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课堂革命”笔谈·专家观点


2017-12-18 09:32:20   来源:   撰稿:中国教师报 2017.10.25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在于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其中课堂革命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一论述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

       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本期,现代课堂周刊特别邀请专家学者、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等共同探讨。  

 

厘清课改的四个问题

□ 陈如平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领域。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国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这种变化与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差距,与期待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太匹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具有改进空间。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攻克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成为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陈宝生部长关于课堂革命的论述,展示了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教育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精准识别教改突破口的智慧,以及攻坚克难、真刀真枪、敢啃硬骨头的决心。

    但是,课堂革命不是朝夕之事。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理念层面的革新,也要有实践层面的探索,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以下几个问题:

    要明确为什么革命。首先,它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要求。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课程改革由全面实施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其次,全面深化课堂改革是顺势而为,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学校层面的教学改革。日本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发展个性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前几年芬兰明确提出基于现象的教学这一新概念,主要将以多学科、基于现象、基于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课堂教学呈现出新样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原住民的增多,传统的课程边界、学校边界以及求知边界被打破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初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促使课堂教学不得不改。

    要清楚往哪儿革命。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推进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当前课堂革命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其中,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宏观描述,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微观定位。两句话放在一起,完整地体现了课堂革命的方向。

    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课堂革命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学生而革命。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基本取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课堂的最中央,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次,课堂革命要为教师而革命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力军,然而也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弱势群体。课堂革命必须要改变教师被动接受的局面,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为教师松绑,也要调动教师的参与性,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再次,课堂革命要为学校而革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在改革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积极投入教育改革浪潮中,为改革铺路搭桥,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对于升学的期许,这些都无形中让学校扮演着黑脸的角色。因此,必须减少名目繁多的评比,不按分数给学校论资排辈,要为学校降压,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对课堂革命的认同感。

    要清楚该怎么革命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这一特殊情境下就会变得尤为复杂。课堂革命要想改得准、改得稳,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几组重要关系:第一,处理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辅相成,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保证方向不偏离正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已经使课堂教学很难顺利到达改革的彼岸。但是,基层探索的实践意义也不容忽视,需要因时因地灵活制订改革方案,根据自身实际探寻更加合适的道路;第二,处理好整体建构与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课堂革命涉及学校诸多领域的协调和配合,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整体建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又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第三,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持之以恒。课堂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同时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让“课堂本质”落地

□ 周 彬

 

    当下的课堂需要变革,在这点上大家有普遍的共识。对于课堂应该走向何方,大家也勾勒出非常美丽的蓝图,提出了不少令人向往的愿景,但似乎蓝图越是美丽,愿景越是令人向往,课堂变革就越是艰难,课堂教学变革的道路就越是错综复杂。其实,不管课堂有多么重要,所有的课堂变革都必须时刻回应课堂本质;不管课堂变革有多么必要,课堂变革也片刻离不开课堂技术的支撑。

    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人为本,这是对课堂本质的回应。

    课堂要以生为本。既然课堂要以生为本,就意味着课堂要围绕学生展开,而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课堂却难以落实呢?

    事实上,以生为本的前提是这个要自己站立起来,这个要有自己的学习诉求,这个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课堂只是满足学生学习诉求的中转站,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加油站。与之相应,现在课堂上明显是学生围着教师转,但我们先不要急于批评教师。试想,如果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教师会满堂灌吗?但如果学生习惯性不主动,教师就不得不伸出援手,不得不上台唱戏

    因此,课堂要以生为本,就意味着课堂变革的重心不是对教师提什么要求,甚至要求教师从讲台上退下去;而是如何改变学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站立起来。事实上,当课堂中学生没有站立起来教师就主动退下去,那样的课堂比教师主动出场的课堂更加低效。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主动退下去,就会在课堂上自动站立起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站立起来,需要我们系统思考学生的课堂生活是不是有安全感、成就感、使命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些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但更多的答案可能并不在教师身上,而是在学业评价标准和方式上,在班级和学校文化的建设和表达上,这就已经不再是微观的教学问题,而是超越课堂存在的教育问题了。

    教学要以学为本。教学要以学为本,这并不是一个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大概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阐述的道理。我相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一名教师不明白这个道理,当教室里没有学生在学习时,任凭教师把课上得精彩绝伦,那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现状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在课堂上我们最常见的风景就是最兴奋与最投入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的总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似乎只是课堂教学的观众,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旁观者。不得不说,这样的课堂状态是对以学为本的违背,是以教为主的真实写照。

    可是,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主角,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呢?于是,我们开始批判教师,认为课堂中之所以少了学习,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以自己为本,或者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太过强势。但我们试着想想,是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变得弱势了,学生的学习就会因此而强势起来呢,学习在课堂上就能够自动占领课堂中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要落实以学为本的课堂本质,最重要的不是强调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是要求教学要甘于弱势,而是要推动学生的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习扶持起来,只有让学习在课堂中站立起来,教学才能变得有针对性,才能变得有意义,才能够心甘情愿地退到课堂边缘。总之,学习了,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学习起来,而不是天天批评教学了;学习到了课堂的边缘,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习有能力站在课堂正中央,而不是天天想着把教学赶到课堂的边缘。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完全可以将之比喻成数学中的公理,如果教育不是以人为本,哪里还有存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如果课堂中没有了教育的成分,这样的课堂就成了技术的训练场、知识的复印机。既然教育要以人为本,课堂要充满教育的气息,那么课堂就要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以培养人作为课堂的目标。

    但是,现实中的课堂很少感受到学生作为人的那种诗意,更多是成为知识容器的那种苦恼。于是,我们开始批评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批评学校不把学生当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培养。可是,当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时,这对教师来讲不也是一种职业的讽刺吗?当学校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时,这不也是对学校办学目标的否定吗?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让课堂充满教育的气息,关键之处在于,要让课堂中的学生活出人样来。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是个体的幸福还是集体的荣耀;他们敢于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管自己在学习中是强者还是弱者。

    当下我们讨论课堂变革,就是要在理论上探索最为根本的课堂本质,同时要在实践中尝试最为有效的课堂方法。判断课堂变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我们采用的课堂方法是不是把课堂本质展现出来了,是不是让课堂本质在课堂中落地了。毕竟,我们既不需要落不了地的课堂口号,也不需要无视课堂本质的课堂变革。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为“课堂革命”尽应有之力

□ 于 伟

    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革命,或者说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有这样几个认识:

    为什么提课堂革命

    我国2001年开始推进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为什么还提课堂革命?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革命意味着一个事物要发生根本变革,一定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不断试错和调整的过程。课堂革命的论述,明确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国家课程改革,经由理念、政策、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的探索后,将重点指向更微观、多样态的课堂教学层面。这也是教育改革必经的过程和阶段。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和核心地带,需要持续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改革深水区,我认为是由其本身的决定的。教育家王逢贤曾说过:课堂教学看似很浅,实则很深;教学的过程就像一个灰箱,只能看见一点,剩下的就靠,也许对了,也许就错了。而我认为,那个我们看不见的灰箱之内,包含着儿童具有哪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有何不同等诸多认识还不够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难度。所以,迎难而上,把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对象,体现了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决心。

    再次,革命一词也带有对课堂教学现状的理性批判。当前,我国课堂教学中一些问题仍然很突出,如课堂教学的结果导向”“功利导向结果导向使得教学缺乏过程,追求速成,用结果评价儿童发展,甚至窄化为用知识获得的多少评价儿童发展和教学效果,既忽视了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特点,更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革命

    但是,即使再有紧迫感,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要十分谨慎,要尊重规律,一步一步来,不能一阵风、一哄而上。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围绕课堂继续求索。所以,课堂改革我们将一直走在林中路上。

    儿童就是儿童

    一名教师、一所学校的儿童观,决定了这名教师、这所学校的教育观、教学观。回到课堂上,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决定了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行为对待儿童。

    儿童是哲学家,是艺术家,是梦想家。好问与探究是儿童之天性,也是智慧之源。保护好儿童好问与探究欲望的学校才是优质学校,能激发学生大胆猜想探究的课堂才是优质课堂。东北师大原校长史宁中认为,教育是来自人的生存需要,人天生是愿意学习的,但为什么后来一些人不愿意学习了呢?有许多是被学校的教育教学消磨掉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者没有正确看待儿童。

    儿童就是儿童,不是对世界全然无知的白纸,也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精神世界,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千差万别。所以,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伴随着发现儿童、研究儿童、理解儿童的过程。比如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天然相似性,都是个别到一般,他们的思维过程从具体到抽象。而且儿童学习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抽象;看似经验,实则先验。所以,教师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儿童学的方法而来。儿童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学;儿童怎么学,教师就要怎么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走入真实的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政策制度的保障,但更需要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研究与行动。

    我原来是一个在书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后来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做校长。这两个角色的交互作用,使得我有了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机会。学校内的改革虽然与做学术研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要置身于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考虑这所学校的传统、现在和未来。

    受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启发,我提出在学校推进率性教育,希望我们的学校教育能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在探寻和实践中又提出了率性教学3个关键词:有根源、有个性、有过程。有根源是指教学中要挖掘知识的本源,发现儿童学习与成长的起点,了解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的本质,让教学有据可依。有个性是指要尊重学生差异,发现并分析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速度、学习适应性、认知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生长点。有过程是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课堂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包括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经历沉思、自省等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主动习得知识、锻炼能力、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学校的率性教学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伴随着学校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系列变革,已经初见成效。

    其实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课堂教学表面的变化是容易实现的,如教室内课桌怎样摆放、某种教学模式的步骤怎样进行……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样貌的真正形成,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经历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复杂多变、见效缓慢。因此,呼唤更多的教育教学研究者走出研究室,走入真实的中小学课堂,带着研究者的思维,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减少坐而论道,真正为课堂革命尽应有之力。这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相关热词搜索:专家观点 课堂

上一篇:互动交流 共同发展
下一篇:教育,正走向一个所有人教育所有人的生态系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