学科研讨活动和薄弱学科研训班及优质课评选活动,增强了课改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义务教育学段各学科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科建设;商洛市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以教论教”到“以学论教”,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深化课程改革。
    5.关注弱势,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各地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咸阳市将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少年教育情况作为考核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榆林市开展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生活状况调研工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调研和“大家访”工作;延安市开展了“流浪儿童回家行动”,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创建了20所“儿童成长家园”,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汉中市、商洛市加大对特殊教育投入,不断改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条件,市特教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杨凌示范区进一步完善了普通学校接受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办法和贫困学生资助办法,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不断扩大。
    6.减负增效,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各市加大了对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力度,对学校招生与分班、课程课时、作业量、在校活动时间、教辅用书、收费、责任追究与处罚等作了明确规定。西安市大力倡导和推广一些地方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咸阳市各县(区)教育部门同学校签订了减负工作责任书;商洛市通过家长会、学校网站、告家长书等方式,争取家长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支持;铜川市坚决叫停了义务教育学校假期补课现象,对个别学校违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和严厉处罚。
    (三)改革探索。
    为切实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我省部分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大学区”管理制改革。
    西安市于今年年初启动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实施捆绑式发展,坚持优质带动,形成校际合作共生机制,实现学区内学校“九个统一”(统一管理策略、统一设施共享、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师安排、统一课程资源、统一备课活动、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促进学校共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带动、资源共享、合作共生的教育管理机制,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加强,一批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学成绩明显提升,这项改革对提升西安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已经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2.“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宝鸡市近年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将“高效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采取专家引领、研培结合、行政推动、项目带动等措施,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高效课堂”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区)各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学校反响良好。
    3.义务教育“零收费”政策实施。
    榆林市政府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享受了免费教辅资料、作业本和暑假作业,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交教科书费,寄宿生免交住宿费,秋季开学后,又为小学一年级、四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学生免费提供一套校服。市、县区财政一年内投资1.8亿元,受益学生达38万人。
    二、存在问题
    从自查情况看,全省各地都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低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县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较大,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二是教师队伍数量总体不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普遍存在编制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三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相对薄弱,学校课程建设滞后。四是减负增效工作压力重重,在高考指标棒的压力下,教师队伍对改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所顾虑,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五是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和进城落户居民子女转入城区学校人数较多,城区学校压力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3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准备,与各县(区)人民政府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一步夯实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责任,切实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县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对口支援,促进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县镇教育资源。在大中城市市辖区和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验,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省教育厅将逐年增加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向辖区内初中分配的比率,切实缓解“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
    三是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各地要针对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科教师紧缺的实际,围绕“省考、市选、县用”模式,逐步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配置均衡、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省教育厅将努力推动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工作,适当增加教辅人员的编制数额,并对农村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
    四是进一步优化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各地要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边远地区学校任教,各县(市、区)每个聘期(3年)至少应有20%以上教师交流轮岗。鼓励城区学校校长参加农村学校或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校长的竞聘工作。省上将通过在绩效工资部分设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一线教师津贴等项目,切实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待遇, 引导中小学绩效工资分配向农村偏远地区一线教师倾斜。
    五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积极落实新颁布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禁学校随意提高课程难度,挤占课外活动时间,要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要加强对社会培训补习机构的管理和规范,及时纠正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省上每年将集中开展全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查活动。
    六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地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少年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和孤儿教育工作,重视流浪儿童和严重行为不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省上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七是加强督导评估。2012年起,教育部开始在全国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各地要对照评估标准积极准备,认真自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将按照规划,每年指导检查部分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对达到国家标准的将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教育部申请评估认定。
                   


陕西省教育厅
2013年1月10日

相关热词搜索:关于 全省 义务教育

上一篇:教育部等5部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学校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