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分层合作教学法的操作思路


2018-12-18 15:17:18   来源:   撰稿:李春华   摄影摄像:    ;  评论:0 点击: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层次,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合作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

分层合作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成甲、乙、丙、丁四个层次,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合作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学习各门学科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分层合作教学的具体操作思路有以下几条:

1.为学生分类,建立合作空间

教师应把握全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进行适当分层,是实施分层合作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主要包括学生的智能、技能、成绩、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内容,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好、中、差层次的学习小组。

教师在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时,要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掌握各类学生层次后,应将学生的座位按优差搭配,以便于合作的原则编排,把学生分成甲(学优生)、乙、丙、丁(学困生)四个程度级,再按甲丁、丙乙、乙丙、丁甲的搭配方法编座,构建“甲乙丙丁”合作小组。这种编座位法有以下两大优点:

1)乙类集中在中间两纵排,两旁是丙类,丙类两旁是丁类,丁类左或右是甲类。这种安排,可以给教师分层合作教学带来便利。

2)每一桌都有一个甲类(或乙类)学生和一个丙类(或丁类)学生。这样便于组织优良生辅导学困生活动,教师能巡回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优良学生的表现。通过合作使各类学生生活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之中,共同奋发进取。

2.分层备课,确定分层目标

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新课标为准绳,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要求。应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学困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学困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让中等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允许学优生超大纲、超进度学习。

教师拟订的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3.发挥合作作用,培优补差

教师应努力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优生之间相互交流,研讨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对中等生、学困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进行检查,其办法是由中等生检查、辅导学困生,不会的要详细讲解,突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达成互相学习的氛围和促进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合作学习时间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在合作小组内的研讨,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所以很容易产生智慧的火花,进行优势互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层设计作业,巩固知识

学生作业大都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去精心设计,原则上面向中等学生,对学困生在考查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可以降低要求,使其经过努力也能完成。

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学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根据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学困生学习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学困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同时使学优生与中等生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一样的成功喜悦,增强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

5.区别对待,分层辅导

进行课外分层辅导是分层合作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检测反馈中反映出的问题或不足,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教师辅导的目的应侧重于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对学困生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对中等生应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对学优生除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的能力。辅导内容以落实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学中生要加大训练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优生要给予有一定难度和研讨类问题,以拓宽这部分学生的视野,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

6.分层考查,查漏补缺

在每次的月考或单元检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层考查。每份试卷都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大类。

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差生选做,中等生和优生必做的;深化题是供中等生选做,优生必做的。三类题的比例是基本题占85%,提高题占10%,深化题占5%。分类考查后,教师应根据成绩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可以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时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标。

7.注重激励,分层评价

对学生进行分层考查后,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注意把握好评价的层次性、发展性和科学性。对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每学期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两到三次,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教师的评价既要坚持客观,又要具有激励性,让学生在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的同时,能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保护学生的自尊,学生普遍乐意接受。

实施分层合作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转化差生,扶持中等生,培养学优生,又突出了教师主导作用,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

另外,教师在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时,应当处理好以下关系:

1)“中间”与“两头”的关系。教师必须“抓两头,带中间”,特别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爱,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一些今后生活和工作必须的基础知识。

2)“深”与“浅”的关系。在分层合作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许多教师只把练习的题目分为ABC三组,而讲解中并未体现出这个思想,对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例题重视不够,因而使学困生对基础知识未能理解、巩固,而学优生则对C组题目理解不深、不透,出现“差生没转变,优生不突出”的现象。“深”指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如对本节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例题结论的推广和定理公式中的“例外”而非任意加大难度。教师要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获,只有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规律,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浅的,进一步掌握深的。

3)讲与练的关系。先练后讲,先讲后练,边讲边练,采取何种方式比较适合,有待于教师在平时工作中进一步探索,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如何都应精讲多练。

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采取分层合作教学光靠课内是不够的,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兴趣小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对学优生进行加深,这样一方面可帮助学困生解决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尖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基本流程的改造与实施
下一篇:教师成长路上的12个关键点

分享到: 收藏