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卓越课程使人幸福完整


2018-01-16 10:50:06   来源:   撰稿:朱永新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七年来,新教育实验致力于研发卓越课程,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新的整合创造,通过课程的创新使教室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带领学生经历体验、合作探究,建立知识与世界、与自我的内在联系,使师生生命更加丰盈。

 

    卓越课程的追求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从课程研发的类型来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隐蔽课程四类。学科课程传统上分为工具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社会学科(思想品德、政治、历史、地理、社会等)、自然学科(自然、生物、物理、化学)和技艺学科(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职业指导等)。活动课程一般分为实际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等方式。综合课程以跨学科融合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知识本位的综合课程和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隐蔽课程是相对上述显性课程而言的,主要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所获得的,在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经验。据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占到总课时的近80%,而工具性学科占时超过50%

 

    研发卓越课程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生命朝向,一个未来期待和庄严承诺,朝向这个目标和境界努力,是新教育实验的使命与责任。

 

    新教育实验的“卓越课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卓越课程应该服务于培养“幸福完整的人”这一终极目的。强调“幸福”,是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兴奋、激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不能够以牺牲师生当下的幸福感而追求所谓未来的幸福;强调“完整”,是强调学校应该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真善美得到全面的培育。

 

    第二,卓越课程应该最大程度地吻合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程度地开拓学生身心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第三,卓越课程应该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浪漫,就是兴发感动,是生命面对事物的“初感觉”,如困惑、好奇、美的冲击等。这种“感觉”对于最初的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没有这种“感觉”,学习就难以为继,勉强用纪律等强制手段维持的学习,将破坏学习的美好,精确学习就会缺乏浪漫丰富的背景。精确,就是条分缕析,举一反三,使浪漫阶段掌握的内容更为精确,通过对事实的详细分析,使第一阶段的认识具体化、系统化。综合,就是摆脱细节,进入自由,脱离知识的细节而积极运用原理,脱离被动的状态而进入主动应用知识的状态。卓越课程既是全方位的,又是局部精确的。在有限的教育时间里,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尽可能做到“少而透”,这是卓越课程的重要特征。

 

    第四,卓越课程应该充满惊奇,触及灵魂,生命在场。卓越课程不应该是一个资料堆砌的简单拼凑,而应该理解为一个心灵事件、一次冲击或一系列的冲击。

 

    第五,卓越课程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在课程内容方面,卓越课程强调当时、当地,将知识、经验变为体验和历程;在教师方面,要求教者入境、入情、入理,将体验变为生命的碰撞、师生彼此的启迪,从而教学相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被不断丰富、不断激发,最终得到真正的成长;教师的生命体验不断被回顾、被丰盈,最终实现真正的超越,这正是师生以超越课程来共同书写传奇的新教育生命叙事。

 

    卓越课程的体系

 

    新教育的卓越课程体系,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公民(社会)课程(善)、艺术课程(美)、智识课程(真)为主干,并以“特色课程”(个性)作为必要补充。

 

    生命课程:

 

    新教育的生命课程(“新生命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习者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不断超越,把握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新教育课程体系下的生命课程,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通过学习安全与健康、交往与养成、价值与信仰的课程内容,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公民(社会)课程:

 

    如果说生命课程主要是解决个体的健康与幸福问题的话,那么,公民(社会)课程则是解决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问题。公民(社会)课程的目标是培养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共和国宪法,关心及参与公共事务,具有独立思考与敢于承担责任,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的现代公民。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新教育的公民(社会)教育课程系统除了日常的暮省、班会课,以及渗透到整本书共读和童话剧、电影课中以外,还应该把我们的仪式文化、生日文化、独特的期末庆典都纳入其间。

 

    艺术课程:

 

    新教育的艺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知识、欣赏优秀的作品、习得艺术的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思维,拥有艺术的品位,具有艺术的精神,传承人类的文化,陶冶丰富的情感,培养完善的人格。新教育认为,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黏合剂,是倦怠时刻的兴奋剂。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是传续民族精神的瑰宝,是积淀民族文化的法宝。对人类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交给我们开启世界的另外一把钥匙。

 

    新教育的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职业艺术家,不是艺术尖子和精英的选拔与培育,而是源于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育,是源于艺术(每个儿童的自然天性)、通过艺术(无处不在的中介作用)、为了艺术(艺术化的人生目的与境界)的教育,其宗旨是体验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成就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

 

    新教育的艺术教育开展的诸如读写绘课程、生命叙事课程、戏剧课程、电影课程等诸多综合艺术课程,既为打破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壁垒,也为非专业艺术教师从事艺术教育探索出新的路径。

 

    智识课程:

 

    “智识课程”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文理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等,这是新教育卓越课程的主干部分。之所以不用文理课程或智力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智识”更能够准确表达对于课程本质的思考。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这个过程又是通过“知识”为媒介的。我们说让知识拥有温度,就是从知识走向智识,走向智慧。

 

    目前,新教育实验正在对智识课程进行细化的研究与开发。智识课程的实施有其特殊的规律。“知性”的培养与“德性”(公民课程)、“灵性”(艺术课程)的培养,有着不同的特点。在许多学校里,曾经错误地用讲授和考试的方式来实施国家规定的绝大多数课程,这使得道德、情感,甚至艺术和体育,都变相成为一种“智育”:传授某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以某种方式生活。但一个可以出试卷考试,然后评定得分的“公民课”或“思想品德课”“艺术课”或“美术课”“音乐课”,是有违教育的基本规律的。

 

    新教育的智识课程,应该完成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成为卓越课程的二度开发者,或卓越的执行者,在指定的课程内容中实现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二是在执行规定课程内容的同时,开发弥补性的课程。

 

    生命课程、公民(社会)课程、艺术课程和智识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和“成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的主要范围。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作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始终,而在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和中学时期,应有相应的侧重点,按照人的身心发展内在规律,进行善的教育(公民或社会课程)、美的教育(艺术课程)和真的教育(智识课程)。在以上四类课程的基础上,新教育还提出了张扬学生个性和学校特色的课程。

 

    新教育卓越课程体系是一个宏伟的蓝图,今天已经做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新教育人会循着蓝图的指引,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梦想。

 

    (中国教育报 2018.01.3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及推动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展素质教育 贡献中国智慧
下一篇:提升办学品质,彰显示范作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